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看《長津湖》之前,我以為該片的重點是講述“冰雕連”的故事,以為導演會用大量的煽情片段,來歌頌那些偉大的志愿軍戰士。 但在散場之后,我腦海里浮現出的卻只有伍千里的簡單夢想:用分到的土地為父母建一所房子,再給弟弟取一個媳婦。 其實,我很少看電影的,尤其是進到電影院里看電影。 但今年這個國慶節是個例外,我也被《長津湖》給“拐帶”進去了,原因有以下幾點:豪華陣容、龐大投資、頂級制作。 但最最最主要的,卻為的是向那些英勇的中國軍人致敬,他們忍饑挨凍,他們奮勇殺敵,他們也有柔腸,他們也會搞笑,他們被稱為“最可愛的人”! 昨天上午,我在支付寶上買了一張優惠票,就在家門口的巨幕影院,12點15分的場次。 按時進場,本以為觀影的人不多,沒想到竟然坐了大半,而且整個觀影過程都很安靜,看來大家都是很投入的。 這部影片以志愿軍某部七連的戰斗故事為主線,通過逼真的演繹來反映戰爭的殘酷,以及志愿軍戰士冒著惡劣的天氣環境與敵人展開殊死博斗,最終取得此次戰役的重大勝利。 作為一部“史詩級的戰爭巨制”,《長津湖》不僅呈現了驚心動魄的戰爭場景,還對人物進行了深入的刻畫,為觀眾呈現了一群有血有肉的七連戰士,處處傳遞出動人的戰友情與兄弟情。 尤其是伍千里和伍萬里兩兄弟,在戰場上相互守望的場景,直擊人心最柔軟的地方,萬里的一句“我就是想來找你,因為你是我哥”,更是瞬間破防。 影片的前半部分拍得比較流暢,從解讀為什么非要打這場仗,到敵我雙方高層的排兵布陣,都交待得清清楚楚,節奏也把控得很好。 但到了后半部分,就顯得有些急燥和凌亂了,比如楊根思那場戲,很明顯是硬塞進去的。 還有最后“冰雕連”那場戲,表現得很一般不說,有種想哭卻沒哭出來的感覺。還有就是中間應該少了一些戲,與前面的劇情銜接不上。 當然這些瑕疵是不掩其瑜的,全片看下來沒有刻意的催淚,戰爭場面也很精彩,尤其是夜里炸信號塔那場,炮兵、狙擊手、機關槍手、扔手雷、近身肉搏、巷戰、坦克戰……可以說是一氣呵成,沒有一秒鐘的松馳。 再加上近三個小時的時長,絕對對得起40元的票價。 片中的經典臺詞也不少,我摘錄了幾條: 1、沒有凍不死的英雄,更沒有打不死的英雄,只有軍人的榮耀; 2、希望下一代,能夠生長在一個沒有硝煙的年代; 3、疼,疼死了!別,別把我,別把我一個人留在這; 4、一只蛋如果從外面被敲開,注定只能被吃掉。如果從里面啄開,說不定是只鷹; 5、傷亡不值得夸耀,挺住就是一切; 6、我這次回家,每次出門上街,都有人對我點頭微笑,他們不認識我,但是認得我這身軍裝; 7、沒有什么不死神槍手,每一個志愿軍戰士都是英雄。每一場戰斗的勝利,都是用無數同志的鮮血和犧牲換來的。 從愛國情感的角度出發,我希望這樣的片子是票房越高越好。 除了主旋律的因素之外,它還充滿了陽剛之氣,既能喚醒男孩子內心的豪情,也能勾起女孩子的憐憫之心,有著明確的價值導向。 我們看得不僅僅是一部戰爭大片,而是要借機形成一種認知,一種對先輩們的仰慕之情,讓我們這些沒有經歷過戰爭的人,去感受下當年戰場上的殘酷,永遠記住這些英雄! 如今的中國,不僅有足夠的能力讓自己的人民豐衣足食,還有能力把“英雄們”接回家,再不會把他們“一個人留在那”。 如今的中國人,絕大多數公民都可以豐衣足食、安居樂業,擁有著安逸悠然的生活節奏,不必擔心“明天與戰爭哪一個先來”…… 但我們還是要保持高度的警惕,因為西方霸權還在,小鬼還在死纏爛打,“熊孩子”還沒回家…… 想要這繁華盛世,永如我等所想,就先要做到手中有矛有盾,招式攻防自如。 2021.10.6于山西運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