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赦討鴛鴦,賈母大罵王夫人背后要看清楚一點。賈赦之所以向賈母要鴛鴦,是因為王熙鳳悍妒引起他這公公的不滿意。進而借邢夫人幫他討鴛鴦,讓王熙鳳看看什么才是媳婦的“三從四德”。否則何至于賈璉剛和王熙鳳一場大鬧,賈赦就挺身而出老不羞的討鴛鴦。 至于王夫人被罵,賈母遷怒是一方面,還有一層深意是曹雪芹在暗示一種可能。王熙鳳的所作所為,都是跟王夫人有樣學(xué)樣。這里無疑又涉及到了榮國府的當(dāng)年舊事。 關(guān)于王夫人年輕時候什么樣,原文沒有過多交代。但賈政在中秋節(jié)自己講了一個“怕老婆”的笑話,分明是自嘲他與侄兒賈璉一樣,娶了王家善妒的老婆。 賈政這個笑話講的很是惡心。卻將悍妻懦夫的本來面目體現(xiàn)的淋漓盡致。看似譏諷賈璉王熙鳳、薛蟠夏金桂之流。但何嘗不是賈政自己的心中告白? 賈政曾說他自己年輕時候也曾“詩酒放誕”,浪蕩不羈,何以年紀大了就古板起來? 賈家的規(guī)矩是少爺大了未婚前,房中要有幾個伺候的丫頭,是為通房丫頭。日后是可以收房納妾的。可賈政身邊并無這樣一個人。 賈政雖然有一妻二妾,但王夫人自己生了二子一女。周姨娘卻無兒無女。趙姨娘的年紀不大,加上賈探春和賈環(huán)比賈寶玉都小。預(yù)示趙姨娘極可能是賈寶玉出生后,王夫人才給賈政納的妾。那賈寶玉出生之前的十幾年,賈政身邊則只有王夫人和周姨娘。 周姨娘是賈政曾經(jīng)的通房丫頭么?看似很可能,其實并不是!周姨娘與王夫人陪房周瑞一個姓,雖說事有湊巧也是有的。但曹雪芹不至于如此圖便宜。也沒必要讓周姨娘和陪房周瑞一個姓。 周姨娘最可能如平兒一樣,是王夫人的陪嫁丫頭。她的兄弟周瑞一家則是王夫人陪房一同來了賈家。 周姨娘不是賈政婚前通房丫頭,那些丫頭哪里去了?是不是也像興兒說王熙鳳一樣: 如果周姨娘如平兒,也就知道了她為什么會無兒無女不得寵。一來年輕時王夫人不讓她與賈政接觸,沒機會生育。二來她與王夫人年紀相仿,年老色衰自然不得寵。 王夫人暗中妒忌,把持賈政房帷,監(jiān)管丈夫納妾生子,賈政雖然不滿意,但他又不是賈璉那種浪蕩無恥的人,只能忍耐。可看他日后獨寵趙姨娘,也是對王夫人的“報復(fù)”。他有了趙姨娘后最短時間接連生下探春、賈環(huán),何嘗不是一種壓抑已久的釋放! 賈母對王夫人當(dāng)年行為早都不滿意、看不慣。好在王夫人幸運,肚子爭氣,接連生下賈珠、賈元春、賈寶玉二子一女后,馬上給賈政納妾趙姨娘又生下一女一子。賈母也就無話可說了。 如今王熙鳳對姑姑王夫人有樣學(xué)樣,還用老辦法對付賈璉,卻又不幸運生不出兒子,賈母如何不生氣!她大罵王夫人固然是遷怒,但曹雪芹如此寫的背后則表露出賈母早對王家姑侄妒忌的不滿意。
|
|
來自: liuhuirong > 《紅樓雜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