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格障礙是在個體發育成長過程中,因遺傳、先天以及后天不良環境因素造成的個體心理與行為的固定行為模式,這種模式偏離社會文化背景,并給個體自身帶來痛苦,或始貽害周圍。 心理咨詢和治療對人格障礙的作用有限,可以進行一些輔助性的工作。 臨床常見的人格障礙主要有: 1.偏執性人格障礙。以猜疑和固執己見為特點。 2.分裂樣人格障礙。以觀念、行為、外貌裝飾奇特,情緒冷漠、人際關系明顯缺陷為特點。 3.反社會人格障礙。以行為不符合社會規范,具有經常違法亂紀,對人冷漠無情為特點。 4.沖動性人格障礙。以陣發性情緒爆發,伴明顯沖動行為為特征,又稱攻擊性人格障礙。 5.表演性人格障礙。又稱癔癥性人格障礙。以過分情感用事或夸大言行,以吸引他人注意為特點。 6.強迫性人格障礙。以過分要求嚴格與完美無缺為特點。 7.焦慮性人格障礙。是一貫感到緊張、提心吊膽、不安全和自卑,總是需要被別人喜歡和接納,對拒絕和批評過分敏感,因習慣性的夸大日常處境中的潛在危險,所以有回避某些活動的傾向。 8.依賴性人格障礙。特征是依賴、不能獨立解決問題,怕被人遺棄,常常感到自己無力無能和缺乏精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