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該文只是初步帶你了解電腦配置這門學問,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如何查看自己的電腦配置
最簡單的右鍵桌面此電腦->點擊屬性 
下載個電腦管家等電腦助手軟件也可以查看詳細配置 
如何DIY自己的第一臺電腦
篇幅有限,這里我只詳細分析一臺電腦的核心配置(CPU、主板、顯卡),外加內存
定好預算
對于電腦來說,預算是最重要的!沒有預算,一切都是空談。沒預算默認外星人Area51M(價格在2萬左右),現在電腦往往充當一種娛樂需求,相對來說比較次要,因此大多數人配電腦預算都不算太高,好在現在DIY市場比較平價,3000塊就能裝到不錯的電腦了。
核心配置
一般指CPU、主板、顯卡三大件  舉個例子,你預算5000元,那你可以花3500左右購買CPU 主板 顯卡;
1.CPU的選擇 處理器分為臺式CPU和筆記本CPU,受技術限制,一般來說臺式CPU的性能要遠高于筆記本CPU,筆記本CPU產品名稱后面會跟有M這樣的后綴,K后綴可用于超頻,臺式CPU的低功耗版本意義不大,筆記本CPU的U和Y后綴用于超極本等輕薄的筆記本,為的是提升續航所進行了性能縮水,有兩個字母后綴的是后綴的組合,比如M是移動版,X是至尊版,那么XM就是移動至尊版了。 現在的桌面CPU市場,是兩強分立的階段,Intel和AMD都可以推薦。AMD現在的桌面CPU產品相當不錯的,無論是日常辦公還是游戲,都可以買的!
Intel:9代是最新款
注:對于小白來說最大的誤區就是:i7>i5>i3,我之前也是這么去理解的,明顯是不對的 比如 i7-3537U,i7-5550U都是比較入門級的cpu,而i3-9350KF卻接近中高端CPU的水平
 注:比如core i5-4210U代表第四代低壓i5。一般游戲玩家和adobe至少要達到i5級別。這里一定要注意啦!同代CPU中低壓和標壓的性能差別是非常巨大的,以后有導購跟你介紹:“看,這款可是I5芯噢!” 你就可以果斷反擊:'尼瑪一個低壓的I5也想忽悠我!當我小白呀! ' ,看到這里想必大家已經明白了吧? 舉個例子,同樣是I7 四核八線程的CPU,其性能也會有很大區別的噢,這一點大家在選購電腦時一定要注意注意再注意。(PS,還有一款末尾帶K的如 I7-6700K代表的是頂級臺式機CPU噢 )
AMD:3代銳龍是最新款
 后綴說明: X:高頻版桌面CPU G:帶核顯的桌面CPU GE:低功耗的帶核顯桌面CPU
2.下面就是最關鍵 的部分:AMD和Intel到底哪個值得選? 
解釋: (1)定預算:比如預算5000元,就只需要看3000-5000這一欄的內容; (2)用途:這里面給出的幾種常用用途: 均衡發展:就是什么用途都適合,追求配置均衡,適合大多數人; 多核用途:適合多開、渲染、建模用戶 單核用途:適合追求幀數的網游、只吃單核的工作程序用戶 顯卡性能優先:單機大作愛好者,追求單機大作幀數
比如::預算5000元封頂,平時游戲LOL為主,也會玩玩NBA,2K等單機游戲,也需要拿電腦跑一些程序。 這種用途屬于”均衡發展“類型,對應到3000-5000元,找橙色色塊——所以需要選擇R5 3500X或者i5 9400F。
主板
主板的高端低端并不會 對CPU性能產生影響,也不會 對顯卡性能產生影響。主板屬于有功能性但沒性能的配件,所以主板不像CPU,GPU那樣有性能天梯圖。現在由于CPU和主板基本都是搭配著賣,所以很難選錯主板。 
顯卡(GPU)
顯卡是電腦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承擔著輸出顯示圖形的任務,顯卡的作用是協助CPU,提高整體的運行速度。比如我們玩游戲時,CPU負責計算怪物的血量,顯卡負責渲染你與怪物搏斗時的場景,分工合作這樣就減輕了CPU的負擔。
分類
1、核顯集顯獨顯區別: (1)從性能上來講, 獨顯是最好的,適合于游戲玩家且對顯卡有要求的。 i3 i5 i7的cpu內部集成的顯卡性能不錯,一般性能和gt210的獨立顯卡相當。 (2)集顯還可能有人使用,性能上可滿足一般的 網絡游戲 的需要。 集顯適合于辦公用戶使用,這種用戶對顯卡要求低,不要求顯卡有多強的3D圖形功能。 (3)目前核顯性能已經領先于主板集顯,并且將顯卡核心集成處理器中相比集成主板中優勢更明顯,因此主板集顯至今已經終結了,除了老平臺外,估計已經不會再有主板集顯的新品出現了。 2、基本介紹: 核顯:就是和cpu集成在一起的,如現在的i3 i5 i7等cpu里面集成的顯卡。 集顯:就是集成在主板北橋中間的顯卡。如g41 880G主板的顯卡。 獨顯:卡有獨立的顯示芯片(不是做在主板或集成在cpu中的),單獨做成一張卡的。

顯卡現在有兩家在做:NVIDIA(N卡)和AMD(A卡)
NVIDIA:RTX3090系列是最新款
 RTX和GTX的區別是RTX支持光線追蹤,產品定位代表了產品實力,比如RTX2070就高于RTX2060。而后綴則代表了不同版本的意思,比如Super代表”增強版“,ti也差不多是”增強版“的意思,Max-Q表示低功耗版。
AMD:RX 6X00系列是新款
 命名方式上看,AMD和NVIDIA比較接近,XT也表示“增強版”的意思。
目前,顯卡主要還是推薦N卡,不僅價位覆蓋全面,高中低端都有,而且性價比也不低。
舉例:還是上面那個例子,5000元總預算,用于核心配置的預算就是5000x70%=3500元,我們已經選擇了3500X B450主板CPU套裝,已經花掉1400元了。 我們還剩下2100元左右可以選擇顯卡。
帶著2100元上淘寶看看: 
一目了然。就選擇RTX2060 6G終結者V1了。
內存
內存是CPU能直接讀取和寫入數據的地方,是數據的中轉站。內存速度極快,一個程序運行時,電腦會把這個程序運行所需要的數據全部放到內存里去。就好比我們吃飯時,不是直接拿著電飯鍋吃而是用碗裝著吃一樣。
在手機內存都8G起步的年代,電腦如果還弄8G內存,好像有點不好意思。當然了,一切看預算辦事,8G其實已經能滿足不少需求了。
8G:預算不足的用戶,滿足日常辦公 不吃配置的網游需求
16G:主流用戶,滿足單機大作 吃配置網游需求
32G:適合工作用戶,比如視頻剪輯、渲染、建模等
64G以上:適合重度工作用戶,以及喜歡插滿內存條的人
理論上來說,電腦內存是越大越好,就好比手機上的運存,8G肯定好于6G,越大的內存,越不容易殺后臺。同樣,對于電腦來說,電腦內存越大,后臺上掛的軟件和進程也就可以越多,也越不容易死機,所以買內存條根據自己預算,盡量越大越好。  內存的好壞也決定了電腦運行的質量,內存的頻率一般都差不多,大多是1600,影響內存最重要的還是內存的總容量大小。使用大內存可以讓電腦運行更加暢,比如你可以同時開啟多個程序而不會覺得卡頓,程序之間的切換速度也更快,也不用為了節省內存而關閉這個效果,優化那個設置。同時32位系統的最大內存使用量為2.9Gb,即使你裝了16Gb的內存,能夠用得上的內存也只有2.9Gb而已,所以推薦使用64位操作系統。
值得一提的是,有的時候我們會聽到有人說“我的電腦內存500G”,這明顯是不正確的說法,內存是內存,硬盤是硬盤,不要和手機的內存弄混了,內存和硬盤的區別我們還可以用上面說的“我們吃飯不是直接拿著電飯鍋吃而是用碗裝著吃”來類比
其他
其他還包括硬盤,電源,機箱和散熱器,顯示屏我就不過多贅述了
如何選擇電腦
1、臺式機還是筆記本?
學生黨、經常出差、移動辦公,為了方便攜帶選擇筆記本。臺式機比筆記本的性能高出一截,追求高性能選擇臺式機。相同配置臺式機比筆記本要便宜很多,價格因素選擇臺式機。臺式機可以通過更換部分硬件來達到長期使用,而筆記本的使用壽命在五年左右,5年之后就會老化,同時性能也跟不上時代了。
2、品牌機還是組裝機?
品牌機一般是大公司生產,出廠前經常了嚴格的性能測試,穩定耐用,一般圖方便的人,公司,機關單位選擇較多,但品牌機價格較貴也不可升級。組裝機配置靈活,升級方便,性價比也高于品牌機,有DIY動手能力的人都選組裝機。
3、實體店買還是網上買?
去實體店買的話,賣家的報價肯定會貴一些,網上買的話會便宜一些,你可以先去電腦城實體店逛一逛,然后再到網上買,淘寶京東都可以,京東相對讓人放心一些,淘寶會便宜些,淘寶會有以舊充新情況,注意甄別。
4、網上的整機能不能買?
整機就是商家已經幫你配置好所有的硬件,收到貨插上電就能用。但這里不推薦購買,商家會把某個高性能硬件拿出來大說特說然后在其它硬件上縮水,或者這個硬件是這個版本的乞丐版。買來的電腦部件如果不會組裝可以拿給電腦維修店的師傅裝,組裝費一般不會太貴。
5、二手硬件能不能買?
CPU可以買二手的,CPU不存在一手二手,一是CPU無法山寨,二是CPU非常的耐用會壞的情況極少,可以說是電腦硬件里最耐用的部件,內存是第二耐用的部件,只要內存容量大小一樣,不同品牌之間的差距非常的小,直接在搜索結果里買銷量最大的就行。主板要買全新的或者高端二手的也行,硬盤不用說一定要買全新的,而且一定要買一線品牌的。顯卡二手這里水非常的深,顯卡的核心倒不會有問題,出問題的往往是風扇,如果經驗不足的話,建議不要買二手的。
6、有必要上SSD(固態硬盤)?
非常建議入手SSD,SSD極大提升了開機速度和文件打開速度,飛一般的體驗,誰用誰知道,128G或者256G用來安裝系統就行。
7、如何開始配置電腦?
首先要明確電腦的用途和預算,離開用途和預算談配置都是耍流氓。二是了解配置電腦存在“邊際效益”,從低端升級到中端帶來的效益是非常明顯的,但如果是中端升級到高端帶來的效益就逐漸變小,這時你需要花很大的價錢才能提升少量的性能。三是了解配置電腦也存在“木桶效應”,電腦的性能是所有硬件共同決定的,如果某一硬件的性能特別低,勢必會影響其他硬件的發揮。你可以使用太平洋網絡的 DIY模擬裝機 或者中關村在線的 模擬攢機來確定大概的配置。這里大概分成三種情況: (1), 辦公家用型。主要用途包括瀏覽網頁,處理文檔,收發郵箱,看看視頻,運行輕量級游戲(比如英雄聯盟,DOTA),選擇中低配置就足以滿足要求了,可以把錢主要放在CPU上,不需要顯卡。 (2), 大型游戲型。大型游戲都會涉及3D和渲染,所以有獨立顯卡是非常必要的,不然游戲會掉幀幻燈片一樣的運行,這里可以考慮用“低CPU高顯卡”的搭配方式,網吧也是這樣搭配他們的電腦的。 (3), 圖形設計型。通常需要運行Photoshop,After Effect,Premiere,3Dmax這類圖形視頻軟件,運行Photoshop如果不涉及3D和渲染可以采用辦公家用型的配置,其他的情況就需要安裝獨立顯卡了,這對于軟件的處理速度有著極大的提升,可以選擇QUADRO專業顯卡,但往往較昂貴,你也可以采用GeForce游戲顯卡來代替也是可以的,畢竟會便宜一些。
2021年游戲臺式電腦配置推薦
1、入門游戲主機配置:   這兩款價格估值都是3K左右。配置定位于入門游戲玩家,可以保證絕大多數游戲在高特效下流暢運行,主要針對騰訊類游戲,比如LOL,CF,DNF,以及魔獸世界之類不是很吃硬件的網游,絕地求生這樣的大型游戲也能在中特效下流暢運行。 這兩款cpu都是四核心,雖然R5-1500X的單線程性能稍弱,不過卻有超線程技術的加持,在面對一些輕度的生產力需求時表現會更好一些。如果是純粹游戲黨的話,建議用i3-9100f的那款配置。 2.主流游戲主機配置   這兩款估值4K左右,配置主要是在前邊配置的基礎上提升了cpu和顯卡。雖然現在很多游戲用4核心的cpu就可以,不過面對一些大型3A游戲還是會有點力不從心,隨著游戲不斷更新迭代,以后對于cpu的要求也會越來越高,如果你想一臺電腦能多玩上幾年的話,那么就很有必要考慮6核心的處理器了。 這兩款配置的cpu都是6核6線程,搭配GTX1660 SUPER顯卡,在1080p分辨率下可以滿足絕大多數游戲的需求。 3.中高端游戲主機配置   這兩款估值10K左右,配置的cpu核心都上升到了8核,顯卡也提升到了中高端型號,一方面可以輕松面對大型3A游戲,另外更多的核心數量在游戲直播以及生產力需求等方面也有更佳的表現。 這兩款配置只要你不是追求極致4K分辨率的話,幾乎是什么游戲都來者不拒。
2021年桌面(臺式機)CPU 顯卡天梯圖


2021年移動(筆記本)CPU 顯卡 天梯圖
 
想了解其他詳細性能數據對比梯度圖我推薦一個網站: https://rank./soc.shtml 如果你想了解手機配置攻略,可以看我另一篇文章: https://editor.csdn.net/md/?articleId=118047601
參考文章: https://zhuanlan.zhihu.com/p/110430940 https://www./article/20170814-83556_all.html http://www./jiaocheng/17370.html https://rank./dcpu.shtml
如果您覺得本篇對你有幫助,可以點關注,給個贊,支持一下,過程有遇到什么問題也歡迎評論私信,進行交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