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果,又稱銀杏子、公孫樹子等,為銀杏科植物銀杏的種子。全國大部分地區有產。主產于廣西、四川、河南、山東、湖北、遼寧等地。性味歸經 甘、苦、澀,平;有毒。歸肺經。 功能主治 白果具有斂肺祛痰、收澀止帶、固精縮尿的功效,主治哮喘、痰嗽、白帶、白濁、遺精、淋病、小便頻數等。現代常用于慢性喘息性氣管炎、肺結核、遺精、遺尿、盆腔炎、帶下等。 1.斂肺祛痰 用于喘咳、氣逆、痰多,常與麻黃、杏仁、桑白皮等同用,如定喘湯(《攝生眾妙方》)。 2.收澀止帶 用于帶下。屬虛寒帶下者,可與蓮子、胡椒、烏骨雞煮食;屬濕熱帶下者,可配伍黃柏、芡實、車前子等,如易黃湯(《傅青主女科》)。治療小便白濁,單用生白果搗汁服,或與萆薢、益智仁等同用。 3.固精縮尿 用于遺精、尿頻、遺尿。治療遺精,可單味煮食;治療尿頻、遺尿,可與益智仁、桑螵蛸等同用。 藥理作用 含蛋白質、脂肪、糖、鈣、磷、鐵、胡蘿卜素、維生素B2,以及多種氨基酸。具有祛痰鎮咳作用,對氣管平滑肌有微弱的松弛作用;能顯著降低血壓及左心室壓力,增加冠脈血流量,降低心肌耗氧量,提高常壓耐缺氧能力等;能抗過敏,對非特異性免疫、體液免疫和細胞免疫功能均有抑制作用;有延緩衰老的作用;對大腸埃希菌、白喉棒狀桿菌、葡萄球菌、結核分枝桿菌、肺炎鏈球菌等有抑制作用。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3~9g;或搗汁。 外用:適量,搗敷;或切片涂。 對癥驗方 1.喘息性支氣管炎:白果9g,麻黃9g,黃芩6g,桑白皮9g,款冬花9g,半夏9g。水煎服,每日1劑,早晚分服。 2.慢性盆腔炎:白果9g,黃柏6g,車前子15g,白芷10g。水煎服,每日1劑,早晚分服。 3.慢性前列腺炎:白果6g,萆薢10g,黃柏5g,石菖蒲6g,茯苓10g,車前子10g。水煎服,每日1劑,早晚分服。 4.頭面癬瘡:生白果仁,切斷,頻擦取效。 5.小便過多:白果10枚(去皮),研為細末。每日分3次服,用米湯沖服。 6.白帶異常:白果10g,粳米30g,共煮成粥。1次服完,連服7日。 7.咳喘:白果10g,加水煮熟,對砂糖或蜂蜜,連湯食,常服用。 8.哮喘:白果4個,蜂蜜25g。先用水煎白果,取汁,后加蜂蜜調勻,每晚睡前服,連服5日。 9.胃痛:白果仁10枚,生姜3片,鮮藕250g,梨1個,甘蔗汁50ml,竹浙10g,白蘿卜1個,蜂蜜250g。將上藥共搗爛,絞取汁,每日分2次服。 10.遺精:生白果仁20g,生龍骨50g。共研為末,煉蜜為丸,每丸重9g,每次1丸,每日2次,開水沖服。或者取白果3個,五味子15g。每日1劑,水煎,分2~3次服。 11.癲癇:白果、甘草各10g,夏枯草、豆腐各50g。每日1劑,水煎喝湯及食可食之藥。 12.冠心病、心絞痛:白果葉10g,瓜蔞15g,葛根15g。水煎服,每日1劑。 適宜人群 適合痰多喘咳、帶下白濁、遺尿尿頻等患者。 禁忌人群 外感初起或外邪未除者忌用;實邪壅滯、咳喘痰稠、咳吐不爽者忌用或慎用;腦出血患者忌用。 配伍禁忌 中西藥配伍禁忌:不宜與可待因、嗎啡、度冷丁、苯巴比妥等鎮咳藥和麻醉藥同用,可以加重麻醉,抑制呼吸。 毒副作用 不良反應:生銀杏有毒。炒食或煮食過多亦可發生中毒。以10歲以下小兒為多。中毒者服食量小兒自7粒至150粒、成人自40粒至300粒不等。中毒癥狀為發熱、嘔吐、腹痛、腹瀉、驚厥、抽搐、肢體強直、皮膚青紫、瞳孔散大、脈弱而亂,甚至昏迷不醒。嚴重者可因延髓麻痹,呼吸、心跳停止而死亡。 中毒救治:①立即洗胃,導瀉,服雞蛋清、藥用炭。②對癥處理:抽搐、驚厥者,給予鎮靜藥,如注射地西泮、苯巴比妥類藥物等;呼吸困難者,給予吸氧,并酌情應用呼吸興奮藥,如注射尼可剎米、洛貝林等,但驚厥期間不宜用;心力衰竭者,給予強心藥,如注射毛花苷C、毒毛花子苷K等強心苷類藥物。③酌情補液,并給予抗生素。 選購保存 以個大均勻、種仁飽滿、殼白黃色者為佳。置于陰涼干燥處保存,防潮、防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