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創建40年,從一個不起眼的小漁村,歷經滄桑和時代的風霜考驗,才發展成為今天俊俏的模樣。 四十惑也好,不惑也罷,也才四十而已。 從歷史的長河來看,不僅是深圳,還是我們的人生都還需要不斷地乘風破浪,保持空杯心態,敢于走出自己的舒適區,勇于挑戰自己,才能重遇未知的自己。 身為一名普通的師范生,從08年大學畢業后,我的青春就在深圳這里開始啟航,轉眼到2020年,我在深圳的教育行業里,不知不覺摸爬滾打了12年。 從一名普通的代課老師,再到考上正式編制的教師;從羅湖區的翠園中學代課,再到福田區的深圳市高級中學,在全市的200多人社會招考中,分別以筆試、面試第一名的成績考入了寶安區正式編制,在寶安中學任教了七年,或許是潛意識里命運的召喚,今年這一站又回到了最初的原點,來到了龍華,立足于深圳市未來中學,開始了再出發。 12年以來的風風雨雨和各種折騰,無論是主動求變,還是被動被折騰,冥冥之中,我感受到了自己人生不斷地在重新歸零,身心有被各種折騰,同時接受了命運的磨礪和成長,這也才有了今天最真實的感悟。 很多選擇并沒有對或錯,選擇的方向大于努力。 從舒適區跳出來的那一刻,真的需要勇氣。 你要面臨著原有生活的一切被打破,體驗著所有的變動和波動,身心都在接受挑戰和考驗。人要改變,往往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不僅外人不理解你,有時候就連自己也會質疑自己,為什么呢?真的有必要嗎?現狀不好嗎?但當你選擇了做出改變,跳出了熟悉的舒適圈,踏上了新征程的那一刻起,你會突然發現世界真的很大,人與人之間的差別也很大。 我們常年把自己困在一個盒子里,容易帶著根深蒂固的偏執和認知來看待這個世界,用自己狹小的視角來評斷周圍的人,有時候也會用陳舊的眼光來看待自己。 但當你心生勇氣打破原有的舒適和熟悉感時,你會發現你真實地活在這個世界里。 活著,感覺特別美好。 真實的活著,感覺很棒。 一切都是新的,新人、新事物、新環境、新創造,新的征程,新的細胞被喚醒了,新的夢想被點燃了,一切皆有可能。 時有困惑時,跳脫舊有的模式才會有開悟,也才會有茅塞頓開之體驗,頓覺豁然開朗;在樊登的一次讀書會上才讀到莊子的智慧,莊子始終告訴我們要學會和不確定性共舞。你根本不需要讓自己安穩地站在地上,你都能夠覺得自己是安穩的。這種感覺就是和不確定性共舞。 原來不確定,才是人生本來的常態; 苦難,才也是人生最真實的考驗。 我們一直在不斷地追求穩定性、安全感,在匆忙奔跑中卻忘了人生恰恰就是要學會和不確定共舞。 那就意味著要有勇于歸零的勇氣,要有刻在骨子里自信的底氣,更要有和往事干杯、握手言和的大氣,還要有重新展望未來、再次出發的霸氣。 能保持彈性,就是在和不確定性共舞,這也是內心力量增強的一種表現。人過三十,生活可咸可甜,可濃可淡,可富足也可清貧,既住得了洋房,也睡得了地鋪;既坐得了寶馬,也坐得了自行車和公交車;既能上廳堂,也能下廚房,更能上課堂;既背得了名牌包包,也能怡然自得地提環保或塑料袋上班;工作上,既能在名校里教書育人,也能舍棄名校的各種光環,在新校里貢獻自己的力量,重新抒寫教育情懷和人生新篇章; 保持自身的彈性,人生不設限。彈性,會讓你越來越有韌性,內心也會越來越強大。 在得意時能淡然,在失意時能坦然,在舒適時能折騰,在折騰時能微笑面對;保持空杯心態,才能源源不斷地給自己重新注入活水、新鮮空氣和養分;也只有保持這樣有彈性的自己,才能勇于面對人生中唯一不變的變化。 在開學這幾日的忙碌奔波和自我折騰中我也才逐漸開悟:無論你是一種什么樣的狀態,人生其實就是一個不斷歸零重啟的過程,要努力保持自己的彈性,努力讓這個彈性的空間再大一點,既容得下委屈,也撐得起夢想的壓力;既享受得了完美的時刻,也能接納不完美的自己,接納生活原本最真實的存在,接納并允許自己生而為人的平凡。 保持良好的心態,才能面對最真實的自己,迎接未知的自己,迎接不斷向前進的未來。 “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 再難,只要在路上,一旦出發,一切都不是問題。 羅曼羅蘭曾說過:“世界上只有一種英雄主義,那就是認清了生活的真相之后依然熱愛生活。”世界上也只有一種英雄,那就是做自己的英雄。柏拉圖曾說過:“征服自己需要更大的勇氣,其勝利也是所有勝利中最光榮的勝利。"挑戰自己,超越自己,保持自己的彈性,保持卓越的精神品質,才能不辜負他人,也不辜負自己。 稻盛和夫曾說過,人活著的意義和價值就是提高身心修養,磨煉靈魂,使之得以更加純粹和通透。當離開的時候,帶著比初到人世時更高貴的靈魂離開,除此以外人生再無其它目的。所以,人要保持自身的彈性,不屈不饒地活著,修煉心性、涵養自己的內心,學會與不確定性共舞。 昨天已去,未來還未來,唯一能把握的就是今天。 對未來最大的慷慨,就是把一切獻給現在;對未來最負責任的態度就是把握當下的力量,活在此時此刻。 你,就是你自己的光源。 你,也才是你自己的答案。 |
|
來自: 新用戶9651cwv2 > 《待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