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為《民間故事》之952章,如果您喜歡看民間故事,記得常來! 北宋時期,黃州某鎮子上住著一位張財主。張財主老實、厚道,而且樂善好施,經常救濟鎮上的窮困鄉民,他的名聲向來很好。 不過,張財主的夫人李氏卻是個尖酸刻薄之人。不僅言語粗魯,還十分摳門,鎮上鄉民們都知道她的為人。 有一次,張夫人去布匹店里買綢緞,因為三十文錢和店小二吵了起來,后來驚動了王掌柜。王掌柜聽說有人在店鋪里鬧事,一下就急眼了,一溜煙兒跑到了店鋪里。可邁進店門一看,那位挑事的正是張夫人,王掌柜泄了氣,腦門上的汗隨即流了下來。 王掌柜知道張夫人是個愛占便宜的主,如此爭吵下去只能耽誤自家生意。于是王掌柜搖了搖頭,無奈走上前去,拱了拱手趕緊賠禮道歉,又免去了那三十文錢。張夫人這才作罷,隨后帶著丫環離開了。從此之后,店小二再也不敢招惹張夫人了。 張財主膝下有一兒一女,女兒尚小,未到出嫁之年。兒子稍大一些,已經到了婚娶之年。前些日子通過媒婆介紹,兒子的這門婚事算是定下來了。 約定好婚期,張財主十分高興,就和夫人商量要將家里的老房子重新修繕一番。兒子要娶媳婦,那可是喜事,張夫人也十分贊成。 隔天一早,張財主外出去雇傭工匠,很快,那些工匠跟隨著他回到了張家大院。 張財主將修房要求跟著幾位工匠說了,雙方談好工錢后修房的工程很快就開始了。 在修繕張財主那間臥房時,按照張財主的要求,那幾扇窗戶不僅要換掉,還要雕滿花紋,那是相當耗費工時的,于是,那位木匠便找到了張財主,懇求他額外多給一些工錢。張財主也十分理解,便滿口答應了下來。 那位木匠很是高興,干起活來更加賣力、仔細。 到了結算工錢那一天,張財主臨時出門辦事,臨走時特意交代夫人要多給那位工匠一些銀子。張夫人點頭應了,可等到張財主離開后,張夫人就打起了如意算盤:“都是干活的,為啥要多給那位木匠一些銀子?這要是慣出毛病了,其他工匠豈不是也要多加工錢,這銀子我不能給!” 主意已定,張夫人拿著銀子去找那些工匠。找到那些工匠后,張夫人拿出銀子開始結算工錢。正要轉身離開時,那位木匠疑惑地問道:“張夫人,您少給我工錢了,這錢數不對呀!” “怎么不對?你仔細數數。” “張夫人,前幾日我雕刻花紋的工錢確實沒有給啊!” “我說你這木匠還想不想繼續干活了?要是不想干盡快走人,休要在這里找麻煩!”張夫人言罷甩了甩衣袖就走了。 那位木匠欲要再和她理論,旁邊的工匠們攔住了他,勸說道:“兄弟,你從外鄉剛剛來到此地,你有所不知,那個張夫人十分刻薄,方圓幾十里內的鄉民們都知道她的脾氣,你可不要招惹她啊!” 那位木匠是外鄉人,才到這個鎮子沒幾天,他哪里知道張夫人的為人?但那位木匠卻是個恩仇必報的人。聽聞工友們如此一說,他的心涼了半截,看來那部分工錢她是不會給了。 不過,他心里有氣,就要好好教訓一下張夫人。他懂得一些魯班術,回家后就雕刻了一只木烏鴉。隔日出門時,他將木烏鴉塞進了懷里。 到了張家后,他趁著眾人不注意,將那只木烏鴉藏進了房梁里。 又過了幾日,房子修繕完畢,張財主看著新房子很是高興。兩日后,張財主搬進新房。 可就在搬進新房的第二天夜里,張財主做了一個夢,他夢見有一只烏鴉站在臥房的房頂上,不停地用嘴敲打屋頂,不時發出陣陣叫聲。 過去古人講究多,認為碰見烏鴉不是好事,說白了就是不吉利。而與烏鴉相反的就是喜鵲,喜鵲代表著吉祥和喜事,要是烏鴉落進了自己宅院,那可是相當晦氣的事了。 張財主一下從夢中驚醒過來,他這才發現剛才是一個夢。他安慰著自己,很快又躺下睡覺了。 可第二天夜里,張財主又做了同樣的夢,那只黑色的烏鴉還是站在他新房的屋頂上,一邊敲打著屋頂一邊高聲大叫。張財主一下又從夢里醒了過來。 他抬頭看著屋頂,仔細聽著,可并沒有發現任何聲音。他又走出了房間,到了院子里又朝著屋頂看了看,還是沒有發現有何不妥。 張財主摸了摸腦門,自言自語道:“這是怎么了?連續兩晚夢見那只烏鴉,這太奇怪了。”張財主回到屋里繼續睡覺了。 第三天夜里,張財主又夢到了烏鴉敲屋頂。一連三個晚上都夢到了烏鴉,張財主覺得此事非同一般,于是第二天早上,張財主就派人上房頂查看,可找了半晌,還是沒有發現什么。張財主不安心,于是出門去找鎮上的李木匠。 李木匠祖上三代都是木匠,手藝精湛不說,還懂得魯班術。只是他年紀大了,很少給人家蓋房子。 今日張財主主動找上門,李木匠就詢問他出了何事。張財主遂將烏鴉敲屋頂的事跟他說了。李木匠一聽微微一笑,說道:“您恐怕是得罪了工匠,既然您登門拜訪,平日里又常常救濟鄉民,這個忙我得幫一下,去你家看看吧!” 李木匠到了張家,在房間里看了半晌,隨后搬來梯子爬到房梁上。他在那里找尋片刻后看出了端倪,隨后將一個木制烏鴉拿了下來。 “果然是你得罪了工匠,就是這只烏鴉在作怪,所以你才會夢到烏鴉敲屋頂啊!”李木匠說道。 張財主一看,登時愣住了:“我不曾得罪過他們呀!而且我一日三餐招待十分周到,工錢也沒有拖欠過,那些工匠也沒和我爭吵過啊!” “呵呵!這事您以后好好詢問一番,眼下我先幫你擺平此事,等明日我再來一趟!”張財主謝過李木匠后,李木匠就回家去了。 翌日一早,李木匠拿著一個木制喜鵲來到了張家。他爬上房梁后,將木喜鵲放到了房梁里。 “我已幫您消除了晦氣,您晚上不會再夢到烏鴉敲屋頂了,還有你家日后會喜事連連的!”李木匠笑著說道。 張財主高興不已,趕忙上前拱手言謝,隨后又命人拿來銀子,可李木匠卻連連擺手:“您常常救助窮苦百姓,是個大善之人。如今你家有事,我豈能不幫?這只是舉手之勞,這些銀子您拿回去,還是留著以后救助鄉民們吧!”張財主聞言后佩服不已,后將李木匠送出了家門。 此后,張財主再也沒有夢見過那只烏鴉。隨后在張財主的詢問之下,夫人說出了真相。張財主嚴厲地訓斥了夫人,隨后親自帶了一些銀子,去鎮上尋找那位木匠。 木匠見了張財主,心里“咯噔”一下,可張財主沒有責怪他,還將之前虧欠他的工錢遞給了他。木匠心中有愧,低著頭遲遲不敢接過銀子。 張財主將銀子塞給了他,說道:“這事不能全怪你,說到底是我夫人有錯在先。這些銀子你拿去,不過希望你以后不要再走歪門邪道,用一些邪術,這樣既不能解決問題,反而會害人又害己,你以后要好自為之!” 木匠羞愧難當,不停地給他賠禮道歉。張財主微微一笑,轉過身離開了。 此后,這位木匠遇事再也沒有沖動過,害人的魯班術也沒有再使用過。 不久后,張家兒子娶妻,張家熱鬧非凡,鄉民們聞訊都趕來了,張財主高興不已,在家里設宴款待親朋好友。而讓張財主意想不到的是,那位木匠也來賀喜了。 二人拱手相互打招呼,臉上都露出了真誠的笑容,果真是“一笑泯恩仇”啊! 后來,張財主的女兒嫁給了一位官人,婚姻十分美滿。而張財主的兒媳婦給張家接連生了兩個男孩,這或許就是李木匠所說的“喜事連連”吧! 筆者感言: “化干戈為玉帛,一笑泯恩仇”,大家在實際交往之中,能做到這樣實屬難得。這個故事的起因是張夫人太過摳門、欺人,這才惹惱了那位木匠,才會出現烏鴉敲屋頂的惡劇。好在李木匠出手相助,將烏鴉換成木喜鵲這才避免了一場麻煩事。 張財主胸襟開闊,不僅付了欠款,還選擇了原諒,雙方化干戈為玉帛,成為了朋友,還感化了做壞事的木匠,如此的結局還算圓滿。 通過這篇小故事,小編要說:日常生活中,我們要多行善事,把心放正,不要一時沖動做害人害己的壞事。還有,心胸開闊一些,莫要小雞肚腸,以免肆意爭吵后給自己和家人招惹麻煩! 聲明:民間故事意在向世人闡述道理,切莫與封建迷信對號入座,謝謝! 如果喜歡我的故事,還請點個關注,謝謝!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