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劉良桂科學網博客。 此處泛指高校教師,即包括青椒和科研工作者。以下須知中的觀點僅代表本人,不代表其他人或任何官方機構,不一定對,僅供參考。 1. 單打獨斗也能贏的時代正在過去。高校科研分兩種,一種是自然科學/社科研究,一種是教學科學研究,這兩種科研項目近年來獲批難度逐漸增加,單打獨斗也能贏的時代正在過去。不管是國家層面還是省級或者校級層面,科研經費的資助不論是規模還是方向正日益向團體大規模作戰傾斜,這點可以從各種項目申報指南中一窺端倪。 2.情商要好好修煉。接第一條,正因為各種項目,無論是教學還是純科學研究,都傾向于組團,所以在入職的時候甚至之前就要對入職學院的教學和純科學研究狀況有大致了解,加入其中的團隊,為以后的團隊協作奠定基礎。要多傾聽學院或團隊領導的意見,為啥人家是LD,而其他人和你都不是,肯定是有原因的。LD雖然可能某些方面不是最強,但情商方面肯定不低,要不然當不了LD,即使當上了也不會長久。 3.對于上課,但求無愧我心。作為一個新來的新人,有課上就已經不錯了,要想一來就像有的忠告里說的那樣承擔專業主干課程,這多半是不現實的。你要知道現在高校基本上是不缺上課的教師的,學院或系招你進來,多半是為了科研考慮。所以剛進去,能有些邊邊角角的課上上,增加一點上課的經驗值就已經是非常好的情況了。你要知道,近年來,專業各種培養計劃與時俱進,修修改改,專業課程的安排也是兩年一小改,五年一大改,一般教授都不知道現學現賣上過多少次的新課,更何況是新人,怎么可能一開始就會有專業主干課程輪到你。 4.無論如何都不要丟掉對美好生活的向往。筆者以前曾寫過一些博文【高校教師職業何時才能再次成為香餑餑?】,反映了一些高校教師教學科研的現狀,總體上來說是比較辛苦的,跟人們傳統觀念中高校教師的幸福生活無法相比。在缺乏信息、缺乏資金、缺乏規則制定權的情況下,高校教師其實地位堪憂,但不管怎樣,把它作為一份職業來做,還是有其可取之處的。把我們的眼光拉長,科研、教學其實只是人生的一小部分,除去這部分,人生的精彩其實可以體現在很多其他方面。 總之,A reach person is not the one who has the most, but is one who needs the least. 轉載本文請注明本文來自劉良桂科學網博客。 鏈接地址:http://blog.sciencenet.cn/blog-3410526-1311466.html |
|
來自: 郭JQ8jam1m4kqi > 《待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