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國成立之初,全國上下百廢待興。在推進全國的工作時,毛澤東主席在東北參加了一場宴會,然而,這場宴會卻讓他大怒不已,以至于宴會過后,有四十二人因此被處以死刑。是什么樣的宴會可以讓一個國家的主席如此憤怒?而又是什么原因讓數十位國之重將不僅落馬,還為此殞命呢? 行刑現場 在這場東北宴會結束后不久,毛主席在視察工作結束后向全國官員發出了“禮義廉恥,國之四維,四維不張,國之不國”的警戒,原來,這場東北宴席引出了新中國成立的第一場關于官員腐敗的大案。在力求經濟發展的建國之初,內貪污腐敗的大老虎是毛主席首要打擊的對象,這些懲治活動還得從毛主席在哈爾濱的一次視察說起。 1950年2月27日,剛從蘇聯訪問回國的毛主席,乘此機會在哈爾濱進行了一次視察,離開時毛主席給當時的官員留下了“不要沾染官僚主義做法”“不要鋪張浪費”這兩句話。為什么毛主席當時會留下這樣的兩句話?其實,建國初期的中國算是個爛攤子,很多地方還是半封建半殖民的社會。自1840年起,中國歷經100余年的戰亂,人民四下流離、滿目蒼夷、經濟崩盤、連填飽肚子都成問題,更罔論發展。如今終于和平,放眼望去,一片狼藉,百廢待興。 毛主席 據這次哈爾濱視察后不久,毛主席再次來到東北,而東北的地方官員為毛主席籌備了一場極為盛大的歡迎宴會,菜品昂貴、排場極足,毛主席見到這一幕之后,按捺不住心中的怒火,當場便不加克制,大發雷霆,以表憤怒。在宴會結束之后,毛主席靜思良久,深刻意識到治理官員腐敗問題迫在眉睫。 毛主席 “查!必須嚴查到底”,在毛主席和共產黨其他高層領導的研究下,中共中央頒布了在全國開展整風運動的重要指示,這份文件提到要求各級黨組織結合總結工作,開展自我審視、自我反省,要求黨組織內的領導干部作為人民群眾的帶頭人必先以身作則,自正其身,糾正錯誤。 整風運動如火如荼地展開,雖然就只持續了八個月,但其效果顯著異常,且對后世影響深遠。這次整治運動的重點,就是整頓黨內領導干部的作風問題,減少黨內的命令主義作風等等,不僅對當時黨的基層組織進行了一次有計劃、有組織的整頓,同時也剔除了黨基層那些思想成分以及作風不純的成員共32.8萬人。 這32.8萬人中有將近三分之二都是貪污腐敗分子,整風運動的同時,“五反”“三反”和整黨運動也同時展開。三反跟五反都是針對貪污腐敗分子而推出的一系列行動,即反貪污、反浪費、反官僚、反對行賄、反對盜竊國家財產、反對偷稅漏稅、反對偷工減料以及反對盜竊國家經濟情報。 毛主席辦公 整風運動掀起了許多全國性的大案,因為貪污而被執行死刑的官員就有四十二個人,而我黨對于這些貪污腐敗的涉案人員都是從重處理、絕不留情,這些大老虎在群眾的見證下接受了他們應有的審判。這些大老虎中,有兩人首當其沖。 劉青山是河北安國人,他在1931年6月入黨,在之前的抗日戰爭以及解放戰爭中做出了不少貢獻。而張子善也是河北人,他是學生出身,1933年入黨,是劉青山身邊的左膀右臂。建國前,他們不畏犧牲,勇于抗敵,是開國功勛,所以在建國之后理所應當地上位。他們是真正意義上的地位高、影響大,他們的行為影響的,是整個省份的百姓。 但是這兩個曾經的開國功勛在戰后的和平環境中卻經不起資產階級的腐朽思想和生活方式的侵蝕,非但沒有踏實盡到作為黨干部的責任,而且逐漸墮落,最后成為了人民的罪人。 劉青山 1951年12月2日,劉青山回到天津之后,隨即就被控制。當聽到自己要被執行審查時,不知是出于心中有愧,還是日常囂張拔拓習慣了,還大吼道:“出什么事了,那么大不了,還能開除老子的黨籍?”在關押審查期間,張子善卻覺得事出嚴重,他膽怯害怕,吃不下也睡不著;但劉青山則是大吃大喝,絲毫沒有認識到自己的錯誤,時常吃飽喝足倒頭就睡。 1950年到1951年,在這短短一年時間里,劉青山、張子善二人在治理潮白河、海河、永定河、大清河等工程中,擅自利用公款,把人民的利益拋于腦后,自私自利,甚至把地方糧、民工的工資、救災糧等等都收入囊中,簡直是喪盡天良。據統計,他們前前后后利用公職而收的款居然已經達到了一百七十一億六千二百七十二萬元。 張子善 一百七十一億六千二百七十二萬元是什么概念?按當時的市場物價,這可以購置將近一億斤的大米,而一億斤的大米能夠將數百萬的百姓從饑餓中拯救出來,在我國還一窮二白的時候,劉青山等人就謀此巨富,可見其對民眾的剝削是何等酷烈。真是地獄空蕩蕩,魔鬼在人間。 新中國成立之初,法律法規制度還沒建立和完善起來,對于劉青山和張子善的特殊情況,當時的國內并沒有對應的法律法規可以參考。辦案組面對著一個難題,劉青山和張子善舊時的戰友們紛紛出來求情。所以在他們征求天津專區內所有黨員的意見時,有六成的黨員贊成重刑,而四成的黨員卻認為他們畢竟是開國的功勛,應該要從輕處理。 直接負責此案件的辦案組組長是孫光瑞,他對于大家的求情作出了回應,“辦案組整體傾向于將他們二人判以死刑,但畢竟是人命,為了慎重,我們在上報給毛澤東主席時,加上了'或緩期二年執行’,但毛主席在慎重考慮后,決定親自判處他們死刑,且任何人不許求情。” 劉青山公審 毛主席說:“兩個貪污腐敗的大臣重要還是整個中國重要,正是因為他們地位很高、影響很大,那就更應該做好自己,更應該為人民負責,能力越大,責任越大的道理應該是每個黨員應該明白的事情,所以非殺不可,揮淚斬馬謖,這是萬不得已的事情。我們要對整個中國的百姓負責。” 1952年2月9日,孫光瑞來到看守所,跟他們兩個說清楚了審判的結果,想問清楚他們還有什么想說的,劉青山說:“沒有異議,把我槍決吧,至少可以更多干部可以以此為戒。”但張子善卻不甘地問了句:“還能夠上訴嗎?”孫光瑞提醒他們:“明天就要對你們的案件進行審判了,至少作為一名共產黨員,我希望你們能表現得好一點,不要再給共產黨丟臉。” 兩人留下的遺言,劉青山是“事情發展到這步田地,后悔也沒用了,希望我能給后人做個典型,不要再犯此錯誤了”,張子善是“事到如此,只能接受這個結果了,我感到萬分傷痛。”孫光瑞說:“劉、張貪污案從揭發到判決,前后只用了兩個月零二十天。” 張子善公審 在建國之初,查腐腐敗行動就已經在我國開展起來了,毛主席時刻憂慮著官員腐敗的問題,我黨多次開展糾正這些官員作風的運動,就其目的而言,歸根到底都是為了增強黨的凝聚力和戰斗力,針對官員貪污腐敗的問題,毛主席提出了三點: 第一,要加強思想教育,學會批評和自我批評,強調自我監督和黨的外部監督,“知而不言,言而不盡”“懲前毖后,治病救人”即當時的“團結—批評—團結”策略,堅決抵制政治垃圾對我們黨的思想和肌體的侵蝕;第二,要增強凝聚力,就要充分利用好榜樣的力量,要以那些一心為公,無私忘我的人為榜樣;第三,必須能以身作則,言傳身教,保持上行下效。 毛主席辦公 經過整風運動,黨員干部的總體思想和國家的政策水平有了顯著提高,下級黨員的思想政治覺悟也有所提高,如果官員犯錯嚴重,則會受到嚴肅處理,一時間,黨內的不正之風的得到了極大遏制,這些舉措增強了黨的戰斗力,密切了黨和人民群眾的聯系,使黨能更好地發揮領導和戰斗作用。 那一次東北地方官員舉辦的宴會,對于未來的影響是非常巨大的,這場宴會讓毛主席看出我國官員中普遍存在的問題,也可見其卓越的政治能力,以及時刻不忘治國的領袖氣度。 熟讀歷史的毛澤東主席深深地明白,中國歷代王朝的毀滅,官僚主義都是最主要的原因,官員腐敗的問題也是中國落后的重要原因之一。如果中國想要站起來,就必須要根除官僚主義。因此,毛澤東對腐敗十分憎惡,他在心中立下誓言,自己不做李自成,也絕對不允許下屬學劉宗敏。一旦發現腐敗分子,無論是何人都將毫不客氣、嚴加懲罰,絕不寬恕,沒有商量的余地。 毛主席辦公 貪污腐敗,它就像病毒一樣侵蝕著老百姓的身體,也似乎成為了一種“不治之癥”侵蝕著社會肌體。毛澤東始終把依靠群眾、發揚民主作為反腐敗的原動力。建國后第一次真正意義上的反腐反貪行動便是此次案件,它影響深遠綿長。后有老百姓評價,用這兩個人生命換來了中國官場至少20年的廉政,太值得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