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液壓運管車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適用新型涉及一種機動專用車輛,特別適用于油田運載油管、鉆桿、抽油泵等管材用,該車也可用于運載各種長木料及棒材等。 在現有的技術中,國內通常采用的運管車,駕駛室設在車臺的中前部,中部豎直安裝一個中心液缸,在中心液缸的活塞桿端部、車臺上、及車臺前后兩側伸出的支撐臂上都分別裝有多個滑輪,四根鋼繩固定在中心液缸周圍的臺板上。在裝卸管材時,先將管材抬放或吊放到運管車的兩側,利用中心液缸活塞桿的伸縮。通過十多個滑輪的導向及4根鋼繩的作用,將管材分別于車的兩側提升到車平板上。該運管車,結構復雜,操作繁瑣,因受其結構特性所限,存在以下幾個問題1、依靠一個中心液缸提升油管,裝運管材時,一是需要兩邊同時提升,二是要求兩邊管材的載荷均等。因此造成裝卸工作效率低,勞動強度大的狀況。 2、裝管后,管材置放在車臺上并分別伸出在駕駛室的兩側,給司機的出入造成極大的不便。 3、此種裝運方式致使運載底盤上設置的車臺裝管后超寬,影響交通。 4、管材在運載時無相應的捆扎措施,運載過程中,易發生竄動,安全性、可靠性差。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針對上述問題而提供一種改進的運管車。該車可以通過液壓裝卸裝置來實現自動裝卸管材的目的。同時克服了舊式運管車管材裝在車的兩側使整車嚴重超寬,司機出入駕駛室難,管材捆扎不牢固等弊病。從而獲得一種裝卸簡便,運載安全可靠的理想運管車。 為實現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所采取的措施是采用現有的不帶駕駛室的運載車底盤,并用公知的方式將其改裝為本實用新型所需帶有駕駛室的平板車臺。本實用新型的主要特征是駕駛室采用前置左方位窄式的形式,平板車臺的底部設有兩個以上的液壓支腿,用于減輕運載底盤在工作狀態下的負荷壓力;平板車臺上設置有液壓裝卸裝置,是由兩套液壓絞車,承載支架、導向滑輪、管橋和一個操縱箱組成。相對分別置于平板車臺上,在承載支架上附加有配套的管材捆扎裝置,用于捆扎置放在承載支架上待運的管材。液壓裝卸裝置采用液路控制,其各液路管線按常規方式集匯在操縱箱內,由多個手柄集中控制。動力來自車載發動機,由車載底盤變速器及安裝的取力器將動力傳至液壓油泵,通過液壓絞車中的液壓馬達驅動滾筒轉動。當液壓絞車工作時,其滾筒可實現正反轉,用于施放鋼繩和收緊鋼繩。在裝卸過程中,先將鋼繩的活端繞過地上的一捆管材后掛鉤在承載支架上,管橋的一端與承載支架之間采用鉸接件連接,通過此鉸接件,管橋可在平面內及向下轉動,使管橋的活端支承到地面上,起到搭橋的作用。施放的鋼繩經上、下導向滑輪牽引管材沿管橋從車的右側拉上平板車臺,并置放在承載支架上。承載支架的負荷部分設置成帶有斜度的、便于在卸管材時,松動鋼繩,管材靠自重可沿其斜度經管橋自動滑落。當不用管橋時,時只需將管橋抬起轉動90°,管橋便置于車上。 捆扎裝置是在裝卸管材時的一個附加裝置,該裝置通過緊固件固裝在承載支架的支撐臂上,是由蝸輪付。繩輪、棘輪機構組成。當需捆扎待運管材時,將纏繞在繩輪上的捆扎繩的活端繞過管材掛鉤在承載支架上,手搖蝸桿帶動蝸輪,蝸輪軸通過棘輪機構掛合繩輪,牽引捆扎繩實現捆扎,捆扎后,靠蝸輪付實現自鎖,保證捆扎的可靠。棘輪固定在蝸輪軸上,棘爪用銷子固定在繩輪的端面上,緊繩時,先用手搖動繩輪上的小手柄,快速收緊繩子,當繩即將拉緊時,搬動棘爪與棘輪嚙合,手搖蝸桿軸端的小手柄,很輕易地將管材捆扎緊,并不會自行松開,松開時,只需脫開棘爪,即可快速松開。 按上述方案制成的運管車,結構簡單,裝卸操作方便,運載管材平衡、可靠、安全。減輕了勞動強度,提高了裝卸工作效率,能夠達到預定的效果。 下面利用附圖進一步描述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圖2是 圖1的側視結構示意圖;圖3是捆扎裝置結構圖;參看 圖1、圖2、液壓運管車由改裝后帶有平板車臺的運載車底盤1、前置左方位窄式駕駛室5、液壓支腿3及液壓裝卸裝置組成。液壓裝卸裝置是由兩套液壓絞車、承載支架6、導向滑輪4、4a、管橋11、油箱9、操縱箱10組成。相對置于平板車臺上。液壓絞車具有一個液壓馬達8,通過花鍵軸連接在滾筒7的一側,承載支架6的支撐臂6a的上下部分分別裝有導向滑輪4、4a。中部裝有捆扎裝置2。承載支架的負荷部分設置成帶有斜度的,與管橋11的連接部分采用鉸接件連接,標號3為液壓支腿,可設置2~4個均可,用于支撐運載底盤在裝運時的工作承載負荷。工作時,整個液路控制以公知的方式,由操縱箱10中的操作手柄控制,通過油箱9供油,由車載發動機傳遞動力驅動液壓馬達8帶動滾筒7進行正、反旋轉,實現鋼絲16的施放和收繩的工作要求,鋼繩16的活端在滾筒7正轉施放的情況下,經導向滑輪4、4a繞過管材15、掛鉤在承載支架6上。為避免在裝卸過程中發生干涉,車上的后視鏡12的鏡桿13上設有活動鉸(圖中未示),可使鏡桿13折轉和搬直。當車在正常行駛時,將該鏡桿13搬直,用可移動的導套14定位扶正,并用頂絲固定住。需裝卸管材時,松開頂絲,將導套移至一段距離,并將鏡桿13折轉,讓開空間,以實現裝卸過程中的工位要求。 參看圖3,是附 圖1中標號2的捆扎裝置。通過緊固件固裝在承載支架6的支撐臂6a上,該裝置具有一個蝸桿20,帶動蝸輪21運動,棘輪24固定在蝸輪軸25上,,棘爪用銷子固定在繩輪22的端面上,在收緊捆扎繩時,搬動棘爪23,與棘輪24嚙合,轉動蝸桿20軸端的手柄26,以實現進一步將管材捆扎緊,并通過蝸輪付實現自鎖。松開時,只需將手柄26反轉,脫開棘爪23,即可快速松開捆扎繩。 權利要求1.一種液壓運管車,具有一個改裝后帶有平板車臺的運載車底盤1、駕駛室5和液壓裝卸裝置,其特征在于a、駕駛室5采用前置左方位窄式的結構形式;b、車上后視鏡12的鏡桿13上裝有活動鉸,通過可移動的導套14定位扶正;c、平板車臺底部,設有兩個以上的液壓支腿3;d、液壓裝卸裝置是由兩套液壓絞車、承載支架6、管橋11和一個操縱箱10組成,相對分別固裝在平板車臺上,其中,承載支架6的支撐臂6a上下部分分別裝有導向滑輪4、4a,管橋11的一端與承載支架6之間采用鉸接件連接。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液壓運管車,其特征在于承載支架6的負荷部分設置成帶有斜度的。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液壓運管車,其特征在于捆扎裝置是由一對蝸輪付20、21、繩輪22,棘輪機構組成,通過緊固件固裝在承載支架6的支撐臂6a上,其中,繩輪22、棘輪24裝在蝸輪軸25上,棘爪23用銷子固定在繩輪22的端面上。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油田運載油管、鉆桿、抽油泵等管材的專用車輛。其特點是車上設有由液壓絞車,導向滑輪,承載支架,管橋,操縱箱組成的液壓裝卸裝置,可實現管材的自動裝卸。同時附加了配套的管材捆扎裝置,增強了運載管材時的安全性和可靠性。該液壓運管車克服了舊式運管車管材裝在車的兩側使整車嚴重超寬,司機出入駕駛室難,管材捆扎不牢固等弊病。是一種結構簡單,裝卸方便,工作效率高,運載安全可靠的理想運管車。 文檔編號B60P3/40GK2199895SQ94208500 公開日1995年6月7日 申請日期1994年4月20日 優先權日1994年4月20日 發明者薛鐵環, 李寧會 申請人:南陽石油機械廠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