炒飯、蓋飯與路邊攤
泰國的很多上班族在日常餐飲中,不會像中國人一樣習慣天天在家里下廚,弄上三四個菜才算是正經地做飯吃飯,一些上班族習慣會去集市上買飯或者直接路邊小店、小攤上吃上一頓,而省略了自己下廚的過程,就像今日我們很多苦哈哈的打工人點外賣一樣。要是真碰到一個懶人,估計一年不洗碗也是有可能的——因為他幾乎就不用什么餐具,全吃現成的了。
從總體上說,這些日常飲食是比較簡單的。因而各種炒飯、蓋飯、面條、粉絲、燒烤、炸串以及湯都是常見食物和小吃。對某些上班族來講,雞肉炒飯、豬肉炒飯、豬腳飯、雞油飯、豬肉蓋飯、雞肉蓋飯等等再加上一個煎雞蛋(沒有煎雞蛋的炒飯是沒有靈魂的),基本上就可以構成一頓正餐。
如果要是米飯,還能再配上一些烤雞、烤魚、烤肉、沙拉等獨立菜肴,就更香了。在泰北、泰東北,糯米飯配烤雞肉或者烤豬肉是經典搭配。我經常戲言,泰(東)北飲食三寶:糯米飯,烤雞(豬)肉,木瓜沙拉;要是在泰南,可能就是黃米飯,炸雞肉,搭配煮毛蚶了。
這種相對來說簡單的飲食,大概可以算是泰國飲食路邊攤發達的原因之一。即便是在曼谷、清邁等大城市,除了各種高大上的酒樓飯店外,小吃和路邊攤也興盛得多,更不用說各種小地方了。出門在外的旅行者也習慣在路邊攤隨便吃上一份炒飯、面條之類的。要是有興趣看看泰國歌曲的MV或者電視劇,就會發現,一些男女主人公約會用餐時除了酒店外,不時都有在路邊攤上吃炒飯的場景,這也是泰國路邊攤文化的一種體現。
水果、零食與特色食物
泰國作為一個熱帶國家,盛產各種熱帶水果自然毋庸置疑。龍眼、山竹、蓮霧、蛇皮果、菠蘿、火龍果、芒果、菠蘿蜜、紅毛丹等不必多言,還有被稱為“水果之王”的榴蓮。
一年四季不斷的水果,也是泰國人日常飲食中不可或缺的食物。當然一個有趣的現象就是,其盛產的熱帶水果價格相對低廉。比如當山竹上市時,一些商販開著皮卡車,后槽里滿滿登登是堆得像小山一樣的山竹,我買過最便宜的價格是16泰銖(相當于人民幣不到4元錢)一公斤,比蘋果還便宜。
除水果之外,零食諸如餅干、膨化食品、小糕點、糖果也是泰國人喜歡的食品。泰國人正餐吃得不算多,但是零食吃得可不少。吃完早餐,隔上一兩個小時吃零食,再過上一兩個小時就吃午餐了;下午再來個下午茶,弄點甜點,可以說零食不斷。
至于特色食物在泰國也是讓人大開眼界。比如油炸昆蟲、一些花朵、植物葉子等,在曼谷商業街不難找到。當然這里要說的則是泰(東)北地區特有(泰南沒有)的、用生牛肉或生豬肉做成的菜肴“辣”、“薩”和“露”。不管名字怎么變,基本做法大同小異,用生鮮肉加以切割剁碎、再放上辣椒、香菜、胡椒、蒜等刺激調料攪拌而做成,有時也會炒成半熟。看起來鮮嫩無比。
是夠鮮嫩的,尤其是“露”,還是和鮮豬血攪拌而成的,讓人不由汗毛倒立,吃起來口感細膩,生肉的腥味不太突出,倒特有一種鮮味,再與糯米飯一同食用。至于全熟的,也有,不過就少了那種生猛勁。像超市和便利店里,不難買到做這種特色菜肴的調味料。
泰(東)北人對于這種生肉菜肴喜愛得無以復加,甚至認為這是下酒必備的佳肴之一。我曾問我的泰國同事Ame老師:“吃這種生肉多了會不會得寄生蟲?”
Ame老師很明確地告訴我:“會的”。然后又一臉戲謔地說:“但是我們泰北人是不怕寄生蟲的——大不了去吃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