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會練懂養》 修煉太極需認真, 靜心慢練養身心。 練前排空大小便, 身輕體松宜練拳。 功前熱身方為重, 松開筋骨不傷身。 慢練為養快練傷, 快練氣血跟不上。 柔練為養剛練傷, 剛勁宜折肌肉僵。 舒練為養縮練傷, 緊縮僵硬氣不暢。 圓練為養方練傷, 方勢凸凹勢不連。 中正為養歪斜傷, 身歪體斜發勁難。 心靜為養散亂傷, 神不守舍意不專。 和練為養怒練傷, 怒氣填胸氣逆轉。 中練為養抖氣傷, 致中達和手留香。 意練為養力練傷, 練力傷筋耗氣血。 聚氣為養跑氣傷, 片面發勁易內傷。 適度為養疲勞傷, 過渡練拳損氣血。 逆運練拳氣下行, 心腎相交則為養。 清靜之心能養精, 平和之心能養氣。 虛無之心能養神, 寬容之心能養性。 內養三寶精氣神, 外養三體身手步。 內養五臟和六腑, 外養四肢與軀干。 功后溜腿慢調整, 精氣藏身血歸元。 練完忌涼知保暖, 寒氣閉熱關節疼。 武用文養慢練拳, 修身養性天人合。 明理會練守規矩, 得法懂養功上身。 養練結合養為主, 強健身體益華年。 二、《發勁》 兩腳蹬地頂頭懸, 尾閭前送腰鼓勁。 肩胛拉開肘下沉, 身體后坐掌前送。 目光向前眺遠處, 意遠勁長放天邊。 脊柱松開背拔直, 三盤垂天根站穩。 身肢放長弦拉緊, 五弓合一弓繃滿。 填腰合襠神貫頂, 腹肌收緊勁貫指。 放松發勁是前提, 極柔軟后極堅剛。 沉著松凈瞬間緊, 急如閃電發寸勁。 勁起腳根發于腿, 主宰于腰形于手。 彈顫抖翎一瞬間, 腰隙對拔勁發出。 周身之力集一處, 五弓齊發力無比。 周身柔軟似無骨, 忽然放開都是手。 全身是手手非手, 挨住何處何處擊。 慢松慢緊內力堅, 瞬松瞬緊力無窮。 驚抖冷脆如翻浪, 大筋繃彈勁似箭。 太極真功松緊系, 瞬變松緊勢難當。 自然松緊自然力, 發與不發在心意。 閃驚巧取有誰知, 出手即在一念中。 因敵而變巧引化, 遇隙即發末遲疑。 拳者悟透此中理, 日益精進總可成。 三《竅門》 一功二膽三技巧, 發人必須中氣足。 勾棚逼攬人人曉, 閃驚巧取有誰知? 佯輸詐走誰云敗, 引誘回沖致勝歸。 作者簡介 李紅全,男,1957年生,山西霍州市人。中共黨員,退休干部,高級工程師。平時,喜歡練拳,鍛煉身體,閑暇時喜歡寧靜,尋一靜隅,閱讀、聆聽。偶爾也喜歡用文字、詩歌吐露自己的心聲與情感,表達愛與美,詮釋真與誠,用筆分享善良,傳遞正能量。 退休后圓了自己酷愛太極的夢想,跟隨太極拳老師,專心習練、研究楊氏太極拳,成為一名太極拳業余愛好者。其作品散見于多家雜志及網絡公眾平臺,除上班時一些專業論文外,多以抒懷和體會為主,也發表過一些有關太極拳的研究文章。 早餐:在正餐主食中,增加1至3粒黑芝麻丸。 作用:補肝腎、烏發養顏、潤腸、護膚美膚、補血,對減肥瘦身、降血壓也有好處。 建議:堅持每天食用,才有好的效果!用量,根據體質決定增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