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前段時間聽到一個女大學生跟我抱怨,她說以前讀書的時候,父母都是會將她送到學校安頓好了再走的,但是自從上了大學之后,父母就連送自己去車站都變得不愿意了,每次總說:“三個公交站就到了,那么大人了,還要人送什么,自己去!” 她就很弄不明白了,大家不都說孩子永遠都是父母心中的寶貝嗎?在父母眼中他們不都是長不大的嗎?為什么到自己身上就都變了呢?為什么自己的父母越老越是“薄情”了呢? 其實奔哥很想告訴大家,有時候眼睛看到的事物,并不一定是真的,孩子永遠都是父母的寶貝,這句話其實是真的。 〈二〉我舅舅家有一個女兒,也就是我表姐,前幾年的時候就嫁人了,她丈夫不是我們這邊的人,是東北的,雖然說現在社會很發達,只要想回來還是很容易的,但是畢竟成家了,也就沒有那么多時候回來。 前段時間表姐因為父親的壽辰回來呆了一段時間,一回來我舅媽就各種嫌棄表姐說“怎么嫁了人還越來越瘦了,都不知道多吃點”,還總是說表姐穿得少,都是要當媽的人了,還是一天到晚的只要風度不要溫度,表姐就覺得自己的母親很啰嗦,不愿跟她多說什么,呆了一段時間準備回去的時候,表姐說想讓自己的父母送一下自己去機場,畢竟下一次回來還不知道是什么時候了? 但是父母的話就讓她很傷心,他說:“自己去吧,在外面太冷了,我跟你媽就不去了。” 表姐,傷心極了,難怪人家都說嫁出去的女兒,潑出去的水,原來真的是這個樣子的,剛走到樓下表姐發現自己的包沒拿,轉身又上去拿包,走到門口聽到里面父母的對話,表姐停下了腳步。 舅舅:“你說你孩子好不容易回來幾天,一天到晚只知道念叨她,弄得孩子都不愿意理你,現在舍不得又不想去送,哎,真的是不知道你怎么想的?” 舅媽:“你以為我不想去送他,我是怕我到了起草忍不住哭,到時候孩子怎么想?” 其實哪一個父母不會真的心疼自己的孩子?又有哪一個父母會嫌棄自己的孩子,只是他們不愿意將自己的不舍表現出來而已。 〈三〉 我外婆去世的很早,母親又是眾多兄弟姐妹中最小的一個,所以從小外公就很疼愛她,在他們那個年代就連孩子也都是要出去務農的,但是因為有哥哥姐姐和外公的疼愛,我母親從小就沒有做過什么農活,甚至到現在也都不會做飯。 在我母親和父親結婚之后,外公也總是擔心,我母親會受欺負,所以每逢過年過節的時候都會給我們家送一些家養的雞鴨,還有幾十個土雞蛋。 我外公過世的時候,父母都在外地工作,其實外公是因為癌癥,母親一直都不知道,是外公沒讓舅舅和姨告訴我母親,等我母親知道的時候外公已經快不行了,其實那個時候我想外公是非常痛苦的吧,母親拼命趕回來,可是也沒能見到外公的最后一面。 后來聽姨說,外公在過世之前還一直擔心著我母親總是說:“幺兒還小,你們當哥哥姐姐的一定要多多幫她,怪我沒能給她留點什么,她性子又像極了她母親,容易心軟,不知道以后要受多少欺負……” 母親那段時間很傷心,直到現在只要談到外公她也會流淚,她說:“你外公還在的時候,總是兇你媽媽,總是說我這個也不會那個也不會,以后婆婆不會喜歡我,是會受欺負的,還總是勸我要我多學著點家務,他說嫁人了,不比像在家里還有那么多哥哥姐姐疼著寵著…” 其實不管在什么時候,只有父母才是真正最疼愛你的人,小時候不懂事,總是會惹他們生氣,甚至還會嫌棄他們,覺得他們管得寬,但是等到長大之后,才發現父母的愛一直都是無私的,等你真正想要報答他們的時候,你才會發現他們已經老去,他們做了你幾十年的依靠,希望你們余生能做一次父母的依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