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為啥要去看大足石刻」 說 大足石刻是“中國的吳哥窟” ,這是因為它們幾乎同時期營建,繁盛過后又一度被人遺忘。 不同的是,吳哥窟如今是舉世聞名的旅游目的地,而大足石刻依舊低調得令人心疼。 梁思成在大足石刻-北山 70多年前, 以楊家駱為首的大足考察團 和 以梁思成為首的營造學社 先后發現了大足石刻。大足石刻被冠以“第二個敦煌”,震驚全國。 然而時局動亂,大足石刻很快繼續蒙塵。 直到1999年, 大足石刻成為敦煌之后,我國第二個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的石窟 ,才確立了 “北敦煌,南大足” 的地位。 ①你能看到“石窟藝術史上最后的輝煌” 有人說石窟藝術到了唐代就盛極而衰了??墒聦嵤牵鼪]有衰,只是舞臺不再是北方和中原,轉而前往山高水長的川渝。 大足石刻 歷經6個朝代開鑿 ,從 晚唐到南宋 ,把中國石窟藝術史向后延續了 400多年 。 ②你能看到充滿人間趣味的石刻造像 如果你去過敦煌,你會發現那里壁畫和造像充滿了“異域風情”。到了云岡,胡風胡韻依然濃烈。直到龍門,佛像的面容才多了些中原人的特質。 來到大足之后,你會發現,這里的造像已經完全中國化了,宋代的世俗生活在崖壁上表現的淋漓盡致。 ③你能看見儒釋道三教共存的石窟 石窟原是佛教的一種建筑。但在大足,道教也開鑿了石窟。儒教的“孝”思想,則通過《古文孝經碑》等出現在佛教的造像群里。 孔子、老子、釋迦甚至可以共存一窟 ,這樣和諧的場景在大足司空見慣。 ?? 「有哪些不得不看的石窟國寶?」 寶頂山、北山、南山、石門山、石篆山 ,是大足石窟造像群中 最具代表的“五山” 。 寶頂山 寶頂山,是大足名僧 趙智鳳 ,耗費70多年,營建的一座 大型密宗道場 。 現在它是大足石刻中人氣最旺的打卡地 。 圖源:大足石刻研究院 ? 養雞女 東方的蒙娜麗莎 這是養雞女,她是寶頂山 的 “第一人間美女” 。 清晨,她像往常一樣打開竹籠放雞。 兩只雞歡快地爭啄一條蚯蚓,一只雞著急出來,探出好奇的小腦袋!她的臉上則掛著 一抹淺淺的微笑。 1988年發行的寶頂山《養雞女》郵票 在工匠高超的技藝下,畫面里洋溢著清新、詩意的田園氣息,800年前的西南鄉野,仿佛就在你的面前,這是大足石刻 “世俗化” 的表現。 ?九龍浴太子 動起來的佛傳故事 這里原來是一個懸崖缺口,流水常年匯集于此。古代工匠們填補缺口,疏通暗道,使流水有節制地從龍嘴里吐出,為剛出生的佛祖“灌頂”。 佛傳故事就這樣和獨特的地理環境巧妙結合起來,創造了這龕 絕無僅有的動態造像 ! ?釋迦涅盤圣跡圖 世界上最大的半身臥佛像 “頭在大足,手摸巴縣,腳踏瀘州” ,說的就是這尊氣勢出眾的臥佛。 佛教經典中最忌諱“不全”,為啥這個臥佛是半身? 這其實是當時南宋工匠們的一種藝術表達。為了凸顯臥佛的雄偉,引導人們突破空間的想象,展現“佛之大,橫臥于天地之間”~ ?千手觀音 人間一絕,天下奇觀 最讓人感到震撼、美到眩暈的是這尊千手觀音。 她不僅手多,而且每只手上都有一只眼睛,分別拿著各種各樣的法器。 整個造像占據崖面 88平方米 ,氣勢恢弘,看上去就像是孔雀開屏! 這是我國所有千手觀音造像中,最接近信眾想象的那尊,據說她有1007只手。 但她到底有多少只手,長時間都是未解之謎。直到2009年,來自全國的文物專家實地測繪,將她的影像錄入電腦,一只一只編號,才最終數出 “830只手” 。 ?六道輪回圖 具象化的佛教人生觀 大足石刻是一幅內容連貫的“連環畫”。 800多年過去了,這些“畫作”的顏色居然保留了下來。在我國現存石窟中,這樣的“彩色石窟”可不多見! 北山 大足石刻不等于寶頂山 ,北山就是大足石刻第二個重磅打卡地。 唐末 韋君靖 割據川東, 殺人無數,自知罪孽深重,便捐錢造像,拉開了北山石刻開鑿的序幕。 圖源:大足石刻研究院 ?轉輪經藏窟 宋代石窟藝術的巔峰 沿著蜂窩一般的石窟群一路前行,走到唯一有鐵柵欄守門的洞窟,你便來到了大足石刻 “特窟中的特窟” ——轉輪經藏窟。 大足石刻考察團曾評價此窟:“妙麗莊嚴,除敦煌壁畫外,實無其匹”。 (請把手機倒過來觀看??) 圖源:大足石刻研究院 石窟正中是一座石雕的轉輪經藏,三面洞壁佛像環繞,中間主像為釋迦牟尼佛,南壁為文殊菩薩、玉印觀音和如意珠觀音,北壁為普賢菩薩、日月觀音和數珠手觀音。 圖源:大足石刻研究院 這些佛像無不婉約柔美、崇高莊嚴,真實再現了 宋代的審美理想 (宋代美學YYDS )。 ?媚態觀音 北山觀音造像之冠 北山是一 座 “觀音造像陳列館” ,而號稱 “觀音之冠” 的是這尊小小的數珠手觀音。 如果沒人提醒,你肯定想不到這位甜美的“少女”竟然是觀音!你看她面露微笑,溫柔的目光望向地面,好像在等待什么,又好像在思索什么… 因為她太親切、太迷人了,當地人都叫她 “媚態觀音” 。 ?《古文孝經碑》 寰宇間僅此一刻 北山摩崖石刻《古文孝經》,是 歷代留存的儒家石經中的孤例 ! 與《古文孝經》同窟的《趙懿簡公神道碑》,即《蔡京碑》,是宋代四大書法家之一的蔡京的書法真跡。蔡京碑刻字跡留存極少,該碑 填補了中國書法史的一個空白 。 難怪金石學家、故宮第二任院長馬衡曾贊嘆說 “寰宇間僅此一刻” 。 南山 圖源:大足石刻研究院 南山石刻,是我國 極罕見的純道教石窟 。 三清古洞 ,堪稱 “道教石窟的驚世之作” 。洞窟正中是道教的最高神“三清”“四御”,兩側及后側洞窟,分六層刻有360尊應感天尊。 南宋道教的神仙體系,就這樣無比清楚地呈現在你的眼前。 石門山 石門山,因兩塊巨石對峙如門得名,巨石上 來自道教的神仙和來自佛教的菩薩和諧共存 。 玉皇大帝龕 ,構思巧妙,玉帝身著皇袍,手捧玉圭,就像人間的帝王一樣高高在上。龕外是眼如銅鈴,目及千里的“千里眼”,和作細聽狀,耳聽八方的“順風耳”。 而在玉皇大帝龕背后,是佛教絕美的十圣觀音窟! 石篆山 圖源:大足石刻研究院 石篆山就更神奇了, 儒、釋、道三教都來了 。 其中就重要的要數文宣王龕,又叫 孔子十哲龕 ,孔子坐中央,兩側是他最有成就的十位弟子。我國古代供奉孔子一般都在文廟,像這種開窟造像的鳳毛麟角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