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我是中醫人,文君然。 今天這篇文說,我想和你聊聊鼻子上的事兒。 這就是,早晨起來,或者遇到冷氣刺激的時候,鼻炎發作,形成鼻子癢、打噴嚏、流鼻涕等現象。 這個事兒,在眾多過敏性鼻炎患者身上常見。尤其是在夏季使用空調的情況下,這個現象更明顯。 現在,我給你說一張醫案故事。我想用它來幫你揭示,中醫遇到這種情況,是如何應對的。 話說有這么一個男子,年36歲。什么毛病呢?就是一旦遇冷,就鼻癢、噴嚏頻作、鼻塞、流鼻涕,同時還感覺頭痛。早晨起來的時候,如果室內溫度低了,他也會如此。接下來這一天,他都別想消停。 他曾經多處就醫,均確診為鼻炎。經過多種藥物治療,效果一般。 后來有一次,他不慎再次感寒發作。一周的時間,未見好轉。怎么辦?看看中醫吧。西藥吃了那么多,不管用,他有點喪失信心了。 刻診,見患者脈弦細、苔薄白、舌質淡。就診之時,鼻塞、流清鼻涕。嗅覺幾乎喪失。再仔細觀察鼻內膜,發現濕潤、腫脹、色淡白。 這個時候,醫家開了一張方子。但見: 黃芪30克,白術30克,防風10克,白芷20克,辛夷花15克,麻黃9克,藁本10克。 結果,這個藥,患者服用3劑以后,癥狀大大減輕。繼續用6劑,諸證消失。 最后,原方6劑研成細末,每日2次,每次6克,開水沖服,鞏固療效。從那以后,這個患者的毛病,幾乎就斷根兒了。 這張醫案,算是我見到的,比較典型的,用固表實衛、散寒解表之法,治療過敏性鼻炎的例子。我想把它詳細地說給你。 你看啊,這個人,脈細,舌淡,苔薄白。這很顯然,是虛證,對不對? 他為什么遇到冷刺激就犯病啊?因為他氣虛。氣,有衛外之能。體表的那一層衛氣,就是他這一身之氣的表現。現在,患者氣虛,衛氣不足,自然不耐寒冷。因此,一旦有寒邪來襲,這個人第一個受不了。 寒邪,襲擊人的肌表。中醫講,肺主肌表。所以,當寒邪來襲的時候,人的肺氣會受影響。肺氣不利,宣發不及,和寒邪相爭,這體現出來,就是鼻子癢、打噴嚏。 肺,主津液的輸布。肺氣為寒邪束縛,津液不得輸布,于是就變成了痰。痰,從鼻子里流出來,就是鼻涕。 這個事兒,在早晨起床的時候,可能更明顯。清晨時分,氣溫較低,人的陽氣又在升發。肺氣的宣發和寒邪的郁滯正好“碰個照面”,于是患者就開始噴嚏不斷。 這個時候怎么辦?第一,給患者補氣,補益肺氣,讓他的肺氣充足,宣發自如,負責抵御外邪的衛氣強大起來。這樣,他才不會懼怕外部寒邪,才能在和寒邪的爭斗中,占上風、打勝仗。 其次,就得散患者體表的寒邪。正氣增強的同時,敵人的力量又削弱了,這個仗,是不是肯定能贏了? 好。現在,我們看當時醫家開的方子—— 黃芪30克,白術30克,防風10克,白芷20克,辛夷花15克,麻黃9克,藁本10克。 這里頭,是玉屏風散的化裁。 黃芪、白術、防風。這三味藥,就是玉屏風散。其中的黃芪,補益脾肺之氣。白術,健脾益氣。防風,驅散體表風邪。三味藥配合起來,可以很好地補益患者肺衛之氣,起到扶正的效果。這就好比搭起了一座屏風,從此可以抵御風寒之邪的騷擾。 在這個基礎上,用麻黃和藁本來散寒,削弱邪氣的力量。然后,用白芷和辛夷花來通鼻竅,讓患者的鼻子通暢起來。 這就是基本意圖。 其實,中醫此類的方藥,有很多。玉屏風散加蒼耳子散,完全可以。蒼耳子散配四君子散,完全可以。我以前還介紹過,經方大師劉渡舟,用麻黃湯加生姜,配合辛夷花、炒蒼耳、荊芥穗來治療,也沒問題。 總之,大家的基本思路就是,健脾肺之氣,固表實衛,同時散寒解表,驅散外邪。 我建議我的讀者朋友,能把此文中的方藥記下來。盡管說,每個人的體質不一,不宜照搬方藥。但是實事求是地說,玉屏風加藁本、麻黃、辛夷花、白芷的方法,還是有很強的實踐意義的,適用人群廣泛。非專業的讀者朋友,我建議你可以在中醫師的辨證指導下來借鑒、應用(辨證要點如文中案例所述)。專業的讀者朋友,您不妨也將其作為經驗,吸收借鑒。 好了。這個事兒,我基本就說這么多吧。文老師感謝你的閱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