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開放以來,水產養殖業發展很快,黨中央,國務院出臺了一系列方針、政策,加快 農村水產品發展,解決了長期以來的“吃魚難”問題,增加了農民收入,使大批漁農通過發 展水產養殖走上了致富之路,但由于近年水產品供應充足,魚價格下降,飼料價格卻居高 不下,養殖成本提高,在一定程度上挫傷了漁農的積極性。如何根據農村養魚特點來解決 養魚餌料來源,以求降低養殖成本,提高經濟效益,走出一條適合農村養魚發展道路,增加 農民收入,豐富菜藍子工程,成為發展衣村養魚的首要問題。 1 農村養魚特點 1.1 養殖品種 主要以傳統品種為主,如四大家魚,羅非魚,鯉魚、鯪魚、鳊魴魚類等,這些魚類食性 雜,一般以天然餌料生物、草、有機腐屑為食,對鉺料營養要求不高,適應性強,苗種易得, 增產顯著。 1.2 養殖方式 一 般以多品種混養為主,它可以根據養殖品種的棲息習性和食性的不同,在一個池塘 放養多種魚類,是我國池塘養魚的一大特色,對充分利用養殖水體和合理利用池塘餌料資 源具有積極意義。 1.3 養殖規模 農村養魚大多是分散經營,規模較小,資金投入不足,技術力量薄弱,養魚設備條件簡 陋。 2 農村養魚餌料來源 養魚餌料分為天然餌料和人工餌料兩種,天然餌料是指水體中自然繁殖的餌料,人工 餌料是指經過人為加工的餌料。所以解決養魚餌料來源就是如何提高天然餌料生物繁殖 的速度,和增加投喂人工餌料人手。農村養魚餌料來源廣泛。 2.1 糞肥充足 包括人糞肥,畜禽糞肥等,農村大多數家庭養有家禽、家畜,把這些糞肥收集起來,對 魚塘進行合理施肥;一方面增加魚塘肥度,加速天然餌料生物生長繁殖,滿足多種魚類餌 料來源,另一方面禽畜糞本身就直接為多種雜食性魚類利用,所以糞肥是解決農村養魚餌 料來源最有效的最經濟的途徑。 2.2 草資源豐富 包括兩方面: 2.2.1 直接為草食性魚類食用的植物莖葉,如玉米葉、甘蔗葉、木薯葉、瓜果葉、蔬菜類和 多種水旱草等,都是草食性魚類良好的餌料,而被草食性魚類直接食用。 2.2.2 大草。大草養魚法是我國傳統養魚方法,養魚用大草指莖幼嫩、容易腐爛、沒有毒 性的豆科、菊科、麻類等植物,這些植物在農村資源是很豐富的,將這些大草直接堆放魚塘 漚肥水質,或用混合堆肥法養魚,也是一種經濟有效的方法。 2.3 農副產品較多 農產品加工后的副產品如麩糠類,粕類、豆腐頭、酒糟等較多,這些副產品都是雜食性 魚類良好的餌料,可以直接投喂或做成全價餌料投喂. 3 餌料來源與養魚模式 農村養魚模式應根據農村養魚特點和餌料來源特點,充分利用餌料資源,解決養魚餌 料來源問題,以求得降低養殖成本,提高經濟效益,增加養殖收入。 3.1 以施肥為主的養殖模式 通過利用農村充足的肥料資源養魚的方法。這里的肥包括各種糞肥、大草、混合堆 肥、生活污水,無機肥等,這些肥料在農村資源最豐富,來源最廣,數量最充足,是農村發展 養魚最有效的最經濟的方法。因為這些肥料施用后,一方面增加了水質肥度,加速天然餌 料生物生長繁殖,特別是浮游生物的生長繁殖,是多種魚類 良好餌料;同時有機肥的有機 腐屑又是多種雜食性魚類的良好飼料而直接被魚類食用。所以這種模式最適合農村發展 養殖,根據各地具體情況不同可以采取多種養殖模式: 3.1.1 鰱鳙魚為主養魚,適當搭配雜食性魚類,同時根據草資源供給適當搭配草食性魚 類,這種模式充分發揮肥料使用效果,充分發揮池塘生產潛力,而且肥料易得,魚種成本較 低,生產周期較短,資金周轉快,技術水平要求不高,是一種最適合農村養魚的模式。 3.1.2 以鯪鳙魚為主養魚,能充分發揮鯪魚群體產量作用,適當搭配草魚和雜食性魚類, 可以施肥為主、適量投餌的方法喂養,成本較低。 3.1.3 以羅非魚為主養魚,在生活污水較豐富的城郊或村邊塘,這些魚塘有機質豐富,池 塘肥濃,這樣能充分發揮羅非魚雜食性作用、耐肥水能力和適于高密度的群體產量作用, 達到高產的目的。同時搭配鰱鳙魚和其它雜食性魚類。 3.2 以投喂草料為主的模式 在草資源豐盛的地區,可以采取這種模式。以投喂草料為主的魚塘應以草魚為主養 魚,為了充分利用魚塘條件和餌料資源,搭配鰱鳙魚和雜食性魚類,可以降低養殖成本,增 加收入;同時根據魚塘水肥度,適當施肥,加速鰱鳙魚和雜食性魚類的生長。此模式的問 題是草魚易發病,死亡率高,產量不穩定,需加強防病管理,技術水平相對要求較高。這種 模式在天然草料不足時還可以利用塘埂或坡地種植一些高產牧草,如象草、黑麥草等 3.3 以投喂副產為主的模式 以投喂農副產品為主的魚塘應以養殖雜食性魚類,如羅非魚、鯪魚、鯉魚、鯽魚、淡水 白鯧魚等,同時根據具體情況搭配鰱鳙魚和草魚。 3.4 以衣、牧、漁綜合經營模式 養魚的生產活動不是孤立的,餌料來源于農業,肥料主要來源禽畜養殖業。實行農、 牧、漁綜合經營,自給自足解決養魚餌料、肥料問題,充分利用廢棄物,建立良性循環的綜 合生產結構,使飼料源得以不斷增加。生產實踐證明,通過綜合經營,能生產更多更好的 產品,對豐富菜藍子工程,滿足社會不斷增長的物質生活需要有著重要意義。 綜合經營模式多種多樣,常見有以下幾種: 3.4.1 漁一禽結合模式 有魚、鴨;魚、鵝;魚、雞 3個模式,以魚,鴨結合模式比較完善, 魚、鴨混養就是在魚池水面養鴨,鴨群的鴨糞、喂料潑濺、殘剩飼料不斷向養魚提供飼料基 礎,同時通過鴨群在水面活動,有利于水體物質循環;另一方面養魚池水為養鴨提供一個 清潔的環境條件,減少病害,提高鴨的生長率、飼料效率,增強鴨群活力與羽毛和皮膚的清 潔度,所以魚鴨混養對魚、鴨都是有利的。根據有關資料表明,每養成一只肉鴨,魚池中就能長出 0.5__0.75千克鮮魚,如每畝 水面配養 130只鴨:年養 4批,每畝魚池就能生產 260-390千克鮮魚。鴨子搭配數量,應 根據水質指標衡量,鴨子少了養魚餌肥基礎低,太多,水質容易敗壞,一般每畝水面搭配 80_一150只較適宜。魚、鴨結合經營應以養殖肥水魚為主,放養魚類品種主要有鰱鳙魚、羅非魚、鯪魚、鯉 魚、鯽魚等。 3.4.2 漁一畜結合模式 有魚、豬;魚、牛;魚、羊;魚、兔等模式,以魚、豬綜合經營模式最 有代表性。豬的排泄物豬糞尿和殘剩飼料,含有豐富的有機質及氮、磷、鉀等,是有多種營 養元素的完全肥料,為養魚提供豐富的餌肥基礎,據有關資料表明,養一頭豬的排泄物可 養出鮮魚 40-_5O千克,按每畝池塘生產 400---500千克鮮魚計 ,只需搭配養 10頭肉豬就足 夠。魚、豬綜合經營應以養殖鰱、鳙魚、羅非魚為主,搭配鯉魚、鯽魚、草魚、鯪魚等。 3.4.3 魚一農結合模式 包括基塘漁業,魚、草輪作,魚、飼料綜合等類型,獸用氯前烯醇 (Cloprpsteno1)子宮頸內注射誘導母牛發情排卵,可以充分發揮現有技術設備的作用,節約 冷源,并能充分掌握母牛適時輸精時間,便于組織生產,提高情期受胎率和繁殖率,進而提 高養牛經濟效益,確適于在生產中應用。(上接第49頁)以基塘漁業類型占據著池塘養魚中最重要的地位。基塘漁業是指池塘內 養魚,塘基種植飼料、綠肥或經濟作物,為魚提供飼料基礎,而種植作物所需肥料來自池塘 淤泥,把基面利用與水體利用結合起來?;翝O業根據種植作物不同有草基魚塘、蔗基魚 塘、?;~塘、花基魚塘等多種模式,其中草基魚塘是效益較高的基塘漁業類型。草基魚 塘是指利用種植青飼料或綠肥,青飼料主要有黑麥草、象草、苦莢菜、青菜等,用于養殖草 食性魚類為主;綠肥則通過其肥分培育肥水用于養殖肥水魚和雜食性魚類。所以草基塘 應以放養草食魚類為主,搭配肥水魚和雜食性魚類。 3.4.4 魚一農一牧結合模式 漁一農一牧結合經營就是把塘坭或禽畜糞尿種植農作物, 將農產品飼養禽畜或養魚,禽畜糞便養魚的生產過程,是把養魚、農作物種植、禽畜飼養各 自所需的飼料、肥料,由外購轉為自己生產,它是綜合經營的最佳組合,它能使各自的廢棄 物都得到更有效地利用,所以更能降低成本,增加收入,它不僅能提高經濟效益,而且能通 過對廢棄物的充分利用,減少對環境污染,具有良好的社會和生態效益。漁一農一牧結合模式有代表性的有豬一魚一草模式:這種模式以肥水魚和草魚為主, 搭配雜食性魚類??傊r村池塘養魚應根據其養魚特點和餌料來源情況,力求解決自身飼料,減少開 支,解決資金不足;達到低投入,高產出的目的,找出一條適合 自己的養殖模式,對于發展 農村經濟,調整產業結構,增加農民收入有著重要意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