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著“瘤”的幌子,醫生不知所措,就扣著用刀切的帽子去“切瘤”,簡直荒唐之極。 現代醫學發展的速度,已經忘記為何出發,我想他們應該不是單純為了錢。但臨床30年了,來門診的患者,總是給我傳遞一個信息:花錢就為了治病,高額的醫藥費花了,但病痛未見一點消除,已經不知所措了。 中醫文化幾千年,它是有自己獨特的理論和認知的。一說《傷寒論》,大家肯定都說是治療感冒的。沒錯,但是你覺得治感冒就很容易嗎? 古人寫那么厚一本書,不是單單為治感冒而寫,幾千年一直還在用,其中也有它的道理。所以,治病的學問很深,不是單單用刀手術,可以輕易解決的。 就拿這位脂肪瘤患者舉例,他說自己身上大大小小的“包”已經不知如何拯救了,去醫院,醫生就建議直接切除,這種方法最直截了當。 但他猶猶豫豫,不是一個,兩個,要是用切除的方式,這也不太實際呀! 我問他,你為什么最后能想到求治中醫? 他說,這就是后策,實在沒有好的辦法,或許中醫還能有點希望。 我滿目寒酸,中醫竟然就是個后策,藏在民族骨子里的東西,就這樣揮之東去。師傅在世時,最擔憂中醫后繼無人,最擔憂中醫走向沒落。 30年過去了,誰敢想,中醫就這樣靜悄悄的消逝人海。 到底可什么是脂肪瘤? 說白了,它就是一肉疙瘩。是痰,但不是藏在五臟六腑內的痰,肉眼看不到。它是藏在皮膚底下的痰,因為我們肉眼可見。 而這個痰,它不是肉眼可見的喉嚨里的痰,而是藏在體內的痰。就像塑料袋,爛果皮一樣,是生活的廢棄物,是人體難以降解的廢棄物。 所以,治痰就要先化痰,有位全身遍發脂肪瘤的病人找到我,說身上大大小小的包塊已經好幾年了,就是知道該不該切掉。 來門診,我告訴他,這個病一下子治不好,治療時間可能稍長。他說,只要能治好,時間都不是問題。 刻診,舌質胖淡,舌苔薄黃膩,脈象沉弦而滑。 開方:柴胡,陳皮,半夏,茯苓,青皮,梔子,白芥子,橘絡,甘草。 效果怎么樣,患者服用完6劑,左側上肢的疙瘩開始減少,體積較小的疙瘩也已經減少。我讓患者繼續服用16劑,患者雙臂疙瘩已經完全消失,與此同時,患者心境大大改善。 那該方子其中又有什么道理? 首先患者因為體內有痰,其次,肝郁氣滯也會生痰,脾虛運化也會生痰,所以我用的上方,有其中的道理。 疏肝,柴胡,陳皮可以疏理肝氣,肝氣疏暢,自會舒坦; 半夏,祛痰濕,可以降逆止嘔; 青皮,梔子疏肝破氣,散結消痰; 橘絡,通絡,理氣,化痰,痰濕去,則內通暢。 患者欣喜萬分,他沒想到,能用中藥治療的脂肪瘤,竟然被國人忽視,實在難受。 30年了,我沒有放棄學中醫,對中醫的執著,我想應該用盡全部力量守護。中醫不可回頭,因為它的路很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