 
作者 :儒風君 · 阿菊 很喜歡一句話:“贈人玫瑰,手留余香”。 生活中,你如果能給人帶來舒適,那么你也能收獲歡樂。 為人處世有三寶:和氣的臉,克制的嘴,良善的心。 和氣的臉 老話兒說:和氣生財,以和為貴。懂得用和氣的方式待人,往往心存善念。 有一次,宋江坐船渡河,剛坐下,就有一臉上帶疤的人,把宋江推開,嘴里還罵道:“你走開,把位置讓給我”,宋江二話不說,就把位置讓給了那人。 船剛剛駛到河中心,一個浪打過來,船晃了一下,使的心情不好的刀疤男,更加暴躁,于是隨手,給了坐在旁邊的宋江一巴掌。 等船靠了岸,兄弟們來接宋江,看見宋江的嘴角有血跡,紛紛問宋江怎么回事,好幫他報仇,宋江卻說,是自己最近吃了上火的東西。 刀疤男一聽,宋江不僅不計較,還如此維護他,頓時心生悔意,于是,非常誠懇地向宋江道了歉。宋江卻心平氣和地說:“沒關(guān)系,誰都有心煩的時候。” 正所謂:“你的五官里,印著你的三觀。” 一個人的相貌,可以有美丑之分,而一個人的面相,也有善惡之分,心善則貌美,你的五官,就是你的代言。 生活中,那些情緒低落的人,往往愛亂發(fā)脾氣,常常一副冷若冰霜的臉,看了讓人生厭。 而和氣大度的人,往往心寬似海,言語神色,令人溫暖。 優(yōu)秀的人都懂得,和氣待人,和氣對事,好運才會不請自來,生活才會越來越順。  克制的嘴 與人交往,一定要懂得什么話不適合說,什么話不能說。 有一次,曾國藩請幾位幕僚吃飯,一邊喝酒,一邊閑聊,開始評論當今英雄。 曾國藩說:“像彭玉麟、李鴻章,這樣的英雄人物,是我輩達不到的高度”。 一個幕僚說:“各有所長,各有特色,不能一概而論,彭公威猛,李公聰明”。 曾國藩隨口便問:“你們覺得我怎么樣?” 眾人都低頭,不敢作答。這時走出來一個后生,說道:“曾帥是仁德。” 眾人聽了,齊拍手叫好,待宴席散后,曾國藩告訴幕僚:“此人有大才,不可埋沒。” 不久,曾國藩高升,便帶著這位后生一起去上任。 有人說:“交談時的含蓄和得體,比口若懸河更可貴。” 說話是一門學(xué)問,從說話的語氣與方式,就能看出態(tài)度與修養(yǎng),甚至影響人的命運。 有些人的短,你可以知,但不能說;有些人的疤,你可以看,但不能揭。 別總拿心直口快當借口,毫無遮攔地胡言,別總以快人快語做理由,毫不避諱地亂語。 在這個現(xiàn)實的世界中,每個人都想要聽真話,但卻喜歡聽甜言,因為贊美的話,才受人歡迎。 管好自己的嘴巴,以免說了不該說的話,闖了不該闖的禍。 那些優(yōu)秀的人,一開口就有“人氣”,而不是一張嘴就“氣人”。 
良善的心 俗話說:“人為善,福雖未至,禍已遠離”。 一個人,長的好不好看不重要,身份地位也不重要,重要的是要有一顆善良的心,常行善事,多做善舉,更容易獲得他人的好感,來成就自己。 北宋初年,李昉與盧多遜稱兄道弟,是非常要好的朋友。 自從盧多遜當了宰相之后,開始有意無意地打壓李昉,還向皇帝打小報告,給李昉穿小鞋。 可后來,盧多遜因犯事被罷官,李昉當了宰相。而李昉仍然多次為盧多遜向皇帝求情。 那怕李昉身居要職,常有人求他,給謀個一官半職,而李昉總能想到辦法,輕松的應(yīng)對,不得罪任何人。 對于那些有才能的人,李昉總是推薦去考科舉,他相信有才能的人,一定會得到皇上的重用,于是,對方信心滿滿的走了。 而對于那些沒有才能的人,李昉也總是熱情款款,好吃好喝的招待,時間一長,都沒有等到結(jié)果,對方也就不好意思的走了。 李昉常常與人為善,最終成為一代賢臣,他的四子五孫也在朝廷為官。 有人說:“善良的心地,就是黃金”。 每個人心里,都有兩顆種子,善與惡。善多了,惡就少了;惡多了,善就少了。 如果你時時向善,遇誰都是貴人,看誰都是溫暖,走到哪里都心安。 人生在世,也許你的善良,曾經(jīng)讓你吃過虧,上過當,受過騙,可你一個小小的善舉,就可以給人溫暖,小小的一次善心,就感動了一個心靈。 生而為人,務(wù)必善良,不去計較,也不去算計,遇到困難的人,就幫一下,碰到殘弱的人,就扶一把。 請相信,你今天的善行,就是明日的福報。 每個點贊和在看,儒風君都喜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