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經方常見疾病治癥:血癌、白血病 【辯證診斷】 1、血癌第五椎有壓痛。 2、小兒麻痺疫苗(Polio Vaccine)造成小兒血癌及腦癌。 3、血癌的病人在至陽、靈臺穴會有壓痛點。 4、許多十三、四歲的少女,月經初來時,被打德國麻疹疫苗,或感冒月經來,被消炎傷心腎,致經來不止,或經血逆行至鼻、齒流血,被止血致瘀血內結,復又感冒再被消炎,乃為今日十二、三歲學童血癌——瘀血發燒不退的主因。 5、許多氣虛的病患,貧氣而不貧血,是氣血不能協調如血癌病患,根本就不缺血,只能補氣使血運行,則血自生,而不可輸血,輸血不能使造血功能恢復——心臟將肝血輸送到全身(心臟根本不是造血的器官),反因輸血造成肝脾積血太多而致肝臟腫大、脾臟腫大,皆因肝脾瘀血蓄積,心臟無力將其輸導所造成,或頭兩側偏頭痛(醫生皆告訴病患是癌細胞蔓延到腦),或左脅肋痛(脅為肝的經絡)皆因瘀血郁于肝、脾經絡所造成。 【辯證治則】 1、用當歸四逆湯做加減,臨床上的時候看我們血癌的病人、紅斑性狼瘡的病人、尿毒的病人,都可以用這個處方來解決。 2、(1)生地2錢﹑補骨脂3錢﹑巴戟3錢 -->補腎陰﹐防止奶水反逆到骨髓得血癌。 (2)茯苓5錢﹑豬苓3錢﹑澤瀉5錢 -->甘淡滲利,甘淡滲利,防止奶水反逆到淋巴得淋巴癌。 3、臨床上如果血癌病人腹滿、胃口不好、不渴,里寒很盛,用桂枝湯加重芍藥,加生附子(小孩2錢,大人5、6錢),茯苓白術利濕。 【血癌成因】 血癌的成因西醫至今未明,只知白血球不斷升高,紅血球不斷下降,到底是何因素令其失去平衡,如果無法確切的知道,則毫無預防之方法。中醫檢查此類病人時會查到真寒假熱、厥四逆之癥。 中醫的陽,有部份是白血球,陰,有部份是紅血球。陽過亢,陰必退,這是不易之理。陽就是營養產生的動力,陰就是營養,所以一定的營養必然有一定的動力存在,但從營養化成動力,必然有一定的過程。就像放一鍋子在火上,鍋中有油可以煮食,但如無此鍋,直接把油倒入火中,結果如何,大家都知道。而人體的鍋就是小腸,人體火的源頭來自雙腎中間的命門位。這是人的生命中樞。有了火與鍋,脾臟分泌的津液就如油一樣,三者合而為一,就產生強大的消化力,食物一經過消化以后,高濃度的營養被吸收出來,全部入脾,此時精純無渣的營養分五色,青、赤、黃、白、黑,脾臟的功能就在支配此不同色的營養,使紅色入心、青色入肝,白色入肺,黑色入腎,黃色則留在脾臟,此營養的輸送就靠血脈與淋巴及內分泌系統,各色營養儲存在各臟之內,存而不瀉,在人體需要的時候就釋放出 動力(這就是中醫的“陽”),來供應全身,脾供應肌肉能源,心供應血脈循環,肝供應全身之筋,肺供養全身皮毛,腎供應骨頭的能源。而自內臟而出的能源,必須先進入脊髓與人的精液混合,然后再布達全身上下。能量釋出后必產生水,一部份的水會流出體外,以利協調體內過高的溫度,其他的水則會滋潤全身上下,保護人體體內的營養,不致因外在嚴峻的氣候而喪失。因此陰與陽是互相制衡的,陽無陰的支援則無法固表,陰無陽的衛外也無法久留體內。如果此一均衡狀態,長久不變就是正常人,而正常健康之人,在此均衡狀態失去平衡時,都是有自愈能力的,例如有受傷發炎,或體內發炎,白血球即陽都會升高,等到炎癥復原以后,自然又會回到均衡狀態。 由以上可知,如高濃度的營養不直接進入內臟,而有外溢的現象時,會出現兩種情形,一種是內臟病變,一種就是血癌,例如有肝病的人,到后來面色發青,這就是肝中屯積了腫瘤或壞死的細胞,導致青色高純度的營養無入肝,而上浮到臉上,中醫就可依此顏色來做診斷,而知病在那一臟,不須任何儀器的協助,就可以開始治療了。有時內臟是正常的,但人體受到一些外來的因素,如輻射,化學藥品的污染環境,人們濫用抗生素,類固醇等,影響到此一系統的運作,這一系統本是自動化的,例如,一些咳嗽,中耳炎,腸胃炎等,本來人體就有自愈的能力,但一般的醫生及病人為求速愈,就大量的使用抗生素來消滅炎癥,在人體本身制造白血球協助消炎的時間中,突然大量的抗生素進來,它不但無法清除炎癥,反而破壞了白血球的制造,于是體內自然就更大量的制造出白血球來對抗,運氣好的,或服用劑量不多的,自己以為病好了是因為抗生素,于是感激不已,奉抗生素如神明,運氣不好的又迷信抗生素的,不斷的服用抗生素,終于導致體內防衛系統失去平衡,人體誤解以為炎癥過強,乃至白血球喪失,于是就不斷的制造大量的白血球,目的是想協助身體恢復健康,但卻被一些醫師誤判並解讀為血癌,此時不但想去除炎癥,又想去殺死過多的白血球,如此惡性循環下來,就導致人們死于此癥了。 致于過度暴露輻射線及化學污染環境下的人,易生血癌,就是因為它們阻止了部份高濃度的營養進入內臟,轉而直接進入脊髓,于是刺激了人體陽的系統,就開始不正常的制造白血球。因此千萬不要隨意暴露在輻射線下,以免產生后遺癥,這就是為什么照X光片時,照像的人必須躲在鉛強后方的原因,中醫是完全不須要用放射線的, 所有的中醫師可以由外在的癥狀而確知內臟發生的病變,從而立刻下手治療,例如查出病變部位在脾臟,造成該入脾的營養無法進入,反逆入脊髓,就由脾臟下手,余類推。 又有女子因經血逆流而入脊髓,造成西醫所謂的血癌。 此一病因由以上探討可知是陽過亢的現象,陽為熱,故病人必定全身燥熱不已,並且口中津液枯竭極度口渴,也由于過熱,導致血管壁的水份喪失,而極易造成皮下出血,病人不須運動就自體產生極大的熱量,這種不正常的假熱也會破壞陰 [營養] 的儲存,結果就是貧血,如果遇到貧血,就輸送紅血球給病人,只導致過多的紅血球尸體屯積肝臟內,不但于事無補,反而加速病人的死亡,到時連中醫都束手無策,這是前醫之過也。 【中醫治療】 一旦得到此病時,不用慌張,也不可亂用化療,隨意輸血,找一名優良的中醫生或自我診斷即可知曉,只要耐心調養並有好的中醫協助, 找到懂得使用經方的中醫來治此病,必然有機會治好的。 由于我們知道是因本應入臟的營養,逆流出來而發生的病變,因此設計了令五臟吸收營養的能量加大,利用活血化淤的藥物,來清除體內的阻礙,並促使小腸的營養完全入脾,加強脾臟的功能,使高濃度的營養能先完全進入內臟,再由內臟輸送到脊髓,使陽的功能正常,不至于太過,同時要加入一些寒涼的藥物,以預防貧血的發生。 |
|
來自: 仲景中醫交流 > 《經方治癥(完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