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慣于早起的人,命總歸不會太差,因為他懂得珍惜時間,也懂得珍惜易逝的春光。 俗話說,一年之計在于春,一日之計在于晨。 清晨是所有生命蘇醒鮮活的起點,所以人要是在這個時間點就選擇起床,然后跑到大自然里去鍛煉身體,那么他定然會感覺到前所未有的暢快的,他的呼吸連同他的步伐一起都是十分輕盈的。 而繼續賴床,繼續酣睡于夢鄉的人就感受不到這般美妙的滋味了,他們終日渾渾噩噩,不知道自己身處何方,也不知道自己要去向哪里。 好像對于他們來說,時間是靜止的,而不是流動的,所以他們寧愿在家里呆到發霉,也不愿意去外面呼吸新鮮空氣。 易逝的春光總是追不回來的,你總以為還有時間可供你去努力,去奮斗,可其實一個人所擁有的時間是有限的,你不珍惜,那就等著失去的痛苦朝你涌來吧。 一個人要是想要成功,那必定就要快人一步,比如魯迅先生在自己中學時代,為了提醒自己上課不遲到,于是就在課桌上刻下了“早”這個字。 從那以后魯迅先生果然沒有再遲過一次到,相反,他有好多次都是比別人先來,比別人先沉浸在讀書的愉悅中。 而最后就如同我們大家所知道的那樣,魯迅先生成為了中國乃至世界文學史上有名的文學家。 所以,這個世界上,天才是有的,但天才要是不努力,要是不珍惜自己的天分,那最終也會成為平庸之輩。 就像我們小時候學過的“泯然于眾人也”的方仲永一樣,雖然他自小作詩的天賦便極高,大大超越了同齡人的水平。 但其父親并沒有注重培養他,而是把他視作斂財工具,不斷消耗他的靈氣與天分。 久而久之,方仲永作詩的能力大大下降,最后竟然也變得跟他的同齡人一樣,平凡而又無奇了。 所以,成功雖然跟先天的天分有關,但跟后天的努力也同樣是密不可分的,而如果你沒有天賦,那你就更應該懂得笨鳥先飛的道理。 所謂勤能補拙,你現在技不如人,不代表你永遠都會被別人壓一頭。 是的,人早起很多時候是為了有個好的精神氣神,能夠以更高的效率投入到工作和學習中。 就像我們常常調侃電視里常說的那句“今天也是元氣滿滿的一天”的臺詞一樣,說那么多看似矯情的話,做那么多看似矯情的事兒,其最終目的都是為我們自己加油打勁。 一個沮喪悲觀的人聽到早上八點的鬧鈴,只會覺得生不如死,因為他認為上班如受刑,帶給他的只有痛苦。 而一個樂觀積極已經習慣于早起的人,聽到早上八點的鬧鈴就會覺得新的一天又開始了,他很期待今天所能遇到的人和事。 說簡單一點,愿意早起并且樂于早起的人,總是對生活充滿了希望,他會想到花開是美的,那花落也必然是美的,因為這只不過就是自然規律,并沒有什么值得惋惜的。 而那些總是喜歡晚起,總是要睡到日上三竿才勉強有點想從床上下來的意愿的人,就多半事事都不順心。 因為他們常常會抱怨命運不公,也常常會覺得自己生不逢時,他們從來不會從自己身上找原因,而總是把過錯轉嫁到他人身上。 這種自私又自利的人怎么能夠快樂得起來呢?答案當然是否定的。 早起的人就是那一類能夠掌控和主宰自己人生的人,他們不會隨波逐流,也不會因為一丁點蠅頭小利就半途而廢,放棄自己遠大的志向和理想,他們不忘初心,所以方得始終。 早起不僅僅意味著一種行為,也代表著一種人生態度,因為你想充分利用起自己生命的每分每秒,所以你才不愿意在睡夢中白白浪費了那些原本大有價值的時間。 毫無疑問,這種態度就是積極生活的人生態度。 的確,你拋棄了時間,那時間最終也會拋棄你,你將時間當作是廢品站,那你怎么知道你最終不會成為里面的一件廢棄物品呢? 所以,萬事萬物都是相對的,你拿什么態度對它,它就會用什么態度回報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