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一位患者來買玉屏風顆粒,治療好出汗的問題。他的出汗問題和別人不一樣,是白天是稍微一動就出汗,晚上睡覺身上出一身汗。白天沒精神,晚上睡覺不踏實。我問他在這出汗問題之前是不是還有其它問題。這位患者說他因為有急性胰腺炎住院將近一個月,出院不到兩個月。現在胰腺炎基本上沒啥問題了,可是身體虛,一直出汗。在網上看到有專家講玉屏散能治療出汗的問題。我就買了幾盒,喝完之后,白天出汗減少了,可是晚上睡覺時出汗沒有減輕。 我說玉屏散是治療身體虛弱,動不動就出汗的,風一吹就感冒的人,就像紙糊的一樣。但是對白天出汗,晚上睡覺也出汗的問題,玉屏散就有一點兒力不從心了。而對于這位患者的出汗問題,是因為急性胰腺炎導致的身體虧虛所引起的表虛不固,營陰不能內守所致的。用玉屏散就有點顯得不對癥了,應該用牡蠣散。 牡蠣散出自《太平惠民和劑局方》,原方組成黃芪、麻黃根、煅牡蠣、小麥。 今天我們就來了解一下牡蠣散。 方中煅牡蠣咸澀微寒,斂陰潛陽,固澀止汗,為君藥。 牡蠣生長在海里,所以是一味咸,微寒的藥物,入肝、膽、腎經。牡蠣入藥部位是它的貝殼。拿在手里,比草木類藥物都沉,能把浮在外的心陽鎮壓下來。牡蠣經過火煅之后,收斂固澀的功能增強,收斂心陰。心的陰陽平衡了,汗出就減少。 《黃帝內經》中講到:五臟化液,心為汗。《醫宗金鑒》曰:“心之所藏,在內者為血,發于外者為汗,汗者心之液也。” 由于生理上心與汗液密切相關,因此病理上出汗過多或發汗過多,則易損傷津液、耗散心氣,而見心悸、氣短、神疲、乏力等癥,甚至出現肢冷亡陽。反之,心的氣血失常,亦可導致各種汗癥。如心氣不足,表衛不固,則見自汗或汗多淋漓;心陰虧虛,陰不內守,則見睡中盜汗、醒后即止。 方中生黃芪味甘微溫,益氣實衛,固表止汗,為臣藥。 黃芪一說到黃芪,人們都知道黃芪是補氣的。 黃芪補的是什么氣,你知道嗎?黃芪補的就是衛氣。 衛氣:“衛”,即保衛的意思。是保衛人體免受外邪侵襲的一道天然屏障。 黃芪除了補氣之外,還有固表止汗的功能。 《本草備要》中說黃芪,生用固表。 《本草匯言》中說黃芪,實衛斂汗。 煅牡蠣與黃芪,君臣相配,是為益氣固表、斂陰潛陽的常用組合。 小麥甘涼,專入心經,養氣陰,退虛熱,為佐使藥 而在清代《醫方集解》中將牡蠣散中小麥換成浮小麥,止汗的力量就更強了。 浮小麥斂心陰,止虛汗;甘、咸,寒,無毒。 陳者煎湯飲,止虛汗。(時珍)。 益氣除熱,止自汗盜汗,(時珍)。 麻黃根專于止汗,麻黃根具有固表止汗的功效。麻黃根可以用于治療自汗、盜汗、產后虛汗不止等。 麻黃根還有一個兄弟叫麻黃,他們一個在地上面,一個在地下面。麻黃具有發汗的功能,麻黃根具有止汗的功能,千萬別弄錯了。 麻黃根甘平,功專收斂止汗,為佐藥。 小麥甘涼,專入心經,養氣陰,退虛熱,為佐使藥。 二藥協助黃芪,牡蠣益氣固表,斂陰止汗之效,共為佐使藥。 哪些情況可以服用牡蠣散呢? 牡蠣散具有斂陰止汗,益氣固表之功效。主治體虛自汗、盜汗證。常自汗出,夜臥更甚,心悸驚惕,短氣煩倦,舌淡紅,脈細弱。臨床常用于治療病后、手術后或產后身體虛弱、植物神經功能失調以及肺結核等所致自汗、盜汗屬體虛衛外不固,又復心陽不潛者。 #健康科普大賽##謠零零計劃# 我是八零后還在路上的中醫李大夫,堅持科普中醫,讓更多人實現自我健康管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