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處 《太平惠民和劑局方》 半夏15g,橘紅15g 茯苓9g 炙甘草4.5g 生姜7片,烏梅1個 一、導痰湯 《校注婦人良方》 組成 半夏6g,橘紅3g 茯苓3g 甘草1.5g 枳實3g,制天南星3g 導痰方在二陳湯的基礎上,增加了枳實與制天南星兩味藥物。 制天南星在幫助半夏燥濕化痰的同時,又可祛風止痙。枳實則破氣消積,增強了行氣的力量。 由二者的作用亦可知,破氣化痰,行氣開郁,常用于痰阻氣郁,壅滯不通,甚至痰厥不省人事。患者常可見頭痛脅脹,喉中痰鳴,呼吸氣促等癥狀,較之二陳湯的癥狀痰阻氣郁更甚。 注意,天南星雖然經過炮制,但仍然有毒性,用量不宜過大。 二、滌痰湯 《奇效良方》 組成 半夏7.5g,橘紅4.5g 茯苓6g 甘草1.5g 枳實6g,制天南星7.5g 石菖蒲3g,竹茹3g 人參3g 滌痰湯是在導痰湯的基礎上,增加了人參、石菖蒲、竹茹,其在導痰湯化痰行氣開郁的基礎上,增加了扶正,開竅的作用。 石菖蒲具有開竅豁痰、醒神益智的作用,其在導痰湯痰阻壅滯的基礎上,增加開竅豁痰,常用于治療中風痰迷心竅之癥。 三、溫膽湯 《三因極一病證方論》 組成 半夏(湯洗七次) 陳皮90g,竹茹60g,枳實60g 炙甘草30g,茯苓45g 用法 上銼為散。每服12g,水一盞半,加生姜五片,大棗一枚,煎七分,去滓,食前服。 現代用法:加生姜5片,大棗1枚,水煎服,用量按原方比例酌減。 半夏9g,陳皮9g 茯苓4.5g 炙甘草3g 竹茹6g,枳實6g 生姜5片,大棗1枚 溫膽湯在二陳湯的基礎上,增加了枳實和竹茹二味藥物。 枳實增強陳皮的行氣,竹茹增強半夏的化痰止嘔,且枳實微寒,陳皮性溫,竹茹微寒,半夏性溫,可緩和藥方偏溫之性,使藥方偏于平和。 該方理氣化痰,和胃利膽,主治膽郁痰擾,因膽喜寧謐不喜擾,受邪則心煩不眠,夜多異夢,驚悸不安,膽郁犯胃,又可見嘔惡。故在二陳基礎上,增加竹茹,其歸膽、胃、心、肺經,可化痰除煩止嘔。 注意,該方雖為溫膽湯,但實際上藥性偏于平和,不適用于寒痰,方名僅為沿用古稱。 如果你喜歡「小魚兒醫學研習社」 歡迎點擊在看、分享或設為星標?? Lifelong learning,學無止境 小魚兒醫學研習社 一個會分享醫學知識的中醫學習機 15篇原創內容 公眾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