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秋換季,皮膚最易“鬧情緒”,干燥脫屑、長水皰、起疹子……還可能“癢得要命”,讓人恨不得撓個不停!即便是用了藥,情況有所好轉,但癥狀也反反復復,把人折磨得身心俱?!?/p> 但長期皮膚瘙癢,可能不只是皮膚病那么簡單,甚至有可能是大病“信號”。 案例 劉大爺出現身體瘙癢大概快有十年了,最初去醫院檢查,醫生說是濕疹,病理報告也沒什么問題,而且用藥治療后有所好轉。但過段時間,又會冷不丁的出現瘙癢,多次反復,劉大爺嫌去醫院麻煩,就再沒認真治療過,每次瘙癢都是自己抓一抓,身上總有不少抓破的痕跡。 最近一兩年,劉大爺感覺瘙癢越來越嚴重,怎么抓都無濟于事,抓破的地方也不太容易愈合,于是再次到醫院檢查,結果被確診為皮膚上的淋巴瘤。 皮膚瘙癢有這3個特征 可能提示內臟惡性腫瘤 被蚊子咬了、碰到過敏原等,都可以引發瘙癢,很是常見。但為什么有些瘙癢還與癌癥有關? 部分腫瘤會分泌一些炎癥因子、瘙癢介質等,刺激皮膚誘發瘙癢。臨床數據顯示,大概有50%的胃癌患者、20~25%的婦科癌癥患者、12~26%的淋巴瘤患者,都伴有不同程度的皮膚瘙癢。 一般來說,瘙癢發生的部位多是腫瘤生長的部位,但腫瘤惡性程度較高時,也可能出現全身性瘙癢癥狀。 ①忽然癢,慢性頑固性的癢; ②表面無變化,找不到原發的皮膚疾病,皮膚上沒有各種皮疹; ③任何止癢藥都不起作用。 除了內臟惡性腫瘤以外,長期皮膚瘙癢,還要警惕以下幾類疾?。?/p> 長期皮膚瘙癢 也可能是這些疾病惹得禍 有數據顯示,約40~60%的肝膽疾病患者也可伴有皮膚瘙癢的情況。 這是因為某些肝膽病變(如:原發性膽汁性肝硬化),壓迫了肝外膽管,使膽汁發生淤積,引起血液中膽酸潴留,沉積于皮膚時,就可導致嚴重的瘙癢。 【特點及伴隨癥狀】 ①瘙癢多發生在手臂、腿、手掌、腳底或軀干位置; ②可伴隨黃疸現象,皮膚、鞏膜、黏膜等組織會逐漸變黃,還可能出現蜘蛛痣、肝掌; ③指甲可能有豎紋、斑點或易斷裂,頭發易脫落,牙齦易出血。 【注意】有些孕婦在妊娠中晚期因體內激素失調、膽汁淤積,也會出現瘙癢癥狀,一般待妊娠結束后癥狀會消失,不用過于擔心。 約67%的3-5期慢性腎病患者會出現皮膚瘙癢癥狀,且超過40%的患者較為嚴重。 這是因為腎功能不全時,代謝障礙,尿素難以從腎臟排出,需要通過皮膚排泄,但這不僅會引起皮膚角質層剝脫,還會在皮膚形成尿素霜,導致瘙癢、尿味、腥味等。 而且隨著腎功能逐漸衰竭,瘙癢也可蔓延至全身各處,甚至長時間發作,還可引起皮膚色素改變、增厚等。 【特點及伴隨癥狀】 ①身體兩側、背部、頭部或腹部等處頻繁瘙癢,并伴有脫屑,夜間更甚; ②可伴隨食欲不振、惡心、貧血,眼瞼、下肢水腫; ③夜間尿量增多,或尿色紅,尿中泡沫增多。 甲亢患者由于甲狀腺激素分泌過多,易釋放出皮膚中的組胺,引發瘙癢、水腫,多為胳膊、小腿一陣陣的刺癢,也可伴有蕁麻疹; 而甲減患者由于甲狀腺激素分泌過少,皮膚干燥,易出現腿部瘙癢,尤其是秋冬季節。 在糖尿病患者中,約15~35%的人伴有皮膚瘙癢,特別是血糖控制不好時癥狀更為明顯。 這是因為血糖升高,不僅會引起皮膚微循環障礙及周圍神經損傷,還會導致支配汗腺的植物神經功能異常, 從而出現皮膚瘙癢。再加上糖尿病患者往往免疫較低下,容易引發真菌或細菌感染,也會造成皮膚瘙癢。 【特點及伴隨癥狀】 ①瘙癢最初可發生在皮膚褶皺部位,如腋下、頸部等,隨著血糖升高、病程延長,瘙癢可蔓延全身,且晚上加重; ②患者常伴有“三多一少”的癥狀:即多吃、多飲、多尿、體重減輕; ③隨著病情進展,還可出現脛前色素沉著。 長期皮膚瘙癢甚至久治不愈,一定要及時就醫排查相關疾病。 平時可用五指并攏輕戳瘙癢部位,或適當冷敷的方法幫助止癢。此外,中醫皮外科專家趙炳南趙老還有一個經驗方——楮桃葉水劑,具有潤澤全身皮膚、緩解皮膚瘙癢的作用。 除了瘙癢以外,還有一些皮膚上的變化,也可能暗藏疾病風險,比如: 不起眼的小疹子 背后可能藏著大問題 很多人身上都長過一些紅紅的小疹子,一般來說都沒什么大問題。但若是這些小疹子,伴隨某些特殊的癥狀,就要多當心了。 帶狀皰疹是水痘-帶狀皰疹病毒感染引起的,好發于老年人、女性、免疫力低下或缺陷者、過度勞累的人,尤其是季節交替時發病率很高。其常成片出現,且有針扎樣、撕裂樣、燒灼樣、放電樣疼痛,有時還會有發熱感。 一般來說,多數帶狀皰疹兩三周左右可自愈。但若帶狀皰疹多次復發或身體雙側都有,則可能預示免疫力低下、嚴重感染甚至腫瘤的發生。據統計,帶狀皰疹患者中約12.1%合并內臟癌腫,包括胃癌、腸癌、肺癌、食道癌等。 【建議】①危險人群可接種帶狀皰疹病毒疫苗;②平時適當多吃富含蛋白質、維生素C+E等營養的食物,比如牛奶、雞蛋、瘦肉、新鮮蔬果、堅果等,同時加強鍛煉,從而提升免疫,降低風險。 皮肌炎是一種風濕免疫性疾病,表現為眼周、手指關節處、前胸V字區出現大片紅疹,顏色鮮紅不退,不是很癢,但有脫屑癥狀,而且伴隨四肢無力、肌肉疼痛、按痛和運動痛。 數據顯示,皮肌炎中有30%的人伴發惡性腫瘤,尤其肺癌、膽囊癌、卵巢癌和子宮癌、胃癌與之關系密切。若皮疹久治不愈、有潰瘍等,更需警惕癌癥風險。 由于其發病原因不明,所以沒有較為明確的預防方法,但要注意日常防曬以及減少過敏原接觸。 這些特殊的斑斑點點 也可能暗藏健康危機 色斑,一直困擾著不少女性、中年人甚至一些年輕人,祛斑產品用了一大堆,斑點卻不見少,甚至越來越多。其實,有些斑點也可能是疾病的“預警信號”。 黃褐斑多發于顴頰部,也可波及鼻、前額、頦部等處,多為黑褐色對稱性斑片,女性高發。其可能與遺傳、日曬、妊娠等因素相關,也可能是疾病的表現。 ◎肝臟疾?。?/strong>肝臟病變可引起酪氫酸酶活性增強,導致黑色素增多,且機體清除黑色素的能力減弱,從而出現黃褐斑。 ◎婦科疾?。?/strong>某些婦科疾病也會導致雌激素分泌增多,增加黑色素的形成,引發黃褐斑。尤其是短期內出現大量難以消退的黃褐斑,更需警惕。 老年斑在醫學上稱為脂溢性角化,可能與皮膚老化及紫外線作用有關,是老年人正常且常見的皮膚表現,常出現在面部、手背等暴露部位。 但若老年斑長在非暴露部位、顏色發灰,且短時間內迅速增多增大,并伴有瘙癢,可能提示消化道腫瘤。 嘴唇及口周、手掌或腳趾末端等部位,若有黑色的色素沉著,可能提示色素沉著-息肉綜合征。 這是一種家族遺傳性疾病,患者黑斑常多發,甚至可以連成一片,且隨著年齡增長,黑斑會越來越明顯,很可能預示腸息肉的發生。 日??稍黾?strong>魔芋、筍干、韭菜、粗雜糧等富含膳食纖維的食物攝入,或適當多吃酸奶、泡菜等富含益生菌的食物,有助于護腸健康。 【小貼士】若排除了疾病因素,則可以常吃富含維生素A、C的食物,比如胡蘿卜、芒果、冬棗、獼猴桃、青椒、大白菜等,配合使用含有一定濃度煙酰胺的外用護膚品,有助于淡斑美白。 比起一些色斑,更要警惕白色斑塊,比如:口腔黏膜白斑病,即便沒有明顯癥狀,也是一種癌前病變,常與吸煙、飲酒、愛嚼檳榔等有關;而外陰白斑,也需警惕癌前病變。 皮膚小問題,健康大問題,皮膚出現異常甚至使用皮膚類藥物也不見好轉時,要提高警惕。 |
|
來自: 龍在飛op4opwes > 《健康—皮膚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