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命創(chuàng)造命運
9 人贊同了該文章
有人說時間等于金錢,我認為用金錢來衡量時間的價值很貼切,比如出行去遠方某地,你可以選擇乘飛機或是坐火車,飛機的價格自然要比火車貴好多,如果是富人,為了節(jié)省時間必然選擇乘飛機,而窮人沒有太多金錢,所以只能選擇坐火車,在這里我們就能看到富人用金錢買到了時間,而窮人因為缺錢所以花費了更多的時間,因此生活中所謂的你被別人雇傭可以理解為有人花錢買走了你的時間,買時間的人不用花時間去做某樣事情,那么他就有更多的時間去做其他的事情,所以富人能夠用金錢支配更多的時間,而窮人因為沒有過多的財富,只能被別人無情的剝削自己的時間,因此可以說時間對每個人的確是平等的,但是每個人的時間價值絕對是不同的,那么既然時間是有價值的,就一定要有所區(qū)分,也就是要分出高、中、底檔出來,富人有高級的時間價值,窮人只有低級的時間價值,我們是否就應(yīng)該這么認可自己的時間價值呢,絕對不是的,所幸人還有選擇的權(quán)利,如果你選擇為別人工作,那么你的時間價值將由別人所付給你的工資來決定,但是假如你為自己工作,那么你的時間價值將是不定量的,如果你手下有一些為你工作的人,那么你支付給他們的報酬和你得到的收益就是你買到的別人的時間和可以獲得更多自己支配的時間,所以想要擁有更多的時間價值,更高的能力是必須的,但是比能力更重要的是你自己的心,你要遵從你的內(nèi)心做你認為正確的事情,哪怕所有人都不理解,也不需要他們理解,你跟隨你的心所完成的工作或任務(wù)所使用的時間價值就是你自己所賦予的最高級的時間價值,假如你違背內(nèi)心的渴望,又被動的被別人綁架了你的時間價值,那么對一個毫無時間價值的人來說,你的存在也將是毫無價值的,所以人無論在任何時候都不能迷失自我,應(yīng)該清晰的明確自己的追求,哪怕是漂浮不定的塵埃,即使卑微渺小,也討厭被他人決定命運,那么屬于他的追求就是自由,所以作為一個人要做到不畏懼挫折和困難,更加樂觀的接受一切,即使一無所有,也將落得一身輕松。
人出生時一無所有,死亡時仍不會帶走所有,這是我們都知道的常識,但是人在活著的時候,隨著得到的東西越來越多,我們放不下的事情也變得越來越多,甚至還要貪圖更多,最后我們有限的人生似乎都是在處理那些多出來的煩惱和瑣事中度過,人生短暫,這樣過活,難道不覺得可悲么,甚至是十分矛盾的,人出生時身無一物,我們理應(yīng)為自己有幸得到的東西感到高興,而且更應(yīng)該感恩于那些賜予自己物質(zhì)保障的人和萬物,不應(yīng)心安理得的索取,因為到死時你也不會帶走任何東西,哪怕你埋在墳?zāi)估锏呢敻辉俣啵膊淮砟銜肋h擁有它們,它們只是和你一起下葬的物件而已,到頭來卻成為盜墓者垂涎的目標,反而褻瀆了尸身,攪擾了亡靈,這豈不是更加得不償失。得到些許維持生存之物已很感激涕零,但是卻為得到更多而暴殄天物,我們?yōu)樽约菏サ纳硗庵锔械交炭植话玻譃樽约韩@得的過多財富手舞足蹈,人如果被欲望左右,那么將永遠不可能得到自己想要的幸福,因為不滿足,所以欲壑難填。“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并非是一種多高尚的境界,其實只是返璞歸真,順其自然罷了,不曾擁有又何謂失去,做人難道不應(yīng)該如此么。我們總說拋下一切云云,實際一切真的值得拋下么,這一切本來就是后天得到的,你原本就不存在擁有,所謂的拋下一切根本就是多余,無論你拋不拋下這一切也還存在,只是你的內(nèi)心變得豁達透亮,就像一間裝滿貨物的倉庫被清空一樣,拋下并非是不珍惜所擁有的,而是將心里因歲月積累所沉淀下的多余負擔(dān)放下,人不快樂是因為背負的心債太多,想抓住一切卻又掌控不了,所以才會感到做人很累,我們應(yīng)該快樂的付出而不計較回報,接受了所得,而又不計較失去,生命本來陰晴圓缺,強烈的付出感,容易使人迷失,看不到已擁有的可貴財富,真是應(yīng)該靜下心來好好思索,我們存在的意義到底是什么。上天讓人的生命短暫并非沒有道理,而是讓人珍惜生命的可貴,與萬物共同體會存在的樂趣,但我們卻用其一生去糾結(jié)于得和失之中,豈不是本位倒置,違背了上天的意愿,逆天者,天難助。
2016年2月26日陳諒于哈爾濱
編輯于 2017-0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