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里說的腎炎,指的是慢性腎小球腎炎(包括腎病綜合征),以及慢性間質性腎炎,這兩種腎炎更可能進展到尿毒癥,暫不討論基本沒有尿毒癥風險的急性腎炎。 先說腎小球腎炎無論是腎炎綜合征,還是腎病綜合征,都有這樣一個規律: 少數患者會完全緩解且不復發; 少數患者會進展到尿毒癥; 大部分患者治療后會維持在一個較為穩定的水平:指標雖不正常但也在比較安全的范圍,終生與腎病相伴,并承擔一定的復發風險。 二八原則很常見,大部分慢性腎小球腎炎在那個“八”里。 那么,腎炎進展到尿毒癥的風險具體有多大? 這個問題還沒有確定的權威數據。腎炎很隱匿,大部分沒有癥狀,90%以上的腎炎患者(尿蛋白、潛血異常)處于帶病而不自知的狀態,很難統計。而且隨著醫療水平的進步,治療結果也就是尿毒癥的風險是在不斷變化的。 可以肯定的是,腎炎當中進展到尿毒癥的患者,占比高于2%,低于20%,這是可以肯定的。一些腎科專家預計,應該在5%左右。 其實知道了腎炎群體的總體尿毒癥風險,對單個患者來講作用不大,每位患者病情有輕有重,尿毒癥風險有大有小,還是根據自己的檢查結果來判斷預后比較靠譜。 再說間質性腎炎間質性腎炎通常可以找到明確的病因,多是因為接觸了一些腎毒性物質:比如腎毒性藥物、重金屬、有機材料,或是由其它疾病引起了腎間質的損害。 間質性腎炎若是及時解除了腎損害因素,進展風險會很小,幾乎不再進展;但若是發現和處理不及時,使腎功能受到了比較大的損害,比如那些肌酐已經達到三四百的患者,就會一直進展下去,尿毒癥風險就很大。 間質性腎炎的進展特點和腎小球腎炎不一樣。腎小球腎炎有較大的不確定性,進展時間長,幾十年的時間內沒準會出現什么不確定因素。而間質性腎炎的病因、結局更明晰一些。 最后,腎炎雖然沒有特效藥,但有有效藥,它的進展速度可以延緩,腎衰和尿毒癥風險可以降低,而且腎功能惡化和尿毒癥風險通過醫療干預可以降低50%以上。患上腎炎不是一件無可奈何的事情,醫生和患者的主觀能動性還是意義重大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