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外科內服方 1、一煎散(《醫宗金鑒》) 一煎散中山甲推 桃紅粉刺芷地歸 檳枳硝黃烏芍草 更入黃連肛癰摧湖南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耳鼻咽喉科李凡成 由穿山甲、當歸、檳榔、枳殼、皂角刺、黃連、桃仁、紅花、生地、白芷、天花粉、烏藥、芍藥、大黃、芒硝、甘草十六味藥組成。解毒,化瘀,消腫。治臟毒陽證。 2、二仙湯(《中醫方劑臨床手冊》) 二仙湯將癮疹醫 仙茅巴戟仙靈脾 加入知柏當歸合 調補沖任最相宜 由仙茅、仙靈脾(淫羊藿)、當歸、巴戟、知母、黃柏六味藥組成。調攝沖任,治癮疹沖任不調。 3、萬靈丹(《醫宗金鑒》) 萬靈丹用辛荊防 蒼術首烏羌活藏 二烏芎草歸石斛 天麻雄黃蝎麻黃 由蒼術、細辛、荊芥、防風、何首烏、川烏、羌活、烏藥、川芎、甘草、當歸、石斛、天麻、雄黃、全蝎、麻黃十六味組成。解表發汗,驅風理濕,溫通經絡。治附骨疽及風寒濕邪初起,惡寒發熱,筋骨疼痛;麻風初起,麻木不仁等癥。 4、大分清飲(《類證治裁》) 大分清用豬茯苓 澤通車梔枳殼行 清熱利濕功獨擅 精濁溲赤此方停 由豬苓、茯苓、澤瀉、木通、枳殼、車前子、山梔七味藥組成。清利濕熱。治療精濁、溺濁、水疝等癥。 5、小金片(《上海中醫學院經驗方》) 小金片是經驗方 馬錢地龍全蝎藏 附子半夏乳沒脂 流痰瘰疬結核康 由馬錢子(制)、地龍、全蝎、制附子、半夏、乳香、沒藥、五靈脂八味藥組成。破瘀通絡,祛痰化濕,消腫止痛。治流痰、瘰疬、癭、附睪結核、腫瘤等癥。 6、二子消毒散(《醫宗金鑒》) 二子消毒土茯苓 蟬蠶牛膝茯防制 皂莢牙皂肥皂子 解毒消瘡豬油引 由土茯苓、蟬蛻、僵蠶、牛膝、荊芥、防風、茯苓、皂莢子、豬牙皂、肥皂子十味藥組成。解毒消瘡。治梅毒,疳瘡。 7、六應丸(《全國中成藥驗方》) 六應丸中有牛黃 蟾冰珍珠丁雄黃 解毒消腫共六味 乳蛾癰癤服此方 由牛黃、蟾酥、冰片、珍珠母、丁香、雄黃六味藥組成。解毒消腫,退腫止痛。治乳蛾、癤、癰、瘡瘍、咽喉炎癥及蟲咬等。 8、六軍丸(《外科正宗》) 六軍丸中用蜈蚣 蟬衣全蝎僵蠶同 夜明砂與穿山甲 研末為丸消瘀腫 由蜈蚣(去頭足)、蟬衣、全蝎、僵蠶、夜明砂、穿山甲六味藥組成。疏通經絡,破瘀消腫。治腫塊堅硬的癭瘤。 9、五神湯(《外科真詮》) 外科真詮五神湯 銀花牛膝茯苓摻 紫花地丁車前子 腫毒瘡瘍服之康 由銀花、牛膝、茯苓、車前、紫花地丁五味藥組成。清熱利濕。治委中毒、附骨疽、痔、肛周膿腫等。 10、五子衍宗丸(《醫學入門》) 五子衍宗用五子 杞菟盆車五味子 補腎益髓強精子 多服此方生兒子 用枸杞子、菟絲子、五味子、復盆子、車前子五味藥組成。真精補髓,益腎種子。治腎虛腰痛,尿后系瀝,遺精草泄,陽痿不育。 11、開郁散(《洞天奧旨》) 開郁散用歸全蝎 柴芍術苓甘草借 香附郁金葵芥子 疏肝解郁且散結 由當歸、全蝎、柴胡、白芍、白術、茯苓、甘草、香附、郁金、天葵草、白芥子十一味藥組成。疏肝解郁、化痰散結。治乳癖、乳癆、乳癌等。 12、止痛如神湯(《醫宗金鑒》) 止痛如神用秦艽 桃仁皂角蒼防求 黃柏歸澤檳大黃 痔核腫脹疼痛收 由秦艽、桃仁、皂角子、蒼術、防風、黃柏、當歸尾、澤瀉、檳榔、大黃十味藥組成。清熱、祛風、利濕。用于痔核腫脹疼痛等。 13、化斑解毒湯(《醫宗金鑒》) 化斑解毒連石膏 升麻牛子與連翹 知玄人中加竹葉 內發丹毒此方邀 由黃連、石膏、升麻、牛蒡子、連翹、知母、玄參、人中黃、竹葉九味藥組成。清熱解毒。治內發丹毒等。 14、化堅二陳丸(《醫宗金鑒》) 化堅二陳金鑒方 方中原用二陳湯 僵蠶黃連荷葉加 周身痰核服之康 由陳皮、半廈、茯苓、甘草、僵蠶、黃連、荷葉七味藥組成。化痰散結。治體表各種痰核等。 15、化癌湯(《瘍醫大全》) 化癌湯中忍冬茜 參芪歸術苓芥薦 益氣扶正化痰濁 癌癥服此壽命瀑 由人參、黃芪、當歸、茯苓、白術、忍冬藤、茜草根、白芥子八味藥組成。調補氣血,健脾化痰。治療乳癌及其他癌癥氣血不足者。 16、內疏黃連飲(《醫宗金鑒》) 內疏黃連檳木香 芩翹梔子薄荷攘 歸芍大黃桔梗草 癰疽里實煎服嘗 由黃連、檳榔、木香、黃芩、連翹、薄荷、梔子、當歸、白芍、大黃、桔梗、甘草十二味藥組成。清火解毒、除里熱。治癰疽里熱實證。 17、內消瘰疬丸(《瘍醫大全》) 內消瘰疬玄貝藻 硝黃翹粉枳桔草 歸地海蛤鹽薄荷 白蘞夏枯不可少 由玄參、貝母、海藻、硝石、大黃、連翹、花粉、枳殼、桔梗、甘草、當歸、生地、海蛤粉、青鹽、薄荷、白蘞、夏枯草十七味藥組成。化痰、消堅、止痛。治瘰疬。 18、牛蒡解肌湯(《瘍科心得集》) 牛蒡解肌荊翹薄 丹皮夏枯玄梔斛 清熱解毒又消腫 牙痛頸癰此方服 由牛蒡子、薄荷、荊芥、連翹、丹皮、夏枯草、玄參、山梔、石斛九味藥組成。疏風清熱,涼血消腫。治頸項痰毒,淋巴結腫痛,風熱牙痛等。 19、木香流氣飲(《醫宗金鑒》) 木香流氣歸芎酌 二陳檳腹枳實殼 蘇桔烏藥與澤芍 黃芪防風青皮著 由當歸、白芍、川芎、陳皮、半夏、茯苓、甘草、檳榔、腹皮、枳殼、枳實、蘇葉、桔梗、烏藥、澤瀉、黃芪、防風、青皮、木香十九味藥組成。行氣化滯、消腫散結。治瘡湯初起,結塊腫痛,紅熱不甚者;或癰疽后期,寒熱已除,毒熱已退,腫硬不散者。 20、化毒散(《醫宗金鑒》) 化毒散用歸甲黃 僵蠶蜈蚣合成方 溫酒調下日兩服 化毒破瘀此效彰 由當歸尾、穿山甲、生大黃、白僵蠶、蜈蚣五味藥組成。活血化瘀,破毒散結。治楊梅結毒、遍體破潰臭穢、筋骨疼痛等癥。 21、升陽除濕湯(《蘭室秘藏》) 升陽除濕柴澤陳 羌防蒼術豬苓升 神曲麥芽與甘草 健脾化濕此方珍 由柴胡、澤瀉、陳皮、羌活、防風、蒼術、豬苓、升麻、神曲、麥芽、甘草十味藥組成。升陽除濕健脾。漢脾虛濕盛,不思飲食,小便黃,四肢困弱。 22、加味歸脾湯(《醫宗金鑒》) 加味歸脾術參芪 歸草香附貝陳皮 烏藥合歡木香用 棗仁遠志茯神儕 由人參、白術、黃芪、酸棗仁、遠志、茯神、當歸、甘草、香附、貝母、陳皮、烏藥、合歡皮、木香十四味藥組成。益氣養血,解郁化痰。治氣癭、氣瘤。 23、加味五苓散(《類證治裁》) 加味五苓治水疝 二苓桂澤術茴香 由豬苓、白術、茯苓、小茴、桂枝、澤瀉六味藥組成。溫陽化氣利水。治水疝。 24、四物消風飲(《醫宗金鑒》) 四物消風四物藏 荊薄柴獨棗蟬防 白鮮皮入十二味 養血祛風癮疹康 由生地、當歸、川芎、赤芍、荊芥、薄荷、柴胡、獨活、紅棗、白鮮皮、防風、蟬蛻十二味藥組成。養血祛風。漢癮疹、牛皮癬等。 25、白駁片(《外傷科學》) 白駁白藥與降香 河車紫草白薇蒼 海螵桃紅生首烏 龍膽蒺藜甘草嘗 由白藥子、降香、紫河車、紫草、白薇、蒼術、海螵蛸、紅花、桃仁、生首烏、龍膽草、刺蒺藜、甘草十三味藥組成。散風,清熱、活血。治白駁風。 26、瓜蔞牛蒡湯(《醫宗金鑒》) 瓜蔞牛蒡芩梔翹 花粉柴胡青陳饒 銀花角刺與甘草 疏肝清熱乳癰消 由瓜蔞、牛蒡子、黃芩、梔子、連翹、花粉、柴胡、青皮、陳皮、銀花、皂角刺、甘草十二味藥組成。清肝經郁熱。治乳癰初起。 27、代抵當湯(《證治準繩》) 代抵當用硝黃歸 生地山甲桃肉桂 治方七物莫輕用 膀胱蓄血病癃閉 由芒硝、大黃、歸尾、生地、炮山甲、桃仁、肉桂七味藥組成。攻逐瘀血。治膀胱蓄血引起的癃閉。 28、西黃醒消丸(《外科全生集》) 西黃醒消藥四味 麝香乳香沒藥配 清熱解毒消結腫 癌癥瘰疬皆清退 由牛黃(西黃)、麝香、乳香、沒藥四味藥組成。清熱解毒,和營消腫。治癌、瘰疬等。 29、托里消毒散(《醫宗金鑒》) 托里消毒芎芍歸 參芪術草茯苓配 銀花桔梗芷皂刺 瘡瘍體虛此方推 由人參、黃芪、川芎、白芍、當歸、白術、茯苓、甘草、銀花、桔梗、白芷、皂角刺十二味藥組成。補益氣血,托毒消腫。治瘡瘍體虛邪盛,膿毒不易外達。 30、托里透膿湯(《醫宗金鑒》) 托里透膿歸山甲 參芪白術芷升麻 青皮皂角與甘草 膿成不潰力可拔 由當歸、山甲、人參、黃芪、白術、白芷、升麻、青皮、皂角刺、甘草十味藥組成。補益氣血,托里透膿。治腫瘍膿成不潰。 31、竹葉黃芪湯(《醫宗金鑒》) 竹葉黃芪用四物 人參石膏芩夏服 麥冬燈心姜甘草 滋陰清熱津液布 由當歸、白芍、生地、川芎、人參、石膏、黃芩、半夏、麥冬、燈心、竹葉、黃芪、生姜、甘草十四味藥組成。滋陰生津清熱。治有頭疽、陰液不足、熱甚口渴等。 32、紅藤煎劑(《臨床經驗匯編》) 紅藤煎劑經驗方 地丁乳沒翹大黃 玄胡丹皮銀花草 通腑清熱闌尾康 由紅藤、地丁、乳香、沒藥、連翹、大黃、玄胡、丹皮、銀花、甘草十味藥組成。通腑清熱,行瘀止痛。治急性闌尾炎。 33、瀉熱湯(《外科全生集》) 瀉熱湯用芩連翹 歸尾木通甘草饒 苦寒泄熱清火毒 陰囊破爛服之消 由黃芩、黃連、連翹、歸尾、木通、甘草六味藥組成。苦寒泄熱。治脫囊、陰囊破爛、熱盛毒盛。 34、芩連二母丸(《醫宗金鑒》) 芩連二母用知貝 歸芍二地川芎配 羚角蒲黃地骨草 養血安神氣血歸 由黃芩、黃連、知母、貝母、當歸、白芍、生地、熟地、川芎、羚羊角、蒲黃、地骨皮、甘草十三味藥組成。抑火滋陰,養血涼血,安斂心神,調和氣血。治血瘤。 35、枇杷清肺飲(《醫宗金鑒》) 枇杷清肺用人參 黃連黃柏桑皮增 再加甘草水煎服 疏風清肺粉刺清 由人參、黃連、黃柏、桑白皮、枇杷葉、甘草六味藥組成。疏風清肺。治粉刺、酒糟鼻。 36、寶鑒當歸四逆湯(《類證治裁》) 寶鑒當歸四逆湯 附芍柴桂小茴香 川楝延胡茯苓澤 水疝寒腎此方康 由當歸、附子、白芍、柴胡、肉桂、小茴香、川楝、延胡、茯苓、澤瀉十味藥組成。溫腎散寒,行氣利水,治水疝。 37、青蒿苡仁湯(《常見皮膚病中醫治療簡編》) 青蒿苡仁佩藿香 地骨黃柏大青攘 公英苦參金銀花 利濕清暑皮炎康 由青蒿、苡仁、佩蘭、藿香、地骨皮、黃柏、大青葉、蒲公英、苦參、金銀花十味藥組成。利濕清暑。治夏令皮炎。 38、和營散堅丸(《外科正宗》) 和營散堅歸地參 香附橘貝星茯神 酸棗柏志丹皮薈 龍齒白術朱砂沉 由當歸、熟地、人參、香附、橘紅、貝母、南星、茯神、酸棗仁、柏子仁、遠志、丹皮、蘆薈、龍齒、白術、沉香、朱砂十七味藥組成。益氣養血、寧心安神,行氣開郁,化痰散結。治頸部癌癥而致正虛痰凝型。 39、沒藥丸(《醫宗金鑒》) 沒藥丸中歸芍芎 桃仁乳香自然銅 再入川椒共八味 祛瘀止痛石疽從 由沒藥、桃仁、乳香、赤芍、當歸、川芎、川椒、自然銅八味藥組成。和營祛瘀、散寒止痛。治中、下石疽。 40、神應養真丹(《外科正宗》) 神應養真用四物 天麻菟絲木瓜服 養血祛風治斑禿 外用生姜烏發固 由當歸、熟地、川芎、白芍、天麻、菟絲子、木瓜七味藥組成。養血祛風。治油風。 41、神應瓜蔞散(《外科正宗》) 神應瓜蔞用當歸 乳香沒藥甘草配 活血化瘀又止痛 乳癰腫痛此方退 由瓜蔞、當歸、乳香、沒藥、甘草五味藥組成。活血化瘀,理氣止痛。治乳癰、癰疽腫痛。 42、祛風換肌丸(《外科正宗》) 祛風換肌歸靈仙 菖蒲首烏苦參添 牛膝蒼術大胡麻 花粉川芎甘草煎 由當歸、威靈仙、菖蒲、首烏、苦參、牛膝、蒼術、大胡麻、天花粉、川芎、甘草十一味藥組成。養血潤燥。治白屑風。 43、活血散瘀湯(《外科正宗》) 活血散瘀用歸尾 赤芍桃仁大黃配 川芎蘇木和丹皮 枳殼瓜蔞檳榔備 由當歸尾、赤芍、桃仁、大黃、川芎、蘇木、丹皮、枳殼、瓜蔞、檳榔十味藥組成。活血逐瘀。治瘀血流注及委中毒。 44、前列腺湯(《中醫外科學》) 前列腺湯小茴香 桃紅乳沒芍敗醬 川楝青皮芷公英 澤蘭留行丹參嘗 由小茴香、桃仁、紅花、乳香、沒藥、青皮、敗醬草、川楝、赤芍、白芷、蒲公英、澤蘭、王不留行、丹參十四味藥組成。活血化瘀,行氣導滯。治慢性前列腺炎。 45、舉元煎(《類證治裁》) 舉元煎用術參芪 甘草升麻姜棗隨 脫肛遺尿氣血虛 益氣升陽益心脾 由白術、人參、黃芪、甘草、升麻、生姜、大棗七味藥組成。益氣升陽。治脫肛、狐疝、遺溺。 46、養血潤膚飲(《簡明中醫皮膚病學》) 養血潤膚桃紅歸 二地二冬花粉配 黃芪黃芩長麻用 養血滋陰津液回 由桃仁、紅花、當歸、天冬、麥冬、花粉、黃芪、黃芩、升麻、生地、熟地十一味藥組成。養血潤膚、滋陰生津,治銀屑病。 47、枸橘湯(《外科全生集》) 枸橘湯中用川楝 秦艽陳皮防風煎 澤瀉赤芍和甘草 疏肝清熱功效全 由枸橘、川楝、秦艽、陳皮、防風、澤瀉、赤芍、甘草八味藥組成。疏肝理氣,化濕清熱。治癰、睪丸腫痛。 48、除濕胃苓湯(《醫宗金鑒》) 除濕胃苓厚樸蒼 陳澤赤苓豬苓嘗 木通肉桂草燈心 白術防風滑梔攘 由厚樸、蒼術、陳皮、澤瀉、赤茯苓、豬苓、木通、肉桂、燈心草、白術、防風、滑石、山梔、甘草十四味藥組成。清熱燥濕,理氣和中。治蛇丹、濕疹胃腸癥狀明顯者。 49、香貝養榮湯(《醫宗金鑒》) 香貝養榮用術參 芎歸地草茯苓存 桔梗陳皮和姜棗 瘰疬體虛此方行 由香附、貝母、白術、黨參、川芎、當歸、熟地、甘草、茯苓、桔梗、陳皮、生姜、大棗十三味藥組成。養血補氣,理氣化痰。治瘰疬、乳癌。 50、涼血地黃湯(《外科大全》) 涼血地黃歸榆槐 黃連花粉芩荊芥 升麻赤芍枳殼草 內痔出血此方賅 由生地、當歸、地榆、槐角、黃連、花粉、黃芩、荊芥、升麻、赤芍、枳殼、甘草十二味藥組成。清熱涼血。治內痔、血栓痔出血。 51、涼血四物湯(《醫宗金鑒》) 涼血四物芍用赤 黃芩紅花五靈脂 赤苓陳皮與姜草 活血祛瘀酒糟止 由當歸、生地、川芎、赤芍、黃芩、紅花、五靈脂、赤茯苓、陳皮、生姜、甘草十一味藥組成。活血祛瘀。治酒糟鼻。 52、涼血五花湯(《趙炳南臨床經驗集》) 涼血五花用紅花 雞冠凌霄玫菊花 活血祛瘀又清熱 顏面紅斑服之化 由紅花、雞冠花、凌霄花、玫瑰花、野菊花五味藥組成。涼血解毒。治顏面紅斑。 53、涼血五根湯(《趙炳南臨床經驗集》) 涼血五根瓜蔞根 茅茜紫草板藍根 清熱涼血散毒結 結節紅斑可收根 由瓜蔞根、白茅根、茜草根、紫草根、板藍根五味藥組成。涼血解毒。治結節性紅斑。 54、健脾除濕湯(《簡明中醫皮膚病學》) 健脾除濕扁芡苓 枳殼豆卷術苡仁 萆薢杯山下黃柏 濕疹潰瘍頭脂停 由山藥、白術、苡米、扁豆、芡實、豆卷、枳殼、萆薢、茯苓、黃柏十味藥組成。健脾除濕利水。治慢性、亞急性濕疹,下肢潰瘍、脂溢性脫發。 55、神功內托散(《外科正宗》) 神功內托四君湯 芎歸芪芍陳木香 附子山甲姜與棗 溫補托毒瘡瘍康 由人參、白術、茯苓、甘草、川芎、當歸、黃芪、白芍、陳皮、木香、附子、山甲、姜、大棗十四味藥組成。溫補托毒。治瘡瘍氣血兩虧,陽氣亦衰,不能化膿外出。 56、神效托里散(又名四妙散)(《和劑局方》) 神效托里忍冬藤 芪歸甘草四藥成 研末吞服或酒煎 生肌解毒效如神 由忍冬藤(銀花藤)、當歸、甘草、生黃芪四味藥組成。補氣益血,解毒生肌。治腸癰,乳癰,及無名腫毒等。 57、消風導赤湯(《醫宗金鑒》) 消風導赤簿黃連 牛子赤苓木通鮮 生地燈心銀花草 紅斑濕疹功效見 由薄荷、黃連、牛子、赤茯苓、木通、白鮮皮、生地、燈心、銀花、甘草十味藥組成。清熱解毒,祛風利濕。治傳染性紅斑、濕疹皮炎、嬰兒濕疹等。 58、消核丸(《類證治裁》) 消核丸用梔芩翹 橘紅赤苓大黃饒 半夏玄參牡蠣粉 桔梗瓜蔞僵蠶邀 由山梔、黃芩、連翹、橘紅、赤茯苓、大黃、半夏、玄參、牡蠣、花粉、桔梗、瓜蔞、僵蠶十三味藥組成。清熱化痰,軟堅消腫。治皮膚痰核、瘰疬。 59、潤腸湯(《證治準繩》) 證治準繩潤腸湯 當歸甘草生地黃 麻仁桃仁潤腸好 陰虛便秘保安康 由當歸、甘草、生地、火麻仁、桃仁五味藥組成。養血清熱潤腸。治瘡瘍陰虛、腸燥便秘。 60、柴胡清肝湯(《醫宗金鑒》) 柴胡清肝生地歸 芩翹牛蒡山梔隨 芎芍防風花粉草 肝火癰疽瘡瘍摧 由柴胡、生地、當歸、黃芩、連翹、牛蒡子、山梔、川芎、芍藥、防風、天花粉、甘草十二味藥組成。清肝解郁。治癰疽瘡瘍等癥。 61、通絡活血方(《朱仁康臨床經驗集》) 通絡活血用牛膝 歸芍桃仁茜青皮 香附澤蘭王不留 結節紅斑此方醫 由牛膝、當歸、芍藥、桃仁、茜草、青皮、香附、澤蘭、王不留行九味藥組成。活轎祛瘀、通經活絡。治結節性紅斑、硬紅斑、下肢結節病等。 62、通氣散堅丸(《醫宗金鑒》) 通氣散堅二陳星 枳芎歸桔貝菖芩 花粉香附人參藻 化痰散結氣瘤平 由陳皮、半夏、茯苓、南星、枳實、川芎、當歸、桔梗、貝母、菖蒲、黃芩、天花粉、香附、人參、海藻、甘草十六味藥組成。宣肺調氣、化痰散結。治氣瘤。 63、清暑湯(《外科全生集》) 清暑湯中銀翹澤 芍竹花粉草滑車 清暑解毒利小便 暑癤膿瘡此方克 由銀花、連翹、天花粉、赤芍、澤瀉、竹葉、甘草、滑石、車前草九味藥組成。清暑、解毒、利尿。治暑癤、膿皰等。 64、清肝蘆薈丸(《醫宗金鑒》) 清肝蘆薈用四物 黃連海粉和昆布 牙皂甘草研糊丸 養血舒筋筋瘤服 由蘆薈、當歸、生地、白芍、川芎、黃連、海蛤粉、牙皂、昆布、甘草十味藥組成。清肝解郁、養血舒筋。治筋瘤。 65、清涼甘露飲(《外科正宗》) 清涼甘露犀角芩 銀柴枳殼斛茵陳 麥冬知地枇杷草 清熱涼血治繭唇 由黃芩、犀角(水牛角代)、銀花、柴胡、茵陳、石斛、枳殼、麥冬、知母、生地、枇杷葉、甘草十二味藥組成。清熱涼血。治繭唇高突腫硬,或破損流血,或積熱成痰等。 66、萆薢滲濕湯(《瘍科心得集》) 萆薢滲濕赤茯苓 黃柏丹皮澤瀉行 苡仁滑石通草入 清化濕熱功效靈 由萆薢、黃柏、苡仁、茯苓、丹皮、澤瀉、滑石、通草八味藥組成。清熱利濕。治下肢丹毒、濕瘡、藥疹、足癬以及濕熱帶下、陰癢等癥。 67、調元腎氣丸(《醫宗金鑒》) 調元腎氣歸木香 再加知柏地黃湯 龍骨地骨砂仁蜜 麥冬鹿角骨瘤康 由知柏地黃湯(知母、黃柏、生地、山萸、懷山、澤瀉、茯苓、丹皮)加當歸、木香、龍骨、地骨皮、砂仁、蜂蜜、麥冬、鹿角膠十七味藥組成。補益腎氣、散腫破堅。治骨瘤。 68、顧步湯(《外科真詮》) 顧步湯中用芪歸 石斛牛膝參草配 銀菊地丁蒲公英 癰疽熱毒此方貴 由黃芪、當歸、石斛、牛膝、黨參、甘草、銀花、菊花、紫花地丁、蒲公英十味藥組成。益氣養血,和營清熱。治脫疽熱毒。 69、夏枯草膏(《丸散膏丹集成》) 夏枯草膏歸芍芎 玄參烏藥象貝同 僵蠶昆陳桔梗草 香附紅花蜂蜜從 由夏枯草、當歸、川芎、白芍、玄參、烏藥、象貝、僵蠶、昆布、桔梗、甘草、香附、陳皮、紅花、蜂蜜十五味藥組成。養血、軟堅、化痰。治瘰疬。 70、柴胡清肝湯(《醫宗金鑒》) 柴胡清肝生地歸 芩翹牛蒡山梔隨 香附澤蘭王不留 結節紅斑全可退 由牛膝、當歸、芍藥、桃仁、茜草、青皮、香附、澤蘭、王不留行九味藥組成。活血祛瘀、通經活絡。治結節性紅斑、硬紅斑、下肢結節病等。 71、梅花點舌丹(《外科全生集》) 梅花點舌乳沒沉 硼砂熊膽冰竭葶 蟾酥麝香珍珠粉 牛黃朱砂效驗靈 由沉香、乳香、沒藥、硼砂、熊膽、冰片、血竭、蟾酥、麝香、珍珠粉、葶藶、牛黃、朱砂十三味藥組成。清熱解毒、消腫止痛。治毒瘡、無名腫毒、癰癤紅腫、咽喉腫痛等。 72、清脾除濕飲(《醫宗金鑒》) 清脾除濕二術苓 梔翹澤瀉甘草芩 生地麥冬玄明粉 竹葉燈心枳茵陳 由蒼術、白術、赤苓、黃芩、連翹、山梔、澤瀉、甘草、生地、麥冬、玄明粉、竹葉、燈心草、枳殼、茵陳十五味藥組成。清脾除濕,清熱解毒。治爛瘡屬濕熱盛者。 73、滋陰除濕湯(《外科正宗》) 滋陰除濕用四物 黃芩知貝陳柴胡 地骨澤瀉干姜草 附睪結核此方服 由當歸、熟地、川芎、白芍、黃芩、知母、貝母、陳皮、柴胡、地骨皮、澤瀉、干姜、甘草十三味藥組成。滋陰除濕,化痰通絡。治附睪結核。 74、疏肝潰堅湯(《醫宗金鑒》) 疏肝潰堅芎芍歸 夏枯僵蠶香附隨 石決柴胡甲紅花 姜黃陳草燈心煨 由川芎、白芍、當歸、夏枯草、僵蠶、香附、石塊明、柴胡、穿山甲、紅花、片姜黃、生甘草、陳皮、燈心草十四味藥組成。疏肝解郁、化瘀潰堅。治上石疽等。 75、散腫潰堅湯(《薛氏醫案》) 散腫潰堅木香棱 柴桔膽草葛連芩 昆布木香升麻草 黃柏歸芍蔞根尋 由當歸、升麻、柴胡、桔梗、龍膽草、葛根、黃連、黃芩、昆布、木香、甘草、白芍、黃柏、三棱、瓜蔞根十五味藥組成。清肝經濕熱、活血軟堅。治馬刀瘡、瘰疬等。 76、紫藍方(《北京中醫學院方》) 紫藍方中薏苡仁 馬齒紅花芍大青 解毒消疣效果好 內服外洗效驗增 由紫草、板藍根、馬齒莧、苡仁、紅花、赤芍、大青葉七味藥組成。解毒消疣。治各種疣癥。 77、錦紅湯(《中醫外科學》) 錦紅湯中紅藤藏 川樸公英生大黃 行氣通腑消瘀腫 急性闌尾愈不難 由紅藤、川樸、大黃、蒲公英四味藥組成。清熱解毒,行氣通腑。治急性闌尾炎。 78、解毒瀉心湯(《醫宗金鑒》) 解毒瀉心用荊防 知芩連梔玄牛蒡 石膏木通滑石草 燥濕止癢皮膚康 由荊芥、防風、知母、黃芩、黃連、山梔、玄參、牛蒡、石膏、木通、滑石、甘草十二味藥組成。散風清熱,燥濕止癢。治風疹瘙癢及濕疹等。 79、槐角丸(《和劑局方》) 槐角丸中地榆合 防風歸苓梔枳殼 清腸止血驅濕毒 腸風下血病即脫 由槐角、地榆、當歸、防風、黃芩、山梔、炒枳殼七味藥組成。清腸止血,化濕驅毒。治腸風下血、肛門腫痛、癢痛等。 80、橘葉散(《外科正宗》) 外科正宗橘葉散 柴陳芩翹石膏藏 川芎青皮梔子草 肝氣郁滯乳癰嘗 由橘葉、柴胡、陳皮、黃芩、連翹、石膏、川芎、青皮、梔子、甘草十味藥組成。解郁,清熱、解毒。治肝氣郁滯而致的乳癰。 81、螵蛸丸(《類證治裁》) 螵蛸丸用煅牡蠣 淮山石脂鹿參芪 溫補腎陽固膀胱 小便失禁此方宜 由桑螵蛸、鹿茸、煅牡蠣、人參、黃芪、赤石脂、山藥七味藥組成。溫補腎陽、固澀膀胱。治老人小便失禁。 82、醒消丸(《外科全生集》) 醒消丸中四味藥 雄黃麝香乳香邀 再入沒藥散瘀結 解毒消癰見功效 由雄黃、麝香、乳香、沒藥四味藥組成。活血散結。解毒消癰。治一切癰腫。 |
|
來自: 新用戶90307127 > 《文件夾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