彼岸瞭望 介紹井內外的真知灼見、熱點資訊,育兒理念,健康科普,為你打開一扇窗 4篇原創內容 公眾號 前不久,2021年諾貝爾獎揭曉。很多人在仰望科學星空的同時,也感嘆中國的科研什么時候能站到世界最前沿,能夠多出幾個諾貝爾獎獲得者! 不過有“八卦”心的人發現,中國諾貝爾獎獲得者雖然屈指可數,但是諾貝爾獎女婿卻出了不少。 埃里克·白茲格 2014年諾貝爾化學獎得主 安徽女婿、蚌埠一中女婿 2014年10月,諾貝爾化學獎得主揭曉,美國科學家埃里克·白茲格獲此殊榮,獎項是為了表彰他們在超分辨率熒光顯微技術領域取得的成就。而他的夫人吉娜,是安徽蚌埠人,畢業于蚌埠市第一中學。 △ 埃里克·白茲格和妻子吉娜 當年諾貝爾獎揭曉后,有網友拍到安徽蚌埠一中掛出“熱烈祝賀我校女婿埃里克·白茲格榮獲2014年諾貝爾化學獎”的標語。 托馬斯·祖德霍夫 2013年諾貝爾生理醫學獎、斯坦福大學教授 無錫女婿、中科大女婿 △ 托馬斯·祖德霍夫和陳路一家 斯坦福大學教授托馬斯·祖德霍夫榮獲2013年諾貝爾生理醫學獎,他妻子——畢業于中國科技大的89級校友陳路,一時也成了媒體眼中的明星。 不僅有媒體用“中科大女婿拿下諾貝爾醫學獎”這樣高調的筆觸做標題,更有記者深入江蘇無錫采訪陳路的求學經歷。托馬祖和陳路夫婦曾多次應邀到中國講學訪友。 拉爾斯·彼得·漢森 2013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 湖北女婿、應城女婿、臺灣女婿 △ 拉爾斯·彼得·漢森與他的家人 2013年度諾貝爾經濟學獎獲獎者之一的漢森是應城(湖北孝感下轄縣級市)籍辛亥元老蔣作賓的孫女婿。 漢森的岳父蔣碩杰先生是蔣作賓的第四子,26歲任北京大學教授,1954年受臺灣當局聘請,歷任臺灣“行政院”高級經濟顧問等職。 他還是首位獲得諾貝爾經濟學獎提名的華人。30年前岳父未竟的諾貝爾夢想,30年后終于被女婿圓夢。 在媒體報道中,漢森有湖北、應城、臺灣、華人女婿等多樣身份,孝感市人民政府臺灣事務辦公室官網仍掛著“應城女婿分享諾貝爾經濟學獎”的消息 布萊恩·科爾比卡 2012年諾貝爾化學獎得主 廣東女婿 △ 布萊恩·科爾比卡一家 布萊恩·科爾比卡是美國斯坦福大學醫學院分子和細胞生理學系主任。 他的妻子田東山是一名醫生,來自馬來西亞,祖籍廣東,1972年到美國明尼蘇達大學求學,遇到同學科爾比卡,兩人1978年結婚。 田東山多次陪同丈夫到中國清華大學,“布萊恩在清華有一個實驗室,我是他的翻譯。” 田東山介紹,“他最愛吃中國的刀削面,我教他做豉油雞,結果比我做得還好吃。” 克里斯托弗·皮薩里德斯 2010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 四川女婿 △ 克里斯托弗·皮薩里德斯與魏莉華 2011年1月,李稻葵爆料,克里斯托弗·皮薩里德斯已與成都女孩魏莉華訂婚。 魏莉華說,6歲之前她生活在成都,6歲以后隨父母遷居到香港,后來成為香港科技大學第一屆經濟學畢業生,隨后赴美求學,攻讀博士學位,學成之后在倫敦政治經濟學院任教,現已是教授。 2012年,媒體以“'四川女婿’諾貝爾獎得主來川演講”為題報道克里斯托弗·皮薩里德斯的中國之行。 他在演講中提到,“我以前愛喝紅酒,但現在覺得綠茶比紅酒更健康,吃飯時都喝茶,等消耗完脂肪再飲酒。” 美國僑報網曾刊載的《“中國女婿”獲諾獎?少一點阿Q精神》一文提到,不該去盲目關注諾獎得主身世背景,看是不是華人,或者是否跟中國沾親帶故,而應注重改善人才培養機制,思考如何推動科學大發展。 在網上,有不少或真或假的調侃,“沒能嫁給諾獎獲得者,拖母校后腿了”,“沒能嫁個好男人給母校爭光,內心十分惶恐與愧疚”等等。對于“諾獎女婿”你怎么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