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經允許,請勿轉載,否則視為侵權! 今天分享“孩子天生會數學”第六章第十五節“多種組合都一樣”。 該游戲用古氏積木的變換組合,來讓孩子理解并掌握加法交換律。通過家長的有意識引導,鼓勵孩子不斷嘗試和調整古氏積木的各種組合,最終找到與游戲要求相匹配的積木組合。該游戲可以培養孩子的預測能力和判斷能力。 ~~~~~~~游戲分割線~~~~~~~ 材料:古氏積木,白紙,水筆 基礎活動: 從數字1開始,讓孩子用塊古氏積木來組合數字,并寫下組合算式,看一看,從1到10,每個數字有多少種組合方式。 這個游戲可以一邊讓孩子動手操練,一邊記錄,同時觀察組合的數量,有沒有規律。待孩子發現規律后,剩下的數字可以讓孩子先思考會有多少種組合方式,再進行實物操作。 在該游戲開始前,家長可以給孩子一些適當的提示,比如可以按照從少到多的組合順序寫下算式,這樣可以防止有錯漏。 恬恬邊擺弄實物邊記錄結果,一直記錄到數字5以后,我讓她觀察這幾個數字的組合的規律,引導她發現每個數字的組合都比該數字少1,有了這樣的規律總結,就可以鼓勵孩子思考6-10這幾個數字的組合數。 由于古氏積木是從數字1-10的組合,所以我起初并未打算讓孩子思考每個數字跟0的組合形式,但恬恬在游戲的過程中發現了這個問題,她認為數字0也是“正常”的算式,也應該算在里面。 所以我們第二次又做了一次每個數字含0的組合形式。 方法同基礎游戲1一致,只不過這次可以直接忽略擺弄積木的過程,恬恬玩了基礎游戲1后,很順利的將每個數字的各種組合方式按照從小到大的規律給補充完整了。 將含0的組合形式和不含0的組合形式進行對比,孩子很快能發現二者的區別,也能推算出其他數字的組合數量。 擴展與延伸: 我用了幾種常見的組合,1+2,1+2+3,1+2+3+4等,讓孩子根據結果找出與之數量一樣大的古氏積木。 這里需要說明的是,第一步建議讓孩子只找10以內的組合,一方面可以目測結果,另一方面也為了便于限定游戲規則。如果組合超過10,其結果需要用到2塊古氏積木表示時,組合形式和數量將變得復雜不可控。 ![]() 這個游戲跟擴展游戲1剛好相反,家長先設定好某個大于10且小于20的數字,讓孩子一一列舉用2塊古氏積木可以組成的所有形式。 在孩子動手操作前,家長可以結合基礎游戲1和2的結果,讓孩子先思考可以組成該數字的數量是多少。含0幾個?不含0的又有幾個?待孩子說出結果后,再動手操作并驗證之前的結論是否正確。 ![]() 家長選定好某個偶數(建議12和16),讓孩子找出可以平分這個偶數的兩塊積木,可以直接告訴孩子:找出這個數的平均數,再找到對應的的古氏積木。 待孩子冥思苦想有了答案后,無論對錯,家長都不要干預,讓孩子自己動手嘗試并驗證其結果是否準確。 接著,可以讓孩子繼續思考,有沒有可以平均分成4份的數字,若有,讓孩子自己找出來并跟前兩條古氏積木做對比。 ![]() 眾多古氏積木中,家長隨手拿幾個,讓孩子猜這幾塊的總數是多少。建議孩子通過心算,盡快得出答案。 孩子報出答案后,家長可以一邊讓孩子重復心算的過程,一邊幫助孩子檢驗計算結果。 ![]() 前面的游戲都是加法游戲,接下來玩一個減法游戲。家長給出指定數字,羅列一些算式,讓孩子以填空的形式將算式補充完整。 一開始可以先選擇難度系數低的算式給孩子練手,然后根據孩子的實際情況加大難度,或者選擇孩子掌握不熟練的數字做練習。 在孩子思考的過程中,允許孩子試錯,并幫助孩子分析出錯的原因,讓孩子學到的不僅僅是數字組合,也能明白自己為什么會計算錯誤。 ![]() 為了鍛煉孩子的口算能力,家長可以隨機擺放兩組古氏積木,讓孩子口算結果,并判斷大小。 孩子判斷結束后,鼓勵孩子講述自己的計算經過,幫助孩子找到更簡便的計算方法。 5歲多的孩子大部分都能熟練口算20以內的加減法,而該游戲的目的主要是幫助孩子找到最快捷的計算方法,提高計算效率和準確率。 本節游戲,我始終以古氏積木為依托,在孩子熟悉古氏積木的基礎上,開展了各種組合和計算的游戲。希望借助古氏積木的特點,讓孩子熟練掌握20以內數字排列組合規律,通曉數字整體與部分的關系,能夠運用最快捷的方式,計算數量的多少,并發現數字之間的規律。 以上就是今天的全部內容,愿我的分享與你有益! 淡定的恬媽 新浪微博:淡定的恬恬媽 不是專家,但一直用心育兒! 點點點,贊和在看都在這兒!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