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藥微生物檢測 掌握關鍵技術要點與標準化、規范化操作,提升微生物檢驗人員的專業技術水平和檢驗操作能力。 公眾號 課程推薦:(點擊下方紅色字體查看詳細文件內容): 環境監控程序、水系統微生物科學、微生物實驗室管理、消毒劑效力驗證、滅菌法與生物指示劑、快速微生物檢驗方法-杭州 實驗室風險種類 實驗室一般存在以下四種風險,法律風險,質量責任風險,安全風險,環境風險。 1.法律風險 通常誤認為是的違規操作,其實是要追究刑事責任。一般情況下是相關的法律培訓不到位,實驗室人員法律意識有待提高,普遍認為只是未注意細節問題,屬于“違規操作”,未意識到檢測實驗室的社會責任,弄虛作假行為會上升至法律層面,追究刑事責任。 2.質量責任風險 質量責任風險貫穿于整個環境監測工作過程中,只要有存在人、機、料、法、環這些變量的環節,就存在檢測數據質量受影響或不能如期履行合同的風險。 質量責任風險包括合同評審、樣品處置、儀器設備、試劑耗材、人力資源、監測方法、數據結果、報告簽發等。 (1)合同評審可能存在哪些風險 檢測分析方法不適用或未具備能力;資質狀況、人員技術、儀器設備等條件存在不確定性;難以滿足客戶的要求。 (2)樣品處置可能存在哪些風險 樣品標識混亂,難對應溯源;樣品保存時間、保存方式與客戶要求不一致; 樣品隨意丟棄,未按要求留樣。 (3)儀器設備可能存在哪些風險 儀器放置不規范,存在交叉污染的可能;儀器狀態不穩定或潛在故障,導致檢測結果不確定;儀器未按要求檢定/校準;儀器意外故障停用,導致樣品無法按期完成。 (4)試劑耗材可能存在哪些風險 使用了過期試劑;試劑規格不符合要求;試劑準備不足。 (5)人力資源可能存在哪些風險 人員上崗資質問題;人員職業操守與意識;人員技術能力不足;人員數量不足;人員工作安排不合理;人員監督工作不完善。 (6)監測方法可能存在哪些風險 使用了廢止的檢測方法;使用了適用范圍不對應的方法;方法使用過程中出現偏離情況;無特殊原因,未按照方法要求和步驟進行,環節缺漏。 (7)數據結果可能存哪些風險 數據計算出現差錯;數據處理不合理;對數據進行篡改或弄虛作假。 (8)報告簽發可能存在哪些風險 異常/可疑數據未及時發現;報告信息與原始記錄不一致,影響數據溯源;分包情況未注明;超授權范圍簽發報告;超授權范圍使用CMA印章。 3.安全風險 實驗室安全風險包括信息安全,例如商業、技術秘密、客戶信息、數據信息;人員安全,例如確保現場監測人員、實驗室檢測分析人員人身安全和人體健康 (1)實驗室需要保護的重要信息 有關客戶:商業秘密、生產技術、企業信息、各類型樣品 有關自身:商業秘密、檢測數據(未正式簽發前,以及客 戶有要求時) (2)缺乏安全防護時容易引入的風險 a.打擊傷害? 高處物體墜落;重物砸傷;利器劃傷;機械故障或操作失誤導致物品飛出傷人 b.化學傷害? 有毒、刺激性溶液倒撒;有毒有害氣體逸散;有毒藥品外泄;腐蝕性溶液飛濺 c.漏電傷害 電路老化;漏電傷人 d.溫度灼傷? 電熱板;烘箱、馬弗爐;溶液加熱;低溫凍傷 e.輻射照射? 輻射源安全;無菌室紫外燈管理 f.空間安全 現場監測高空安全;平底滑倒;障礙物絆倒;意外鎖閉 4.環境風險 環境風險包括兩方面,一方面是環境條件維護,沒有做好對檢測分析環境條件的維護,導致環境條件不符合方法要求,溫濕度控制等;另一方面是場所環境破壞,由于人員疏忽、意外事件或不可抗力,導致場所環境遭到破壞。 (1)實驗室水、電、氣安全 通常包括高壓氣體泄漏;電離輻射;電路短路;水管漏水 (2)意外事故?? 意外事故包括玻璃器皿破裂;溶劑溶液打碎;自然災害 (3)設備設備故障? 設備老化,控溫功能失靈;管路連接漏氣漏液 (4)試劑腐蝕 實驗室使用到的強酸、強堿會造成腐蝕;另外一些自燃物質、劇毒試劑、易制毒試劑這些都存在風險 (5)生物安全? 生物安全主要在于實驗室常用的一些細菌、病毒等菌株或者一些樣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