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億歐 2021-10-06 作者:何少佳 [億歐導讀] 9月29日,億歐EqualOcean正式開啟“碳中和”系列研討會。本系列開篇研討會——“科技賦能,'碳’索未來”,聯合起點財經,與6位優秀的科技企業創始人、首席官共同探討科技企業如何賦能碳中和的話題。 題圖來自“原創圖片” 2021年9月29日,億歐EqualOcean正式開啟“碳中和”系列研討會。本系列開篇研討會——“科技賦能,'碳’索未來”,聯合了起點財經,與6位優秀的科技企業創始人、首席官共同探討科技企業如何賦能碳中和的話題。
企業如何實現碳中和碳阻跡創始人兼CEO晏路輝闡述了碳阻跡總結的提出碳中和目標的CFOS法則:量化碳排放(Calculating)、預測碳中和的核心要素(Forecasting)、超額制定目標(Overshooting)、傳播(Spreading);以及企業實現碳中和的CREO路徑:量化碳排放(Calculating)、減排舉措(Reducing)、影響生態伙伴的參與(Engaging)、對不可避免的碳排放做抵消(Offsetting)。 企業要進行碳減排,首先就要對企業內部的碳排放進行量化,即碳盤查。沒有量化就沒有管理原則,每個企業均需要碳盤查工作,組織盤查一年的排放。碳管理主要包含:組織碳盤查、產品碳足跡/碳減排、場景碳減排核算、CDP碳信息披露、碳管理培訓等。 碳阻跡已經為星巴克可再生絲巾、一撕得紙箱智能循環箱、文港毛筆、云南高黎貢山普洱茶等產品做了碳足跡的測算,也為阿里巴巴綠色物流、京東線上購物情景與消費行為、萬科試點社區西山庭院小區垃圾分類等場景做了碳減排核算;目前與騰訊、SKP等集團達成了路徑規劃、平臺搭建等戰略合作。 此外,碳阻跡為科技互聯網公司如何帶動用戶做減排出謀劃策,提供了一個新的平臺——碳賬戶平臺。碳賬戶通過記錄人們日常生活中的低碳行為,例如“少開一天車”、“垃圾分類”等行為,量化為碳減排量累計計入個人碳賬戶中,現已服務低碳旅游、低碳辦公、低碳交通等場景。 碳阻跡在綠色會議場景頗有建樹,碳阻跡與聯合國環境署合作開發了綠色會議指南,為了更廣范圍地推廣綠色會議的理念與實踐,碳阻跡團隊還提供綠色會議系統平臺的開發服務,使綠色會議在更多的領域得到落地實施。且在今年的碳阻跡成立十周年的會議上進行了實操,通過物料控制、參與者全流程減排等舉措,將碳排放從原有的28.9噸降低到16.85噸。 以數據為中心,驅動綠色 AI 增長格物鈦創始人兼CEO崔運凱介紹了AI在碳減排中的作用:AI在碳減排過程中擔任雙重角色,減碳賦能者和重度碳排放者——人工智能依靠三個支柱:算力、算法、和數據,其中數據的收集,算力的大規模使用,模型的訓練,產生了大規模碳排放。有數據顯示,訓練1個AI模型的碳排放量相當于5輛汽車終生碳排量。 AI的發展具有明顯的特征:未來AI使用的場景多以非結構化數據為核心,未來數據80%為非結構化數據。在此特征下,AI也將從Model-Centric 走向Data-Centric,這個趨勢的走向將減少AI應用過程中的碳排放:在Model-Centric模式下,數據的采集也需要在應用場景下進行,新模型的訓練需要不斷采集新的數據,這樣每次模型的訓練都需要消耗大規模的算力。而在Data-Centric模式下,會重復利用已采集數據,注重于提升已采集的數據的質量,同時不需要用多的計算資源訓練模型,大大減少了AI應用過程中的碳排放。 所以,格物鈦注重以數據為中心的方式驅動AI行業的綠色增長,其中要解決兩個問題:怎樣提高AI本身的使用效率;怎樣通過AI的大規模使用,實現自動化的同時,進一步減少碳排放。 在數據為中心的趨勢下,產生的兩個提高數據與模型應用效率的算法,這是格物鈦主要應用的算法,即主動學習與遷移學習。
格物鈦致力于幫助客戶實現閉環,開發了數據管理平臺,平臺面向非結構化數據,將主動學習與遷移學習用到AI開發當中,減少對數據采集的依賴,控制AI模型研發過程中的碳排放,助力各行業降本增效。 此外,格物鈦還將平臺開放給全世界公司,免費托管公開數據集,分享一部分公開數據,幫助開發者減少數據采集的成本、數據模型訓練的成本。通過免費開發平臺的方式,推動數據、模型的貢獻,推動減排。 節能增效是實現碳中和的重要途徑雪浪云副總裁鄭錦泉博士表示,在解振華院士提出的落實碳達峰碳中和目標的十大行動中,推動產業與工業優化的升級如何用更少的資源換取更高速、更大規模的發展,一直是雪浪云關注的重點。 我國作為世界第一大流程制造業國家,對于以石油、天然氣、煤、礦石、生物質等資源為主要原料,需要復雜的物質轉化的流程工業,如何實現碳的高質量管理已成為核心。 目前,碳高質量管理存在三個問題:缺乏平臺對工業碳排放的感知;碳管理平臺過程中多個業務系統分散,形成數據孤島無法互聯;缺乏平臺對碳數據匯聚分析、建模,以形成管理決策模型。 解決問題,需要優質的工業互聯網平臺,向下對接設備、儀器、產品,向上支撐碳管理工業智能化應用的開發與部署?;诠I互聯網平臺構建“碳管理”平臺,實現“泛在感知-實時分析-自主決策-精準執行-學習提升”的業務閉環。 雪浪云提供的碳管理平臺,實現了以上的功能。雪浪云依靠其“4 1 X”智能制造范式,即: 4:雪浪虎符(數據資源集成與管理) 雪浪算盤(混合建模與聯合計算) 雪浪河圖(運籌優化與群體智能) 雪浪共工(工業APP應用開發系統) 1:雪浪數字駕駛艙系統 X:工業知識與工業機理提煉(從現場級->車間級->企業級) 提供了管理碳數據系統、使用好碳管理知識系統、全局優化規劃系統、解決碳管理實際需求的應用系統,實現了從數據到信息到知識到應用。 通過結合碳管理平臺、碳排放核算方法、發展目標體系,對各工各業進行碳減排實施路徑的規劃。與此同時,構建評價體系,形成了“數據平臺 目標體系 實施路徑 評價體系”的全鏈條,對工業碳排放全過程進行管控與評估。 節能增效是實現碳中和的重要途徑和欣控制副總裁朱彥春介紹道,和欣控制一直專注于建筑能源系統,而面對碳中和這個新的機遇,也對戰略、業務有了新的調整。 建筑行業實現低碳零碳發展需要建筑能源供給側的天地協同、建筑能源需求側的節能降耗與被動房建筑的鋪設。 針對建筑能源互聯網行業的數字化水平低、從業人員技術水平低、系統割裂等問題,和欣控制做了許多完善措施,應用于“以電為中心,冷熱電器互聯互通的零碳示范校園”的建設過程。技術路線分為四步:
照明系統:節約20%左右的能耗;節水改造:改造為節水型用水器具(AI遠程抄表系統),使用中水回用系統;建筑結構節能:幕墻改造、屋面改造為隔熱保溫;利用削峰填谷:利用谷電時間電蓄熱,谷電時間冰蓄冷;中央空調系統改造:以前的定頻水冷機組改為變頻冷水機組,負荷端使用柔性調節參數調節空調用電負荷,通過多聯機實現用電系統聯控。
“碳”索科技力量,全應科技高效落地熱電智能化場景全應科技副總裁樂毅表示,全應科技注重熱電生產的智能化發展,聚焦熱電生產過程,以人工智能驅動熱電生產智能化升級,實現節煤降耗、安全運行、清潔環保、智能運行。 熱電生產過程中大量產生二氧化碳,中國擁有70萬臺工業鍋爐,其中46萬臺為燃煤鍋爐,年耗40億噸標準煤,1噸煤能耗為2.7噸二氧化碳。如此算來,整個熱電行業碳排放亟需向更高效清潔的方向發展,即燃料清潔化、鍋爐效率提升、熱電運行智能化的方向。 熱電生產控制擁有非線性、強耦合、大延遲、多時變的特性,一直依靠人工操盤和傳統DCS控制系統。傳統DCS控制技術無法實現自動化控制,應用效果主要依靠掌握技術的人員的熟練程度,是不可控的。 而熱電生產工況是動態變化的,用能需求變化、輔機工況變化、燃煤品質變化、傳感器漂移、鍋爐工況變化、儀表精度變化等,這些變化也是人工無法控制的。 目前,熱電生產面臨著精準控制難、負荷分配難、崗位協作難、需求預測難的巨大挑戰帶來的表現是總體系統能效降低,DCS控制中人和工具漂移的變化對人造成了極大的安全隱患,下游端用戶的頻繁波動使上游操控不平穩造成蒸汽的不平穩,排放大量硫化物氮化物環保難達標。 為解決問題,全應科技提供全應熱電云,致力于收集熱電生產全局的數據,進行端到端的運行控制優化,幫助一線操作人員得到分秒級控制參數。 全應科技在工業場景通過數字孿生技術構建數字的工業生產的場景,通過數據統計模型、人工智能模型、根據工況所產生的的專家知識模型、不同行業工業的機理模型,四個模型矩陣完善數字孿生的架構。通過云 邊 端體系,即邊端的數據采集上傳到云端,進行模型構建,再下發到邊端,邊端完成數字運算后操作人員通過數據看板實時監控。 全應科技曾幫助某熱電生產企業,通過能效分析、溫度壓力聯合尋優、汽機效率分析、鍋爐效率分析、供熱管網的指標比對等舉措,使得企業熱電生產綜合能效提升2.8%。目前,全應科技業務已經覆蓋11個省。 微筑低碳數字園區解決方案微筑科技首席市場官李淼一介紹道,微筑科技提供智慧建筑建設與智能低碳數字園區的解決方案,通過對國內外同類園區建設的對標分析,提供低碳數字園區的管理解決方案。 園區包含辦公、研發、工業、生產等整體生態,涉及人員、車輛、設施、安防、環境、能效等各種數據。微筑科技對數據進行收集與分析,管理園區的低碳舉措、能耗使用、運營三大部分,涉及低碳管理、用能管理、運營管理三大塊業務。 園區低碳管理包含智能代維、能源管理、可視化管理、市場化購售電、碳中和認證等。從能源發電側和輸配電側層面,綜合考慮經濟效益和ESG效益,打造智慧能源綜合服務平臺,實現電力的智能代維、低碳綜合能源管理等功能。提供代維服務,實現園區樓棟的電力運維。通過數字化的平臺運維,利用巡檢派單系統調配自身員工團隊及外包產商,大幅降低運維成本。分鐘級采集數據,每月自動化生成使用報告,包括用電分析、報表分析。提供低碳可視化與系統環境綜合一體化分析。 園區用能管理:包含能耗采集、能耗監測、能耗分析、用能策略優化、能源系統采集等。從能源用戶側層面,集成相關能源系統,通過與智能硬件的結合,實現能源的智能采集、監測、預警、告警,實時監測真實的能耗情況,自動生成報表,實現能耗節能管理。 園區運營管理:提供綜合安防、應急聯動(消防)、智慧通行、設備智管、信息發布、資產管理等智慧園區服務。 微筑科技能夠提供的低碳措施和可視化顯示,擁有節能成效高、成本低、復制性推廣的特點,可以幫助園區實現智慧建筑、零碳建筑、綠建先鋒的建設、獲得零碳建筑證書等。 接下來,億歐“碳中和”系列研討會還將圍繞AIOT 碳中和、碳資產管理、綠色基金、ESG、綠色低碳數據中心、雙碳規劃等話題展開系列線上研討會,歡迎業內碳中和領域上下游企業與我們一同參與、交流分享。億歐也成立了碳中和行業交流群,每天分享碳中和最新的行業資訊和研究報告,定期也會組織標桿企業的參訪,可以聯系工作人員邀請您入群(微信:fraryflash),如果您對我們的活動有任何的建議、想法,歡迎與我們聯系、報名、咨詢與合作。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