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期主播丨楊槍槍 為什么男人總是忘不了初戀? 為什么男人不肯丟掉初戀送的禮物? 為什么吵架之后,男人總愛拿初戀做比較? 這是我在兩性關系中,常遇見的幾個問題,今天想和大家一起談談。 初戀對于男人來說,為何像心里一根拔不掉的刺? 身為女人,我們或許都有過這些困惑:難道男人個個都是純情郎?一遇初戀誤終身嗎?不然影視劇中怎么都營造男人的純情人設呢…… 《情深深雨蒙蒙》中陸振華忘不了初戀萍萍,就算后來對雪姨極盡寵愛,也只是因為她和萍萍有相似之處;《甄嬛傳》中的雍正皇帝忘不了純元皇后,即使他寵愛甄嬛,以及后來的其他妃子,也只是因為“宛宛類卿”。 男人忘不了初戀背后,究竟有著怎樣的動機? 剖析其中原因,解開“初戀心結”,也許能讓男女雙方少一些誤解猜測,多一些理解包容。 得不到的感情,儲存得最久 初戀難忘,難就難在一個“初”字。 《情深深雨蒙蒙》中,萍萍只有幾秒鐘的鏡頭,像極了曇花一現的美夢。 陸振華為了娶她,從窮小子奮斗成將軍,凱旋回鄉準備舉行婚禮,卻得知:萍萍被家人逼婚,已經自殺身亡。 失去初戀情人,悲痛欲絕的陸振華,從此開始“集郵”一般地迎娶姨太太。 他收集和萍萍相似的女人,哪怕只是五官某一點比較像,都會“搶”進門。 內心深處,他不愿承認萍萍已經去世。他反復結婚、反復戀愛,就好像萍萍“起死回生”一般。 這份執念,讓初戀像繩索一樣套住了陸振華,他把所有的愛,給了萍萍的幻影,卻不愛任何一個現實中的女人。 他想通過不斷娶妻,來療愈失去萍萍帶來的疤痕,但這份執念并不是良藥,只會讓疤痕越來越疼。 因為不管娶多少個女人,都無法彌補內心情感的缺失。 可他真的那么愛萍萍嗎?如果萍萍還活著,他就不會娶后面的姨太太了嗎? 這個問題,恐怕連他自己也不能保證。 男人最初生命中,那些得不到和已失去的人,才會成為念念不忘“白月光”。 德國心理學家蔡格尼克,在一項記憶實驗中發現:人們對尚未完成的事情,永遠比已完成的事情更有激情。 得不到的總是在騷動、被偏愛的有恃無恐,都源于此。 如果陸振華娶了萍萍,欲望得到了滿足,時間久了,“白月光”也就成了飯黏子。 或許,他也會撕下深情面具,去追逐另一個未得到的女人,因為人的記憶注定會將已完成的事情拋在腦后。 初戀珍貴,貴就貴在“未完成”。 得不到的感情會永遠儲存在內心,每個男人心里都有一個“萍萍”,有人認為她無可取代,只能懷念;有人將她化為欲望,不斷抓取。 后者不再是最初的心動,披著初戀的偽裝,行著欲望的勾當,所有曾經的美好,都粉碎在一場場情感掠奪之下了。 在初戀身上,投射了“美好的自己” 《甄嬛傳》中被妃嬪認為“生性涼薄”的雍正皇帝,心里一直深情地裝著純元皇后。 他還是王爺的時候,對純元皇后一見鐘情。這不是他的第一場戀情,卻是他第一次愛上一個人。 堂堂帝王之尊,愿意為一個女人徹夜點龍鳳花燭,可見純元皇后在他心里的份量,很重很重。 兩人結婚后,雍正與純元皇后一起度過了最純真、簡單、赤誠的歲月。 可惜稱帝后,雍正就再也沒有過這樣輕松的時光。 爾虞我詐的后宮爭斗,奪去了純元皇后的性命,從此,深情帝王變成了“薄情之人”,很少對妃嬪們展露笑顏。 從此,女人們大多是愛他的權力和地位,而不是純粹的“他自己”。他失去了純元,失去了那段歲月,也失去了最純真簡單的自己。 直到甄嬛入宮,憑借酷似純元皇后的長相,闖入他的眼前,他才重新流露出幾分喜悅。 即使心知肚明,甄嬛只是純元皇后的替身,但在甄嬛身邊,他能重拾青春年少時的單純快樂。 對于帝王來說,這就是莫大的精神奢侈。 “青梅枯萎,竹馬老去,從此我愛的人都像你。” 中山大學心理學碩士吳翔指出:我們不是選擇了眼前的伴侶,而是選擇了心里那個理想化的情人。 這意味著,我們也把對自己的期待投射到了“理想情人”的身上。 第一次愛上一個人,我們不設防備、敞開心扉。 對方承載了我們對愛情的全部理想,美得像夢境成真一樣。 她沒有一丁點現實的斑駁瑕疵,當我們跟她在一起時,我們也是沒有瑕疵、完美理想的。 人的記憶有一種自利傾向:我們更偏好記住那些對自己有益的部分,忘記對自己有害的部分。 隨著記憶美化,初戀和理想混為一體,我們傾向于認為她完美無瑕,從而升華了整段青春,仿佛將內心對“美”的投射,全都給了初戀。 初戀是美的,但這美服務于我,所以初戀越美,我的青春越美。 這份不切實際的美,就這樣一廂情愿地留在男人心底。 在平庸生活中奔波時,偶爾回味一下這段歲月,感嘆:“我當年也是一個英俊小生,牽手過一位翩翩佳人。” 對過去的依戀,源自對當下的不滿 當然,還有另一種可能:就是對當前的感情狀態不滿意,只能把內心的情感寄托在“舊情”里。 電影《霍亂時期的愛情》中,阿里薩愛上了費爾明娜。 這段美好的初戀,卻被費爾明娜的父親扼殺了。 失去費爾明娜后,渾渾噩噩的阿爾薩被一名寡婦奪去了童貞。 一切發生得猝不及防,驚恐中,阿爾薩體會到一種滿足:他如此思念費爾明娜,幾乎快要發瘋,肉體關系,讓這份思念短暫冷卻下來。 但從此,他的人生陷入一個死循環:每當思念費爾明娜,他就放縱肉體。 于是,他一生中,與600多名女人糾纏不休。 這份放縱,讓他的事業和生活變得一塌糊涂,毫無升級。 但現狀越是糟糕,阿爾薩越發思念費爾明娜。 或許你要問:為什么阿爾薩不去找費爾明娜,再續前緣呢? 這是因為費爾明娜早已不愛阿爾薩了,一切都只是他的一廂情愿。 霍亂肆虐的時代,每天都有人死去,阿爾薩活得戰戰兢兢,費爾明娜是他糟糕生活中的一點光亮。他將思念留在心底,化為美好的希望,去營造抵御悲慘現實的心理空間。 心理空間,是我們被壓力折磨得疲憊后,內心可以“退一步”的地方。 它來自記憶中最美好的一幕,退回這一幕能讓人暫忘壓力,放下擔子喘口氣。 這種懷念,甚至不需要現實層面的糾纏,而僅僅是頭腦上的反復回味。 很多人對陳年舊事的過度留戀,往往是源于對現實狀況的不滿: 當男人因不上進、打游戲被現任怒罵,便會懷念那個善解人意,從不對你有所要求的初戀;當身為丈夫的你,整天為掙錢或還貸而操勞時,便會想起那些“有情飲水飽”的無憂歲月。 你可能也會想,如果當初和另一個人結婚,如今的人生境況會不會變得不一樣。 但留戀過去,無法讓你成為更好的人,更多的是成為你逃避現實的借口。 電影《愛在三部曲》中,男女主角錯過9年,各自分手離婚后,重新在一起。 可是,人到中年,依然逃不過爭吵、誤解、出軌和背叛的結局。 人生無論怎么選,都可能后悔。最重要的是對自己的選擇負責,活在當下,珍惜眼前人。 ![]() 理解初戀的多面,就理解了真實的人性 每個人之所以成為現在的樣子,與過去經歷的人事物分不開,其中包括了讀過的書、經歷過的事,以及遇見的人。 佛洛依德認為,男性一生有兩次性發展的關鍵期: 0-6歲,他們熱愛自己的母親,以此奠定人格的依戀水平; 步入青春期后,他們對異性產生沖動,影響了后半生的擇偶標準。 某種意義上來說,初戀對于男性的意義,就像第二個母親意義重要,推動男人走向更成熟的愛。 但由于尚未發展出穩定強大的自我,男性在初戀中,往往會呈現出各種矛盾沖突,體驗到情緒的起伏跌宕,這種情緒性的記憶,往往會令他們印象深刻。 也正因為各種各樣的不完美,成熟后的人們傾向于去彌補過去的遺憾,去完善年少時未完結的情感。 ![]() 但時過境遷,學會接納人生缺憾,是人成長成熟的必經之路。 如果心智化不成熟的男性,可能會沉浸過去,而放棄現實層面的發展。 初戀的意義,更多在于心靈的成長,無論好壞,都將成為滋養生命的養料。 與未完結的初戀和解,才能更好地把握當下。 而作為另一半,也要平和地看待另一半的“初戀情結”。 每個人的記憶都無法被抹除,尊重他內心有一個留給她人的位置,就是完整地尊重他的生命本身。 人這一生會遇到無數次心動,最初的心動使人成長,最后的心動教人珍惜。 隨著閱歷增加,初戀最終會變成一個符號。 就像花園里最初的花朵枯萎了,她的衰敗帶來了更多養分和生機,讓男人在接下來的人生里,有力量營造更好的親密關系。 與初戀的這份和解,最終會成為幸福婚姻的奠基石。 曾經愛過誰不重要,重要的是現在誰在身邊。 不問過去,只問將來,牽手眼前人,好好地把日子過下去。 參考文獻: 1.《愛的科學》安東尼.華爾士 2.《親密關系》羅蘭.米勒 3.《性學三論》西格蒙德.佛洛依德 ![]() ![]() 策劃 | 江楓 編輯 | 艾米主播 | 楊槍槍,電臺主持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