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市星港大橋工程 江蘇省常州市 常州市星港大橋跨越京杭大運河常州段,是連接鐘樓區和新北區的重要通道,道路斷面為雙向6車道+兩側非機動車道及人行道,道路全寬34.5m。橋梁跨越的新運河水面寬度約90m,通航等級為III級,通航凈空為70×7m。 本項目創意基于常州的歷史文化,突出結構的原創性和可識別性。 項目設計主題為“龍城精神”。設計構想來源于與常州有著不解之緣的“龍”文化。上部結構拱肋整體形態宛如一條巨龍的脊背,兩側傾斜拱肋與中間拱肋的連桿抽象表現為龍骨,象征巨龍正在積聚力量準備新的騰飛。 橋梁全長466m,主橋采用三跨梁拱組合結構,跨度布置為(50+120+50)m,采用整幅斷面,主橋寬度為39.3~45.8m,橋面以上拱肋由中間主拱肋和兩側傾斜輔拱肋組成,主拱肋矢高30m,輔拱肋矢高24m,主拱肋和輔拱肋均采用正六邊形鋼箱截面,橋面系采用單箱七室等截面鋼箱梁(橋面主跨跨中處兩側人行道位置設置局部鏤空,以便觀景),中心線處梁高為3.0m。吊桿采用標準強度fpk=1670MPa的平行鋼絲成品束。引橋采用30m跨度混凝土等截面連續箱梁。主墩采用W型橋墩,主引橋過渡墩采用兩個V型橋墩。 ![]() ![]() ![]() ![]() ![]() ![]() ![]() 京杭大運河水上運輸非常繁忙,航道管理部門要求:橋梁施工期間禁止在70×7m通航孔范圍內搭設支架,封閉航道最長時間不得超過3小時。基于以上要求,采用先梁后拱的施工方案,先將主橋鋼箱梁頂推過河,再搭設支架架設拱肋。頂推過程中單點最大頂推反力1100t。橋梁兩側均為高壓線走廊帶,吊機安全工作距離不夠,給鋼箱梁節段的吊裝帶來很大的風險,施工采用縱移+橫移,避開在高壓線下方作業。 ![]() ![]() ![]() ![]() ![]() ![]() ![]() ![]() 項目名稱:常州市星港大橋工程 項目地點:常州市 建設單位:常州市市政工程管理中心 設計單位:東南大學建筑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 施工單位:常州市市政建設工程有限公司 設計時間:2017.06~2017.11 竣工時間:2020年6月 建設規模:橋梁全長466m,主橋采用三跨梁拱組合結構,跨度布置為(50+120+50)m,采用整幅斷面,主橋寬度為39.3~45.8m,引橋采用30m跨混凝土等截面連續箱梁,引橋寬度為31.5~35.8m。 方案研究團隊:曹 菲、丁建明、楊 倩、于智光、濮岳川 結構設計團隊:童金虎、丁如珍、秦向杰、葛艷麗、袁曉燕、季 杰、張欣欣、夏 凌 道路設計團隊:黃 亮、陳素華、陳小兵、徐俊軍、劉 洋、王新輝、陳 帥、唐 佳、范婧婧 攝影版權:陳 帥、常州路燈管理處 供稿:交通規劃設計院 編輯:品牌運營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