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冰睿說(百家號)
昨天晚上,幾個在西寧的同學,一起招待了從內陸回來的同學。38年的同學情,在歡聲笑語中依然還是那么純真。 所有人都在回憶在校的時光,仍然讓大家的心頭蕩漾著質樸的情愫。 步入中年的我們,相互注視著已經老去的臉龐。 雖然歲月在我們的臉上刻下了道道傷痕,但相互鼓勵和支持的話語不絕于耳。 溫暖、友善、精誠、團結是同學們一貫所遵循的守則,也支撐著這份同學情走過了38載。 與同學的交談,感悟深,啟發(fā)多。 不可否認,中年,是一個心事繁重的年紀。 生活讓每個人都經歷了不同尋常的磨難,人人都跨過許多的溝溝坎坎。 忍辱負重是中年人的家常便飯,只是有人會勇敢面對“辱”,也有人含蓄地把自己緊緊地包裹,一邊忍辱負重,一邊嘲笑別人。 人到中年,經歷了無數(shù)的磨煉后方知,一切的委屈只有自己吞噬是最好的方式,傾訴委屈是最愚蠢的辦法。
01 人的心胸是委屈撐大的,懂得低頭,是一種能力。 人生,總是有高有低,有起有落,無論何種經歷,都參與并構建了我們的人生。 我們的人生,已經走過了大半,也見多世態(tài)人情。我相信任何一個人在前半生里都或多或少地遇到過被誤解、被嘲笑。 誰也都遇到過迷茫無措、傷心困頓,但要相信,人活于世,這是常態(tài)。 我見過這樣一個人,離婚后非常失落,于是,在大眾場合表情猙獰地高聲吼罵前妻。 我遠遠地觀察著他,只見他年過半百滄桑的臉上,下垂的眼角遮擋著快睜不開的眼,嘴角沾滿著吐出的白沫,歇斯底里地爆料前妻的丑聞,讓周圍的人瞠目結舌。 同行人實在是聽不下去了,于是去制止他。他聽后,罵聲小了許多,稍有收斂。但他不顧人們的情緒,一味地向身邊人倒他的苦水,訴說他的委屈。 是啊,也許他的這種苦,我們無法去理解,無法感同身受。 但你千言萬語說出自己的悲哀,又有誰真正去理解? 有些事情讓你覺得萬分委屈,你無法去抱怨無法去訴說的時候,也請不要再去遮掩再去否認。至少,不要讓自己變得更加委屈更加可憐。 誰的人生都不是在一帆風順中度過的,一個人的委屈,只有自己懂,一個人的酸楚,只有自己疼。 不必逢人訴說,不必見人就哭。當你學會了偽裝,學會了逞強,就能坦然面對所有,就能承受別人所不能承受之難。 等事情過去了,你會明白,人的心胸是委屈撐大的。中年人了,懂得收斂情緒,真的是一種能力。
02 苦難和快樂相依,得意時懂得收斂,失意時低頭蟄伏。 人到中年,經常有同伴說,精力一天不如一天,體力也大不如前,還被瑣事牽絆,被責任壓身,心里很焦慮,也很憔悴,這種感覺我深有感觸。 綜觀人的一生,真是不易,苦難隨時侵襲。 你看看,周圍的人是不是都在這樣的境況下生活著,比如:老王的兒子都老大不小了,工作還是不穩(wěn)定;老李的女兒30多歲了還沒有出嫁;老周這才60歲就得了上癌癥;老錢土都埋到脖子了又開始鬧離婚;老張的愛人去世,她成了單身; 老楊的女兒結婚多年了,一直生不出孩子來…… 這樣的不如意處處可見。可是有些事情,不是以個人的意志為轉移的,我們只好靜靜地觀望、祈禱奇跡出現(xiàn)。 凡人一生,浮沉漂泊謀生,不如意的事十之八九,人的命運和機會是變化莫測的,或先使人窘迫,再使人快意,或先使人得意,再使人挫敗。英雄豪杰也要受其擺布。 中年人了,如果身處逆境,應以堅韌的態(tài)度對待苦難,身處順境,應以居安思危的態(tài)度對待不測。得意時不要得瑟,落魄時不要墮落。 凡事要辯證地去思考,要懂得,好事變壞事,壞事變好事的道理。 苦難和快樂相依,得意時懂得收斂,失意時低頭蟄伏,靜靜地做好自己,等待時來運轉的那一天。
03 被誤解時,不要辯解,默默地做好自己。 認識一位女士,她從學校畢業(yè)后,工作、結婚、生子,人生的每個階段,她都穩(wěn)步地向前走著。 她清楚地分析自己的弱點和不足,她將自己蟄伏。所以,低調、收斂、含蓄是她一直做事的原則。但并不是放棄自己,而是發(fā)奮努力,學習專業(yè)知識,研修藝術。 中年人的生活,淚水與汗水交織,平淡與無奈共存。每個人的人生都會有一個階段是灰暗的,她也不能幸免。 有一天,她的天塌了下來,傷心哭泣,但非常理智。 現(xiàn)在她回想起那一段時光,還是一部不堪回首的記憶,也是一段彷徨無措的經歷。 隨著時間的流逝,這位成年人,講故事都藏在了心里。 可是,很遺憾,對于她的生活總是有人非議。 她聽到過很多奇怪的議論,說她這些年受盡了折磨,生活艱難不易,也很可憐。
水深不語,人穩(wěn)不言。 她聽后,坦然處之,微微一笑。因為,她清楚自己的生活狀態(tài),所謂的折磨來自哪里? 她的生活優(yōu)于一些人,于是有人無限放大了她生活中的一些囧事。 但每個人的生活都不會十全十美,總是會留一些遺憾。 她說:”生活就是在離別與相遇,錯過與等待中度過。人活一生,值得愛的人和事非常多,不要因為一件事的打擊,就沉淪下去。” 人生不如意之常八九,真正高明的活法,不是自怨自憐,求得別人的同情。 一個人生活的好壞,從精神狀態(tài)上就可以反映出來,沒必要為了面子,要裝得比別人過得好。其實,世間除了父母,沒有幾個人盼你過得比她好。 當明白了這個道理,你也就不會糾結別人的議論。 所以,幾十年間,只要人們見到她時,她給人的感覺總是知性、優(yōu)雅、含蓄、精致。 冰瑞說:人生,不求活得完美,但求活得實在。 所謂幸福,不是活成別人那樣,而是能聽從自己內心的聲音。有健康的身體、自律的生活、精致的模樣、令人舒心的交際圈、愛自己和自己愛的家人,足矣! 每個人的一生都會遇到苦難,或早或是晚。但面對人生苦難的態(tài)度,決定了你人生的層次。 把時間花在進步上,而不是抱怨上。當你面對苦難時,沉住氣、學會低頭,是一個人高貴的素養(yǎng),是一種做人的沉穩(wěn)和成熟,是一種超凡豁達的心胸。 人到中年,請不要到處訴苦難,也不要幼稚地露鋒芒,更不要減掉生活的精致。 人到中年,激發(fā)出重新出發(fā)的勇氣,要有活到老學到老的能力,做一個善解人意、低調內斂、精致優(yōu)雅的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