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周末,騎著小電驢,帶著朋友的孩子去玩滑滑梯,經過一家旅拍店的櫥窗時,小朋友說,哇!好漂亮的裙子,我長大了要買這條裙子穿!我笑了說,這種裙子叫婚紗,只能結婚的時候穿!小女孩想了想,我長大了也不要結婚,那我就不穿這種裙子了!我很奇怪,一個滿臉天真稚氣的四歲女孩,怎么會這么小就恐婚,于是問她為什么?她說,因為爸爸老是指揮媽媽做很多事情,我長大了不想像媽媽那樣,老被別人指揮。 我內心有些顫栗。因為在我的觀察中,女孩爸爸對女兒是十分寵溺,平時對女孩的母親說話也相當溫和,有商有量。而基于這個男人是家庭的經濟基礎,這種無聲的壓迫,仍然被還未被社會性改造的孩童,敏銳地感知到了。這并不是某一個家庭的問題,而是自人類社會婚姻關系產生以來,人類歷史進程中必然的產物,女性的人生,大多數時候都是婚姻的犧牲品。 我自己是堅定的不婚主義者,但我生活中并不會像街上傳教的人一樣,巴心巴肝地規勸身邊的人也別結婚,說句我媽罵我的話:“要是人人都像你這樣,人類早就滅絕了!”所以我尊敬每個結婚生子的人,正是這絕大多數人的犧牲,才有了文明的延續,而我寫這篇文章的目的,是希望在這混沌的文明之中,更多的人能領悟到本質的東西,在這個基礎上,再去做選擇。因為沒看透婚姻的本質就選擇結婚的女人,注定活成一場悲劇。 婚姻對于男性而言,本質目的如下:
第三,忠誠的合作伙伴或廉價保姆。在原始社會和封建社會,個人生存能力不足,經濟基礎有限,男女雙方組成以家庭為單位,分工明確的經濟組織,有利于提高生存概率,抵抗外來風險;在現代社會,科技發達和法制健全的情況下,自然風險和暴力因素大大降低,男女雙方的生存空間都增大,經濟能力又有所提高,一部分建立在對等經濟基礎上的婚姻關系是強強聯合,彼此成為忠誠的合作伙伴;一部分經濟基礎不對等的婚姻關系里,女人本質上是廉價保姆,但扮演著家庭主婦的角色。新的《婚姻法》規定,家庭主婦離婚時有權要求賠償,甚至比共同財產的一半還多,就是基于男性不但拖欠了全職全天候駐家保姆工資,還用背叛出軌等方式實施了精神折磨。 綜上所述,自古以來,古今中外,婚姻關系本質上是對女性的全方位壓榨,隨著社會進步,女性自我意識覺醒,女性想要更多地實現自我社會價值,而不是犧牲自我,成全男性實現自我價值,婚姻這種合法欺壓女性的社會關系,會被逐漸瓦解,不婚主義者也會越來越多。并且,像德國那樣,男性既帶娃又養家的婚姻關系,也會逐漸成為大趨勢。 沒有任何一個男人,值得女人為他放棄自我,愛情,并不值得女人以人生的沉淪作為代價。男人都很善于給自己的目的涂脂抹粉,披著愛情的嫁衣作為偽裝,而女人正好又吃這一套,等到柴米油鹽一洗禮,看清真相時早已年老色刷,寄人籬下,后悔也來不及。如果你遇到一個男人,說話很難聽,滿口跟你談的都是付出,收獲和利益,但他又在不遺余力地想要幫助你并成就你,那么至少,他愛自己的同時也愛著你。 張愛玲說,陰道是進入女性內心的通道。柏拉圖說:“做女人的痛苦在于,當她和她所愛的男人有了肉體關系以后,她就很自然地把這種關系視為一種永遠,但男人卻不同,他們只會覺得那是生存方式的又一種演繹。”女人無愛不性,男人愛性分離,這種先天性的生理差別,以及后天的道德壓迫和捆綁,共同決定了,一旦婚姻關系存在,女性在情感上更易遭受到傷害和欺騙。 《婚姻法》全文四千多字,通篇沒有提過“愛情”二字,更多的是利益,取舍,合作,責任,代價。電影《教父》里說,花半秒鐘就看透事物本質的人,和花一輩子都看不清事物本質的人,注定是截然不同的命運。”作為女人,沒看透婚姻的本質之前就選擇結婚,注定會活成一場悲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