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剎海的閘門兒冰、蛤蜊 朋友說“每到冬天,后門橋兒什剎海的閘門兒處就開始取冰,留到夏天用。”我有記憶,那時候人工勞力很便宜,鑿下來的大冰塊清澈透明,都拉到北海公園東夾道的冰窖里。 記得文革前過小隊日去過那里,自己也經常去那里玩兒。尤其是夏天,那里特別涼快!陰森森的有點兒涼的吸腿。地面上有幾個小亭子鏈接在走廊處,亭子上牌匾上還有幾個字,(兒時指著字還照過像,文革中做為四舊也沒保留)。 那時有“人造冰”和“天然冰”兩種。“人造冰”是不透明的發霧、乳白色的可以吃,就是貴。“天然冰”是清澈透明的,也就是什剎海取得,不能食用,只能冰鎮解暑用。 照片來自網絡 記得,一到夏天家人就買一大塊冰,好像就兩元錢。賣冰的人用“草席蒲包”載著冰,大鐵鉤子鉤著蒲包把冰塊兒拉進院子。下臺階掉下來的碎塊兒,我如獲至寶,拿在手里冷的我左右手倒騰著直到化成水。賣冰的人還負責把冰拉進地洞(花窖)。地洞冬暖夏涼,一塊冰能持續用十多天。冰面放上在“聚盛合”買的8分錢一斤的“黑繃緊兒”西瓜和自制汽水,吃起來喝起來那叫一個爽! 清澈透明的冰塊兒看著挺干凈的,待到冰塊兒消融后,草席蒲包上留下一層厚厚的泥沙,更奇怪的是把大蔥和芹菜放上面(其實為了保鮮)它們還長出了鮮嫩的新芽兒....越吃越有,真是老天養人啊! 天太熱了的時候,中午和傍晚就去什剎海泡著,我會潛水,腳下探討、摸索著,腳下一個滑溜溜凹出的東西,我就一猛子扎下去,摳出泥里的蛤蜊,往游泳衣領口里一放,再繼續尋找。最多時能捉到十多個,都是小蛤蜊,(什剎海小島跟前有大蛤蜊,不敢進前,那里都是大男孩子,很少見有女孩兒)回家把蛤蜊倒入大洗衣盆里放在水龍頭下沖,隔壁的部長太太很欣賞我,她文化不高,正因如此我才敢把我寫的詩、畫的畫拿給她看,她總是說“好!好!” 她家有電扇,可她更喜歡到我家看我媽媽畫照片,我倆是忘年交,每次撈回蛤蜊我都要送她幾個,第二天見我就說:“越小越嫩,“ 汆”面條兒吃真鮮!” 由奶奶的大蒲扇說起 一開空調,當涼爽的風徐徐吹過來....……爽!一個念頭突然從腦海閃過“過去我們那代人是怎么過夏天的呢?!”..... 回憶把我拉回了六十年代初。 那個年代哪來的空調?!電扇也是稀罕物兒。去年的舊“芭蕉扇”不能用了,奶奶從“洪吉紙店”對面的山貨店買了兩把“芭蕉扇”,買來時就用布條包上邊兒,這樣用的時間長。驅趕蒼蠅、哄蚊子少不了它! 照片來自網絡 三伏天越熱,老人們越喝熱茶,美其名曰:說把汗出透了,就不熱了……,一到晚飯后,一天的燥熱過去了,院子中央擺上小桌和案板,把從地洞里抱出來的的冰鎮西瓜切了,人多,西瓜小,就分成份吃,西瓜大隨便吃!隨便吃的時候就經常啃不干凈,那也沒關系!西瓜皮也不浪費,裹上玉米面喂雞。一個大澡盆裝滿溫水,吃完西瓜滿身湯湯水水的,媽媽會挨個脫光光讓我們坐盆里,洗完出來,撣上“痱子粉”,小風兒一吹真舒服啊! 冰棍兒也是消暑的最佳選擇,那時候奶油、小豆冰棍兒五分錢一根兒,紅果冰棍兒三分一根兒,記得地外橋頭兒有家“地安門批發冷飲”的地方一進門兒機器隆隆聲響,一股氨水的刺鼻味兒,那里還賣過2分一根的,細長不愛化,無色的菠蘿味兒冰棍兒,把甜味兒嘬干凈就剩一條白冰茬子!比三分一支的紅果冰棍兒質量差遠了,真是便宜沒好貨! 照片來自網絡 在院里乘涼也是有擔心的時候,院里有果樹有洋辣子不說,葡萄架上還有綠色的“大馬角子”??!偶爾有外院兒的孩子上房摘棗、勾葡萄,不是心疼吃,是擔心把房上的瓦片踩活了房子就得漏雨了。奶奶氣的就會站在院中間喊幾句,當然話也不客氣,有的孩子氣不過就往院里扔磚頭,都是院里有動靜的時候抽不愣子扔一塊兒,咚!這是什么道理呀,上房摘棗、勾葡萄,踩活了人家房上的瓦片,還如此惡作劇,砸到人怎么辦,可惡! 人老了,滿腦子都是舊事、每件舊事都有回憶.....其實也挺好,回憶不會使人衰老,更不會老年癡呆。 附錄:1968年前后鼓樓前地安門外沿街店鋪 (來自老街坊的記憶復原,如有誤差請參與糾正。) 鼓樓前路東由北向南: (含鼓樓東大街部分店鋪) 玻璃廠(鼓樓東寶鈔胡同東) 日用雜貨店 清真小吃店 泰麟糧店 泰麟副食店(鼓樓東) 收廢品的(拐彎把角) 1.和成樓熟食店(肉鋪) 2.早點小吃店 (豆汁兒豆腐腦元宵) 3.紅京照相館(光麗照相館) 4.綠門小吃店(祥順德、望德樓清真餐館) 5.日用雜品商店 6.辛寺胡同 7.鼓樓食品機械商店 8.國營修鞋店(修鞋包拉鎖) 9.布店 10.首都照相館(藝影) 11.大德恒食品店(糖果糕點冷飲) 12.西藥房 13.怡樂也理發店 14.編籠屜 15.鐘表鋼筆修理店 16.方磚廠胡同 17.洗染店 18.焊洋鐵壺換鍋底 19.國藥店(地安門中藥店) 20.報刊雜志門市部 21.襪廠 22.吳肇祥茶葉店 23.大華玻璃店 24.帽兒胡同 25.聚盛和食品店 26.燕京書店 27.后門橋 (橋東雨兒胡同西口) 28.老橋滿小吃店 29.冷飲批發站 30.委托商行(益民信托) 31.天匯大院 32.衛生部幼兒園 33.新華書店(偽寶書局) 34.友誼時裝廠 35.圖章篆刻社 36.家具店 37.地安門副食商場 38.回民食堂(金合祥清真飯館) 39.棺材鋪(地安門東大街) 40.地安門中學(地安門東大街) 鼓樓前路西由北向南 1.馬凱餐廳 2.日雜商店 3.洪吉副食店 4.洪吉紙店(洪吉文化體育用品門市部、文革后叫紅旗紙店) 5.煙袋斜街 6.公合魁糕點鋪子 7.中國人民銀行 8.鼓樓商場(老九華布鋪、地安門商場) 9.地安門郵電局 10.一溜胡同 11.化工油漆店 12.大眾牛羊肉副食店 13.廢品收購站 14.大廟防化兵招待所(現在的火神廟) 15.工商銀行 16.合義齋飯館 17.合發長五金零售店 18.后門橋 19.古玩字畫店(古玩收購店) 20.鹿鳴苑餛飩店 21.服裝加工店 22.中山理發館 23.洗染店 24.白米斜街 25.廠橋醫院門診部 26.仁一堂國藥店。 27.烤肉季(狗不理包子鋪,峨眉酒家) 在此鳴謝提供信息的各位老街坊!如有誤請留言按順序號糾正,謝謝您的參與。 2019/05/25 鼓樓腳下生命的歡歌 公眾號內容簡介 北京人的生活回憶,校園生活回憶,現代人的生活狀態,同學情,朋友情,鄰里情、家人親情,各類生活趣事。長年征集老照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