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立 秋 | - Beginning of Autumn - 每年8月8日前后進入立秋,這是隸屬秋季的第一個節氣。從立秋到處暑,正是夏九九中,由"六九五十四,乘涼入佛寺"到"七九六十三,夜眠尋被單"的過渡階段。北方的炎熱天氣盛極而衰,人們常常能夠率先體驗到立秋前后天氣的差異,由潮熱到干爽的轉變。在南方,人們說:"小暑大暑不是暑,立秋處暑正當暑。"前半句略顯夸張,但后半句確是實情。"赫赫炎炎,烈烈暉暉"的日子遠未結束。在北方,秋老虎大多是圈養的。在南方,秋老虎卻是越來越難以馴服的野生動物。 但即使在南方,立秋前后人們也總能從細微之處捕捉到秋天將至的一點征兆,仿佛是秋天正式播出前的"帶妝彩排",小規模預演。 在很多人眼里,立秋有點像是一張“空頭支票”,名字挺涼快,但天氣依然很熱。古代的所謂“秋”與現代用氣溫衡量的“秋”有些不一樣,它只要暑熱盛極而衰,平均氣溫開始下降,就算是秋天來臨的標志。對于大多數地方而言,“立秋不立秋,還有一個月的好熱頭。”所以人們把立秋后的炎熱稱為“秋老虎”。 | 立秋·詩詞 | 立秋日登樂游園 [唐]白居易 獨行獨語曲江頭,回馬遲遲上樂游。 蕭颯涼風與衰鬢,誰教計會一時秋。 立秋 [唐]劉言史 茲晨戒流火,商飆早已驚。 云天收夏色,木葉動秋聲。 立秋二絕之一 [宋]范成大 三伏熏蒸四大愁,暑中方信此生浮。 歲華過半休惆悵,且對西風賀立秋。 立秋 [宋]劉翰 乳鴉啼散玉屏空,一枕新涼一扇風。 睡起秋色無覓處,滿階梧桐月明中。 立秋夕有懷夢得 唐·白居易 露簟荻竹清,風扇蒲葵輕。 一與故人別,再見新蟬鳴。 是夕涼飚起,閑境入幽情。 回燈見棲鶴,隔竹聞吹笙。 夜茶一兩杓,秋吟三數聲。 所思渺千里,云外長洲城。 秋夜雨 宋·吳潛 不嫌天上云遮月, 雨來正是雙絕。 雷公驅電母, 盡收卷、十分袢熱。 三更又報初秋了, 少待他、西風凄冽。 靈司話頭莫說, 且唱飲、劉郎一闋。 立秋日 唐·司空曙 律變新秋至,蕭條自此初。 花酣蓮報謝,葉在柳呈疏。 澹日非云映,清風似雨馀。 卷簾涼暗度,迎扇暑先除。 草靜多翻燕,波澄乍露魚。 今朝散騎省,作賦興何如。 立秋日聞蟬 [宋]楊萬里 老火薰人欲破頭,喚秋不到得人愁。 夜來一雨將秋至,今晚蟬聲始報秋。 立秋 宋·王镃 西風吹縐碧紗衣,金井梧桐昨夜飛。 自汲井花調藥罷,卻簪秋葉滿頭歸。 立秋 宋·方岳 秋日尋詩獨自行,藕花香冷水風情。 一涼轉覺詩難做,付與梧桐夜雨聲。 — THE END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