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香港資深演員鄺佐輝的家人向媒體公布,說鄺佐輝于12月20日傍晚病逝,享年59歲。而導致他死亡的,是因為大腸癌復發所致。 2011年,姚貝娜因乳腺癌入院,經歷了化療、手術的治療后,癌癥已經痊愈。但是在短短的三年后就開始復發,并且癌細胞已經轉移,最后還是沒能抵抗住癌癥的侵襲,最后于2015年1月16日下午病逝,年僅33歲。 通過鄺佐輝和姚貝娜的經歷,也正好印證了“超過80%的腫瘤患者死于癌癥復發轉移”的說法,復發和轉移是癌癥的特性之一。 或許是因為癌癥的種類不同,有些人一兩年內就會復發,而有些人甚至幾十年都不會復發。為什么手術和放化療都做了,癌癥還會轉移呢? 癌癥病人在進行手術,放化療等治療后,癌癥的主要病灶得到了有效的治療,但是并不代表所有癌細胞都被殺手,仍然少量的癌細胞存活下來。這些癌細胞可能存活在原病灶部位,也可能轉移到其它地方,例如淋巴或者血液里。 這些癌細胞非常小,小到難以被CT、超聲等醫療設備檢測到,隨著時間的推移,等到腫瘤細胞再次生長,這就是癌癥的復發。 如果這些癌癥細胞不是存活在原來的病灶部位,而是存活在身體的其它地方,當癌細胞重新生長,就屬于復發轉移。比如癌癥患者首次患病的部位是腸道,那么在癌癥復發是可能是肝臟,也可能是胃部,腫瘤復發轉移的情況,在臨床中非常常見,尤其在這5種癌癥患者中,更容易發生。 1.小細胞肺癌它是肺部癌癥中生長速度最快、惡性程度較高的,而且特別容易發生轉移。很多患者在早期發現就容易發生轉移。 2.三陰乳腺癌姚貝娜所患的就是這種癌癥,三陰乳腺癌的最大特點就是特別容易通過血液或淋巴轉移到身體的其他組織。所以復發和轉移的幾率非常大,被稱為“最難治的乳腺癌”。 3.惡性淋巴瘤淋巴瘤非常復雜,而且因為淋巴細胞遍布全身,所以完全治療的難度很大,發生轉移和復發的幾率就非常大。 4.胰腺癌胰腺癌癥也是非常兇險的,它很難早期診斷,很多患者診斷出胰腺癌基本上就已經到了晚期。即便做了手術,生存期依舊很短,術后平均生存時間也僅僅在18個月左右。 5.分期較晚的腸胃腫瘤胃腸腫瘤早期時,患者沒有明顯的癥狀,極易疏忽或者誤診,但是這種癌癥的惡性程度又非常高,所以很多患者在首次診斷的時候就已經發生了轉移。 雖然這五種癌癥特別容易轉移,治療的難度相對較大,但這并不代表無藥可治。這類癌癥患者在進行了綜合的手術和放化療治療之后,一定要定時定期復查,及時關注身體的狀況。 身體出現了哪些癥狀,就說明癌癥可能轉移,需要特別引起患者的注意呢?癌癥轉移到不同的部位,產生的反應和癥狀也是有所不同的。據了解,臨床上腫瘤轉移時,以下四類癥狀比較常見:如果轉移到了淋巴,可能轉移的區域能夠明顯的摸到腫大、質硬、活動度較差的淋巴結;如果轉移到肝臟,患者可能會感覺肝臟部位有脹痛感,并且肝區可能會有壓痛感。如果轉移到胃腸道,患者可能會出現食欲下降、惡心、嘔吐、脹飽不適感等消化道癥狀。如果轉移到腦部,患者就容易出現頭痛、惡心、嘔吐,有的患者還會出現精神狀態不佳、反應遲鈍等癥狀,甚至還有患者可能出現癲癇發作、偏癱、失語等癥狀。 如何預防癌細胞轉移:癌癥復發、轉移雖然很常見,但也不是不能避免,患者在進行綜合治療之后,要做好以下幾個方面,避免癌癥轉移。 1.一定要定期到醫院進行復查,這個是非常重要的,一定不要以為做過手術就是痊愈了,就忽略復查,科學的檢查可以幫助癌癥患者更清楚自己的身體狀況。對癥下藥,幫助患者保持身體的狀態。2.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良好的生活習慣包括很多方面,主要是飲食習慣和行為方式。飲食方面要注意營養搭配,健康飲食,避免食用容易致癌的食品。例如燒烤、腌制食品、油炸食品等。生活方面,要保證充足的睡眠,不熬夜、不抽煙、不酗酒、早睡早起。3.養成持續的運動習慣,根據自身的身體狀況和個人喜好,癌癥患者可以選擇快走、慢跑、有氧操、太極、瑜伽等多形式的運動,每天保持30~50分鐘。提升身體免疫力和身體機能,讓身體可以抵制住癌細胞的侵害。4.一定要有樂觀健康的心態,多與人交流,多了解癌癥治療成功的案例以及醫學最新的研發成果。可以參加一些抗癌組織,讓自己時刻保持堅定的信心。相信科學、相信醫生、相信自己。中醫常說,邪不勝正,癌細胞就是我們體內的邪氣,那作為癌癥患者,身體偏弱,邪氣就容易占上風,就會造成癌癥復發,但這個也沒那么可怕,只要我們把身體狀態調整好,體內的正氣充足,自然可以戰勝邪氣,抑制癌癥的發展和復發,讓癌癥患者可以康復或帶癌生存,享受美好的生活。 關注【生命簡報】每天獲取健康小知識! 原創作者丨AppleInc_mac本文聲明丨本文部分圖片來自網絡,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與我們聯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