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痿是男子性功能障礙最常見的疾病之一。發病率占成年男性的10%。器質性和功能性病因各占50%。功能性陽痿多有精神創傷史,常突然發生;器質性陽痿起病緩慢,逐漸加重。手術、外傷、藥物所致之陽痿也可突然發生。功能性陽痿在夜間或清晨尚可自發勃起;器質性陽痿無論何時均無勃起。 【方藥】:制首烏40g,熟地黃20~40g,陽起石(布包煎)15~ 30g,枸杞子20g,山藥15g,淫羊藿5~10g,麻黃1~3g,黃狗腎粉1g(臨睡前吞服)。 【用法】:加水煎沸15分鐘,過濾取液,渣再加水煎20分鐘,濾過去渣,兩次濾液兌勻,分早,晚2次服,日1劑。 【加減】:腰痛膝軟加杜仲、黃精各15g;失眠加炒棗仁15g,遠志12g;形寒肢冷加炙附子、干姜各10g,肉桂5g;氣怯乏力自汗加黨參、黃芪、山茱萸各15g;頭暈脹痛加菊花12g,生白芍10g;睪丸潮濕發涼加巴戟天、菟絲子各15g。若服藥8劑效果不明顯者,每晚臨睡前黃狗腎粉增服至2g。 【注意】:服藥期間禁忌房事,忌進煙酒,忌食辛辣刺激性食物。(《浙江中醫雜志》1989.5) 【方藥】:黨參、黃芪各15~30g,淫羊藿15g,焦白術、茯神、遠志、巴戟天、龍眼肉各10g,木香6g,炙甘草5g。 【用法】:加水煎服法同方一,日1劑。(《四川中醫》1988.7) 【方藥】:蛤蚧1對,熟地黃、菟絲子、金櫻子、巴戟天、淡蓯蓉各45克,紫河車30克。 【用法】:上藥共研細末,煉蜜為丸,每丸9克,每服1丸,每日2次。 【編按】:本方系江蘇省南通市中醫醫院朱良春主任醫師經驗方,具有補腎壯陽填精之功效。若舌苔黃質紅,下焦有濕熱或相火熾盛者,不宜使用(見:朱良春.蟲類藥的應用 江蘇科學技術出版社,1981)。  【方藥】:熟地黃、陽起石各15g,山藥、狗脊、覆盆子各12g,葛根、續斷、伸筋草、桑螵蛸、知母、巴戟天肉、蛇床子各9g,遠志6g。 【用法】:加水煎沸15分鐘,過濾取液,渣再加水煎20分鐘,濾過去渣,兩次濾液兌勻,分早,晚2次服,日1劑。(《上海老中醫經驗選編》) 【方藥】:五味子60克,熟地黃24克,懷山藥、菟絲子各15克,當歸、淫羊藿、補骨脂各12克,山茱萸、枸杞子各9克,砂仁(后下)3克。 【用法】:水煎服,另用羊睪丸1副燉服,名為“滋腎湯”。 【功效】:溫補腎陽,滋養腎精之功。(摘自《名醫方證真傳》)。 【用法】:先將當歸、白芍、甘草3味曬干研細,過90~120目篩,然后將蜈蚣研細,再將兩種藥粉混合均勻,分成40包。本方蜈蚣不得去頭去足或烘烤,以免減低藥效。每次服半包到1包,早晚各1次,空腹用白酒或黃酒送服,15日為1個療程。 【療效】:共治療737例,近期治愈(指半年內)655例,占88.9%;好轉77例,占10.4%;無效5例,占0.7%(《中醫雜志》,1981)。 【方藥】:大蜻蜓(去翅去足、微火焙干研末炒)20對,原蠶蛾(去翅去足、微火焙干研末炒)15對,大蜈蚣(去足去頭,酒潤生微火焙干)5條,露蜂房(剪碎,酒潤略炒至微黃)4克,生棗仁、酒當歸、制何首烏各20克,丁香、木香、桂心各10 克,胡椒5克。 【用法】:共研細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次15克,每日2~3次,空腹用少量黃酒送服。 【編按】:本方為劉學勤先生祖父的經驗秘方,應用60余年,每遇陽痿得治,無不應手取效。方名為“蜻蛾展勢丹”(摘自《百病奇效良方妙法精選》,1991)。 【方藥】:黨參、白術、山茱萸仙茅、淫羊藿、陽起石、熟地黃、白芍、當歸、五味子、菟絲子、訶子肉、墨旱蓮、女貞子、覆盆子、懷牛膝各30克,蛤蚧(去頭足)1對。 【用法】:共研細末,煉蜜為丸,每丸重10克,每日2次,每次2丸,溫開水送服 【編按】:關氏積多年臨床實踐體會經驗,把從腎論治中的“從陽求陰”和“從陰求陽”推衍到脾腎相求,互助互茂的范圍。擬定“雙濟丸”,具有補腎健脾功效。主治脾腎兩虛之陽痿,取效甚速。(摘自《首批國家級名老中醫效驗秘方精選●續集》)。 【方藥】:云苓30克,地龍20克,車前子18克,龍膽草、制大黃、當歸各15克,生地黃、澤瀉、蛇床子各12克,木通10克,柴胡9克,蜈蚣5條。 【加減】:兼肝郁者,加合歡皮,并加重柴胡用量;脾虛者,加黨參、蒼術;遺精者,加蓮須;心神不寧者,加炙遠志。 【編按】:本方清化濕熱,疏暢宗筋。用于濕熱陽痿。癥見陰莖不能勃起,或舉而不堅,陰囊潮濕或者臊臭,頭昏,腰酸體倦,小便黃赤或見混濁,舌苔黃膩或舌根黃膩,脈濡數或弱滑數。曾治療64例,近期治愈51例,顯效4例,有效4例,無效5例,總有效率為92.2%(摘自《中醫雜志》,199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