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拂一(公元1901年11月13日—2010年9月7日),名承陽,字復一,拂一乃筆名,后以筆名行用,今云南省普洱市寧洱縣人,原藉廣西壯族自治區桂林市。我國現代傣學奠基人、開拓者之一,傣學泰斗、傣學研究第一人,普洱茶發現者、推廣者、茶界泰斗。被稱為“唯一活過茶壽的茶人”。民國十二年(1923年),李拂一進入云南西雙版納,1949年下半年,移居泰國,1950年,移居香港。李拂一是傣學研究(尤其是泐史研究)的著名學者,無論是在祖國大陸,還是在臺灣省,李拂一都把畢生的精力獻給了傣學研究事業。 李拂一祖籍廣西,其父于清光緒二十四年(1898年)來到云南,清光緒二十七年(1901年)十一月十三日,李拂一出生于云南普洱縣(今寧洱縣)。李拂一本名李承陽,字復一,拂一為其筆名。后來,因筆名用得多,便以筆名行世,各種登記表上也用筆名,真名反倒被人們忘記了。 李拂一年少時命運多舛,9歲時父親病故,11歲時母親去世。李拂一只有領著兩弟一妹靠父親留下的二百兩銀子艱難度日。在普洱(今寧洱縣)讀中學時,父親的同僚為李拂一謀了個電報生的位子,半工半讀,于民國七年(1918年)六月在普洱中學畢業。后來雖然在廣東讀過大學,擔任南京《新亞細亞》雜志社的編輯,但李拂一并不愿意對外宣傳,而更愿意以自學成才的形象出現。難怪姚荷生(今江蘇省鎮江市人)在《水擺夷風土記》中稱李拂一“少年時并沒有受過良好的教育,也沒有得到什么遺產,完全憑自己優秀的頭腦,不斷地學習和勤勤懇懇地工作”,“成了邊地進步的象征,佛海的意見領袖”。 民國十年(1921年),李拂一與西雙版納最高行政長官──普思沿邊行政總局局長柯樹勛(今廣西柳州市柳江區人)之長女柯韻桐在思茅(今云南省普洱市思茅區)結婚。民國十二年(1923年),李拂一辭去思茅電報局工作到車里(今云南省西雙版納州景洪市)發展。民國十四年(1925年),擔任富滇銀行車里分行經理。即民國十六年(1927年),云南省建設廳廳長張邦翰(今云南省昭通市鎮雄縣人)把李拂一調到云南昆明,擔任國民黨黨務工作,這使李拂一與云南的民國政府上層建立了一些聯系。隨后,李拂一在云南省建設廳、教育廳、西雙版納各縣當一些教育科長、局長、合作社經理、政府秘書之類的小官。后李佛一因擔任佛海縣(今云南省西雙版納州勐海縣勐遮鎮)教育科長、佛海簡易師范學校校長,便把家遷到了佛海縣。這段時間,李拂一先后著譯了《車里》、《泐史》(傣族史)、《暹程記略》及《車里宣慰世系考訂稿》(傣王宮廷史)、《滇邊失地孟艮土司之考察》等著作。 民國十九年(1930年),在佛海開起了自己的茶莊——“復興茶莊”。民國二十九年(1940年)一月在云南中國茶葉公司佛海服務社供職。民國三十四年(1945年)后,李拂一當選云南省參議員、“國大”代表、車里縣縣長。此時李拂一辭去云南中國茶葉公司佛海服務社職務,離開了佛海。由于有人控告李拂一與青年黨聯系密切,試圖走當年岳父的道路,在泰國、緬甸、西雙版納的傣族地區搞獨立王國,李拂一被迫辭去了車里縣長職務。辭職后,李拂一辦理了華僑證,以華僑身份在云南昆明經商。 1949年,李拂一與云南省建設廳林業改進所主任何宏德(籍貫不詳)一起赴臺灣學習樟腦制造提煉技術,其身份是佛海紳士。走時,李拂一多年抄錄的邊疆文獻、社會調查、氣象記錄以及茶莊的卷冊、賬本、日記等都留在了勐海,由于社會的變遷,全部損失,殊為可惜。1950年2月,李拂一被李彌(今云南省德宏州盈江縣人)請去“金三角”,躋身于軍事、政治的決策層,其日記、著作等成了那個時代的重要文獻。國民黨從“金三角”撤軍后,李拂一隨撤軍頤居于臺灣。 進入二十世紀90年代以后,李拂一已是90歲高齡的人,因思念西雙版納,曾于1991年11月和1993年3月兩度回西雙版納探親、考察。1996年,李拂一在手頭拮據的情況下,通過自己的侄子侯祖榮捐資20萬元人民幣,用于設立“西雙版納州政府李拂一民族教育特別獎”。 2010年,李拂一在臺灣病逝,享年109歲。李拂一帶著超過一個世紀的記憶走了,李拂一做的普洱茶也沒有樣品留下,但李拂一對普洱茶、對邊地民族文化研究的貢獻,卻會永遠被人們銘記。 李拂一先后著有《南荒內外》、《車里》、《十二版納紀年》、《鎮越新縣志》、《暹程記略》及《車里宣慰世系考訂稿》(傣王宮廷史)、《滇邊失地孟艮土司之考察》、《雞卦圖譜》、《復廬存牘》等著作,譯著有《泐史》(傣族史)。 延伸閱讀:茶壽、西雙版納 茶壽:108歲的一種說法。之所以是一百零八歲的雅稱,因“茶”字的草字頭即雙“十”,相加即“二十”,中間的“人”分開即為“八”;底部的“木”即“十”和“八”。中底部連在一起構成“八十八”,再加上字頭的“二十”,一共是“一百零八”,故名。自古以來,老人長壽都有雅稱。具體地說:60歲稱為花甲之年、耳順之年、還鄉之年;70歲稱為古稀之年、懸車之年,杖國之年;80、90歲稱為朝杖之年、耄耋之年;壽得三位數100歲的稱為期頤之年。人們為長壽老人祝壽,還有喜、米、白、茶壽之說:喜壽指77歲,草書喜字看似七十七。米壽指88歲,因米字看似八十八。白壽指99歲,百字少一橫為白字。 西雙版納:“西雙”傣語為十二的意思,“版納”是一千畝之意,即一個版納系一個征收賦役的單位。西雙版納即為十二個版納:版納景洪(今云南省西雙版納州景洪市)、版納勐養(今云南省西雙版納州景洪市勐養鎮)、版納勐龍(今云南省西雙版納州景洪市勐龍鎮)、版納勐旺(今云南省西雙版納州景洪市勐旺鄉)、版納勐海(今云南省西雙版納州勐海縣)、版納勐混(今云南省西雙版納州勐海縣勐混鎮)、版納勐阿(今云南省西雙版納州勐海縣勐阿鎮)、版納勐遮(今云南省西雙版納州勐海縣勐遮鎮)、版納西定(今云南省西雙版納州勐海縣西定鄉)、版納勐臘(今云南省西雙版納州勐臘縣)、版納勐捧(今云南省西雙版納州勐臘縣勐捧鎮)、版納易武(今云南省西雙版納州勐臘縣易武鎮)。 李拂一像 1990年,李拂一來云南昆明與家人合影 左起:沈家誠(籍貫不詳)、李拂一、蘇令德(今云南省昆明市人)、李先庚(籍貫不詳)(于蘇令德宅) 1990年李拂一先生參觀云南省圖書館,為其著作題字 吳德亮(今臺灣省花蓮縣花蓮市人)于2007年采訪當時108歲的李拂一 《柯樹勛·李拂一傳》——侯祖榮(李拂一侄兒)著,云南科技出版社出版 《車里》——李拂一著 《十二版納紀年》——李拂一編著 李拂一簽名《十二版納紀年》 《泐史》——李拂一譯著,徐喜瑞(今云南省大理州洱源縣人)題 ![]() 《中華大國學經典文庫:泐史(傣族史書)白古通記(白族史書)玄峰年運志》——《泐史》李拂一譯著 ![]() 《車里宣慰世系考訂》——李拂一著 ![]() 《西藏與車里之茶葉貿易》——李拂一著[《新亞細亞》民國二十年(1931年)第2卷第6期] ![]() 民國二十八年(1939年)三月十五日,《教育與科學》第五期刊載李拂一《佛海茶葉狀況》 ![]() 位于云南西雙版納州勐海縣新茶路1號——勐海茶廠(其前身“佛海實驗茶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