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虛沒力氣、陽虛怕冷、血虛發燥、陰虛發熱...陰陽氣血,到底哪虛?對照一下,用藥各不同! 1、氣虛 ?共性:全身無力、容易累,喘不上來氣、說話聲音小、不愛說話,出汗多、勞累加重。 ①肺氣虛:咳嗽聲低、咳痰沒力氣、痰液清晰,容易感冒,舌淡苔白。 常用藥:人參歸脾丸(補益心肺)。 ②心氣虛:面色發白,怕冷、手腳冰涼,忘性大,心慌,舌質淡,舌體胖嫩,苔白。 常用藥:生脈飲(益氣復脈,養陰生津) ③腎氣虛:腰膝酸軟,夜尿多,面色蒼白,功能障礙,舌淡白。 常用藥:金匱腎氣丸(溫補腎陽,化氣行水) ④脾氣虛:食欲不好、飯后服脹,大便不成形,面色蔞黃,形體消瘦,浮腫,舌淡苔白。 常用藥:參苓白術散(健脾益氣) 2、陽虛 ?共性:怕冷,手腳冰涼,嘴里沒味、不想喝水,小便色淡量多、夜尿多,渾身無力,容易累,冬季加重,多半氣虛。 ①脾陽虛:面色發白,食欲減退,胃疼,喜歡熱的、按壓后舒服,大便稀,水腫,舌質淡胖或有齒痕,舌苔白滑。 常用藥:健脾丸(健脾益氣、和胃止瀉) ②腎陽虛:腰膝酸冷,小便清長,下肢浮腫,功能障礙,早上四五點鐘容易拉肚子,多夢,舌淡胖苔白。 常用藥:五子衍宗丸(補腎益精) ③心陽虛:心慌、喘不上來氣、胸悶胸痛,容易受到驚嚇,舌淡胖,苔白滑。 常用藥:柏子養心丸(補氣養血,安神) 3、血虛 ?共性:面色發黃或發白、皮膚沒有色澤,口唇顏色淡、指甲蒼白,頭暈、心慌、失眠,女性月經量少,可有氣虛。 ①心血虛:心慌心煩、失眠多夢、忘性大、嘴唇舌頭顏色淡、舌紅少津。 常用藥:安神補心丸(養心安神) ②肝血虛:眼睛干澀、看東西模糊,耳朵嗡嗡響,手指麻木,指甲色淡沒有光澤,月經色淡量少,失眠多夢、容易驚醒、舌色淡,苔白。 常用藥:杞菊地黃丸(滋陰養肝) 4、陰虛 ?共性:體形消瘦,口鼻咽干、午后發熱、手腳心熱。 ①肺陰虛:干咳少痰、痰黏或帶血、聲音嘶啞、睡覺出汗、舌紅少津。 常用藥:養陰清肺丸(養陰潤燥,清肺利咽) ②脾陰虛:不想吃飯、不易消化,嘴里發干,口渴、大便干結,消瘦、舌紅苔剝。 常用藥:香砂六君子丸(健脾益氣) ③腎陰虛:腰酸腿軟,腳跟疼,手腳心熱、失眠,睡覺出汗,脫發,牙齒松動、舌紅少津無苔。 常用藥:六味地黃丸(滋陰補腎) ④肝陰虛:頭暈頭痛,眼干怕光、視力減退,失眠多夢,指甲光澤度差,舌紅少津。 常用藥:龍膽瀉肝丸(清肝膽,利濕熱) 如果對自身體質仍有不清楚的地方,可以拍個舌苔照片。 #健康科普大賽# |
|
來自: 杏林夜話圖書館 > 《腎陽虛怕冷手足冰涼心陽虛低血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