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帝內經》里曾講過“人之所有者,血與氣耳。” 意思是說,我們人體不過也就是氣和血的基本組成而已,氣血是生命根本,全身都是圍繞著氣血運行而展開的,而氣虛血虛,不僅是女性常見毛病,現在已成了通病,不少男人也出現氣血不足了。 怎么知道自己氣血不足呢?很簡單,看著幾個方面就知道了。 先看眼睛,小孩子氣血充足,眼神明亮干凈清澈,如果眼白混濁、發黃、有血絲、眼袋很大、眼皮沉重,都代表氣血不足,就是俗稱的“人老珠黃”。 再看膚發,如果皮膚白里透紅、光澤有彈性、無皺紋、無斑,就是氣血充足,如果頭發干枯掉發、發白開叉、皮膚粗糙、沒光澤、暗黃、長斑就代表身體不佳、氣血不足。 再一看簡單的,就是看手,如果手指肚、大魚際枯癟、薄弱,尤其青筋還多、沒有月牙,你懂得;而氣血足的手,看上去指腹飽滿、肉多有彈性,月牙正常。 最簡單的,就是看你運動狀態,如果稍微一運動就臉色蒼白、渾身無力、胸悶哮喘,那必然的氣血不足了; 氣血不足危害可多了,很容易引起臟腑功能的減退、抵抗力下降、早衰,那到底是什么偷走了我們氣血呢? 原因有很多,比如快節奏的社會生活,消耗很大,很難有人能退回到靜下來,慢下來的養生狀態,就不說很多人還要去追求刺激、熬夜娛樂; 其次,現在的社會環境讓人的情緒波動很大,今天為工作焦躁了,明天為下一代焦慮了,人們的起心動念,謀慮也好、憂思也好、生氣也好、煩惱也好,都在消耗氣血。 還有一個重要原因,就是現代人普遍脾胃不好,除了思慮太過影響脾胃意外,現在亂七八糟能吃的東西也太多太雜了、選擇太豐富了,有很多人造的東西不見得對人體好,但是很多人也在吃、經常吃,垃圾食品等攝入太多,而且不僅吃的雜,還吃的多,腸胃負擔很重,暴飲暴食,為了口欲超出消化能力的吃,導致脾胃受傷的非常多見。 要知道渾身氣血來源是哪?脾胃呀,只有脾胃能吸收轉化五谷精微,變成渾身需要的氣血,供養臟腑。 所以脾胃才是氣血恢復的重中之重,脾胃不好、吃的東西不健康,你一邊生活中在不停的消耗氣血,但是這邊脾胃不強、補不回來,怎么能行? 要吃的精而少,每頓七八分飽,不健康的東西不吃,不要為了口欲而吃,補充一點補養脾胃的中藥,比如鐵棍山藥、人參、黃芪等等,養好脾胃,才能打造氣血充實的第一步! 提醒:本文僅作為中醫知識科普,若自行調治,是否合適、對癥、以及劑量把握,要先咨詢當地中醫!非專業人士謹慎施治,醫療有風險,貿然使用后果自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