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演義》最精彩的地方,就是人物刻畫鮮明,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特色;而曹操雄才大略,被譽為“治世之能臣,亂世之奸雄”,堪稱一代梟雄。不過,曹操的好色,在歷史上也是有名的,而且他還有個癖好,特別喜歡人妻,是個十足的“人妻控”,有一次還因為喜歡上了一位寡婦,結果害死了兒子和一員大將,真的是“色字頭上一把刀”。
建安二年(197年)宛城之戰,曹操南征,部隊到達淯水,張繡不敵,率眾投降。收服張繡,曹操非常高興,于是大擺酒宴,酒宴過后,曹操對張繡叔叔張濟遺孀鄒氏的美貌垂涎欲滴,而鄒氏也心甘情愿被曹操納為妾室,于是,兩人當晚就在軍帳中共度良宵,天雷勾動地火。 要知道,張繡是張濟的侄子,換句話說,鄒氏是張繡的嬸嬸,曹操既然如此明目張膽睡了他的嬸嬸,張繡得知此事后,感覺受到了奇恥大辱,本已歸降的他,在謀士賈詡的建議下決定造反,帶兵偷襲曹操。 ▲張濟遺孀鄒氏的美貌引起了曹操的非分之想。(示意圖/翻攝自百科詞條) 曹操壓根也沒想到張繡這小子會造反,在毫無防備的情形下被打個措手不及,倉皇逃走;危急時刻,大將典韋留下斷后,可憐一代猛將雙拳難敵四手,最終難逃一死;典韋死后,張繡率眾繼續追殺曹操,逃跑過程中,曹操的坐騎被亂箭射中而死,危難之際,曹操長子曹昂隨即將自己的坐騎給了曹操,自己步行負責斷后,曹操因此得以僥幸逃脫,但長子曹昂卻不幸戰死在宛城,還有侄子曹安民也被殺。 ▲張繡因嬸嬸鄒氏被曹操納為妾室覺得受辱而造反。(示意圖/翻攝自百科詞條) 這場戰爭本可避免的,就因為曹操一時興起,睡了張繡的嬸嬸,逼著張繡造反,造成長子曹昂、侄子曹安民被殺,猛將典韋也戰死,真的是自討苦吃。 不久后,袁紹與曹操戰于官渡,袁紹派人到張繡處,要與張繡結盟,謀士賈詡嚴詞反對,以三計建議張繡降曹,并將女兒嫁與曹操之子曹均以結為親家。 ▲張繡后來與曹操結為親家。(示意圖/翻攝自百科詞條) 根據史書記載,207年,張繡隨曹操出征烏丸,在行軍至柳城途中病死,謚定侯。不過裴注引《魏略》則記載了另一說法,張繡被曹丕責備以前殺死了哥哥曹昂的事,認為曹家并未忘記昔日恩怨,心不自安,于是自殺。 當然了,張繡到底是病死還是自殺,我想還得需要進一步研究探討之后,才能給出準確的答案,不過關于張繡和曹操、袁紹等人的“愛恨情仇”,各位讀者倒是可以去看一下“文字鬼才”馬伯庸寫的《三國配角演義》,關于這些,在他的書中都有寫到。 ▲“文字鬼才”馬伯庸寫的《三國配角演義》。(示意圖/翻攝自百科詞條) 本書作者馬伯庸,從浩瀚的史料中,發掘出大量不為人知的細節線索,以懸念迭出的小說筆法,抽絲剝繭,連綴成文,讓最深藏不露的三國配角,以及他們隱藏了一千七百多年的秘密陰謀,全都巨細靡遺地呈現在讀者的眼前。 在書中,我們能看到樸實的百姓訴求,狡黠的民間智慧、微妙的官場均衡之術,作者對歷史的解析非常獨到,情節也比較吸引人,讀起來意猶未盡,總之,本書寫得很有意思,從一種不同的視角去解讀三國歷史,感興趣的讀者可以去看一下! 喜歡的讀者可以直接點擊下方鏈接購買! 參考資料:《三國志》、《資治通鑒》、《魏略》 關注【無風起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