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時候迷戀一種美食可能是因名而起,后來就是真的淪陷了。 比如很多年前,澉浦羊肉面風靡整個朋友圈的時候,就非常莫名的感覺一定要去吃一次,然后就真的付諸行動了,小城最有名氣的羊肉面在千年古鎮澉浦,而羊肉面店開在澉浦之前老菜場內的一條小弄堂里,弄小的幾乎只能容一人行走,石板路卻因年代久遠而變得光滑透亮,即使是大白天,也讓人感覺走在黑咕隆咚的暗夜,只有石頭路上的微光傳遞著煙火的信號,整條小街上充斥著宰羊后的羊膻味,不熟悉的人是完全找不到的,我去的時候據說這個羊肉面已經上了央視“舌尖上的美食。”或許這就是傳說中的酒香不怕巷子深。 只是年代久遠的屋子,帶著歲月煙火黑的八仙桌,加上老灶頭的烏漆嘛黑,和院子里堆的那種亂,讓我在心里給打了好幾折, 而絡繹不絕 的食客,又讓我情不自禁停下了想轉身即走的腳步。 因為是一個人去的,所以跟耳邊吳噥軟語,帶著“白相白相”話語的上海人顯得有點格格不入,想必他們都跟我一樣是莫名而來的,他們每桌有的是四五人,有的六七人,有些是登山客的裝束,有些是游客裝扮,大都桌子上有玻璃制品的酒杯,每張桌子上都放有一瓶沈蕩黃酒,看食客拿起酒瓶,倒酒入杯,琥珀色的液體,在旁聞之,那醇厚的濃香瞬間有了讓人迷 醉的感覺,每個桌子上幾乎都是一色的澉浦四寶:羊肉面,羊血湯,羊汁芋艿,一杯黃酒。 這是本地食客和外地食客來這里吃羊肉面的標配。 有些本地食客是有吃早燒的習慣,羊肉面店里還有一個數十年不變的規矩,凡進店吃羊肉面的,都可以喝一杯免費的沈蕩黃酒,當然只是一杯,如想貪杯,那就得另外付費拉。 食客們交頭接耳,邊吃邊砸吧嘴巴,一副吃完還要點一碗的腔勢,老板金良圍著灶頭打轉,根本沒有時間招呼客人,全部是客人自己在那守著一張張快要吃完的桌子,還要自己擦干凈桌子,然后趕緊坐下來等老板上面。 面是濕面,所謂濕面就是這面是老板凌晨做的新鮮面,而不是那種真空包裝的干面,羊肉呢,也是要在清晨四五點就開始入鍋,羊是精選的本地土羊,養殖時間都在一年左右后宰殺的,灶頭是那種燒柴火的老灶頭,灶面已經成了灰黑的臟亮色,一口鍋里可以放五十斤羊肉,加入紅棗,紅糖,料酒 文火慢燉兩個多小時才可以上桌的,每一碗面里老板會放兩塊羊肉,運氣好的話還會有兩塊芋艿放在內。等了好一會才等到有空位置可以坐下,面倒是上的很快,因為羊肉都是鍋里燒好熱著的,面條也是鍋里水開著,下去幾分鐘就可以出鍋,所以只一會功夫羊肉面就上桌了,一個人吃一碗羊肉面,輕輕攪拌起堆在上面用羊肉汁澆灌的面,瞬間白色的面條被染紅,像羞紅了臉的少女,面條有嚼勁且順溜,就著羊肉細嚼一口下去,再用舌頭卷起回味一下,就決定了下次還要來。 以后的每一年,如果有遠方來客,也一定會帶著去澉浦古鎮吃一碗熱騰香濃的羊肉面,如果是平常日子,想念了,就會擇兩三蜜友約了,或早晨南北湖爬山后,或中午澉浦古鎮觀景后特意去,一碗羊肉面吃下去,基本就驅趕了 西風的寒涼,整個身體可以熱乎一整天,肚子也能暖飽一整天。 當然幾年后的現在,金良羊肉面因為生意紅火已經在澉浦新鎮增加了新的店鋪,金良父子用一口大鍋分別經營著新老兩個羊肉面店,新店的墻上掛著好幾張當年“舌尖上的美食”欄目來采訪時的照片,新店里潔凈明亮,廚房是敞開式,用了透明玻璃隔開,一面對著熱鬧的菜市,一面對著美麗的街道,街道對面白墻青瓦,長長的白墻之上,澉浦八景的古詩配上一幅幅色彩鮮明的風景畫,讓你在品嘗美食的同時,陶陶然有了詩和遠方的意境。 羊肉面圖片由南北湖守護神陸總提供,感謝陸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