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幼兒園都不教知識!孩子6歲前,應該怎么正確的“學習”? 最近有媽媽跟小多納 求助,孩子上了兩年公立幼兒園,除了玩,啥也沒學會怎么辦?剛開始進了公立幼兒園還特高興,因為很多家長擠得頭破血流,排了幾天幾夜,也沒能進去,自己孩子進了公立,還覺得跟中頭獎似的。 但最近看到隔壁上了一年級的小哥哥,每天都哭著去上學,心理莫名的著急了。聽說這孩子,拼音不會讀,加減法做不好,成了班里最差的學生。 還有家長反映,孩子雖然上的私立園,但升一年級的時候,老師問:誰會50以內加減?班里的孩子全部舉手,誰100以內加減?全部舉手,1000以內加減?半數以上孩子舉手!據說,海淀的孩子要求會10000以內的加減! 剛剛結束的幼升小,也讓很多家長的心都提到了嗓子上,若真的讓孩子玩三年,誰家能坐得住?就比如當你看到這樣的帖子: 會飛的魚 發表于4天前幼升小群 就拿北京來說,我朋友圈里一個朋友的孩子考了四所北京的知名私立學校,一家報名7800人錄取260人,一家報名10000人錄取180人,而她的孩子都考上了。 大家紛紛問她孩子到底怎么培養的,孩子學過什么樣的特長?畢竟一年級的孩子,無論學什么,總不至于能得世界大獎吧! 孩子媽媽發了一條朋友圈說:其實孩子也沒什么特別的特長,也就是鋼琴六級,英語基本對話沒問題,馬術擊劍冰球都有些小獎項什么的,數學百以內的加減法都會了等等。 深夜刷到這條朋友圈,簡直比夜里加班到三點還讓人焦慮和痛苦。大家紛紛開始焦慮:天哪,我的孩子還在家里傻玩呢,這還能有前途嗎? 不得不說,現在的孩子實在是太超前了,才幼兒園,就已經會這么多東西了,雖不是硬性要求,但如果自己的孩子不學,不會,感覺就是自甘墮落啊! 而反觀我們的很多公立幼兒園,都在提倡不教東西,這使得很多家長不得不在孩子所有的空余時間,在外面報滿了課,一家老小時間精力都綁架在各種培訓班、補習班上。 其實,幼兒園不教東西分兩種情況,一個是不教硬性的語文、數學、英語等,另外一種是什么都不教只要孩子玩開心就可以。而大部分的其實都是屬于前者。 在小多納看來,讓孩子提前學習知識,只能是一時的。而培養他們對知識的熱愛,才是讓他們受益一生的。 在生活中,我們給孩子啟發心智、傳輸知識,真的不用那么硬性刻意,而應當根據他的接受能力,循序漸進,培養對學習的這份熱愛和求知欲,比什么都重要。 前幾日,育兒大V米粒媽(“米粒媽愛分享“)就分享了自己如何在小米粒學前教她英語、語文和數學啟蒙的,干貨滿滿,實操性好,值得大家借鑒取經。 英語啟蒙,從出生就開始抓 小米粒沒上過英文補習班,但卻經常被誤認為是在外國長大的孩子,就是因為,米粒媽從一出生就給米粒磨耳朵,聽兒歌,讀繪本。 兒歌大量循環聽起來 米粒2歲就能唱不少英文兒歌了,辯音能力和語感特別強。那時候經常聽alphabet song,所以,26個字母以及字母音,學起來特別順暢,就是在拼寫上下了點功夫。 在上幼兒園之前,主要任務是利用兒歌磨耳朵,比如廖彩杏書單、鵝媽媽童謠、Weesing、Susie tallman的兒歌循環聽起來。 各種紙板書、洞洞書,帶孩子進入好玩的繪本世界 其實,有很多小小孩可以玩的書。比如不怕水的洗澡書,不怕咬的布書,不怕撕的紙板書,適合演讀的手偶書,可以當面具戴的面具書,還有各種洞洞書、拉拉書、翻翻書、立體書、發聲書……以輕松愉快的方式,帶孩子進入英文的世界。 兒歌、繪本除了培養孩子的聽音辨音能力,還可以幫助孩子積累大量的詞匯,為上幼兒園之后學自然拼讀和sight words的學習打下基礎。 自然拼讀 孩子上了幼兒園后,自然拼讀就得抓起來了,米粒媽最早用的是牛津樹自然拼讀帶米粒系統的學習。從預備級學到鞏固閱讀,不僅系統的掌握了發音及拼寫規則,還積累了大量的詞匯。 在幼兒園階段,把預備級掌握,就已經超越同齡的小朋友了,因為,很多孩子連自然拼讀是什么都不知道。 到時候,孩子接觸簡單的單詞,便能讀出來,如果拼寫也到位了,還能準確地寫出來。 另外,自然拼讀和sight words得兩手抓,因為二者缺一不可。你們知道,要想孩子過度到自主閱讀,高頻詞是必備。 閑暇時間,我們會利用自然拼讀和sight words閃卡,和米粒做各種考察記憶力的小游戲,目的是讓米粒復習鞏固。 動畫片 英文動畫片肯定不能少,米粒媽強調,一開始就不給孩子看中文動畫片,讓孩子習慣:動畫片就得是英文的~這樣能省不少事兒! 動畫片可以給孩子提供原汁原味的語言環境,最重要的是,孩子喜歡。 但是一定要有個度,不能讓孩子可了勁兒的看,可以試試饑餓營銷大法。 當孩子看得正起勁兒的時候,假裝困倦,說明天再看吧,孩子不愿意的話,最多再看5分鐘。這樣呢!讓孩子有強烈想看的欲望,不會破壞興趣。 分級讀物 如果有時間和精力,最好能利用大塊時間堅持學一套分級讀物,蘭登、牛津樹、紅火箭等都可以。因為要想系統的學習英文,分級讀物必不可少! 你看,如果從孩子一出生就開始英文啟蒙,到后面孩子的英文學起來其實非常容易,一點兒都不費勁兒,總之,英文啟蒙越早越省力。 語文,閱讀是重中之重 大家不要覺得語文好學,其實,語文是這些學科里最難學好的。而且語文還是學好其他學科的基礎,很多孩子上小學,數學題死活讀不懂,其實,這就是語文沒學好啊!語文能力,是一切學科的基礎。而語文能力,在幼兒園階段,就是靠閱讀來提升的。 那些識字量高的孩子,必定是熱愛閱讀的孩子。 所以,要想學好語文,必須大量閱讀。閱讀做好了,幼兒園的拼音、識字其實就是水到渠成的事兒。 你讀得越多,理解力越好;理解力越好,就越喜歡讀,就讀得越多。 你讀的越多,你知道的就越多;你知道的越多,你就越聰明。 閱讀不僅幫助孩子積累詞匯,更重要的是建立知識背景。 幼兒閱讀專家也表示,識字伴隨著閱讀,效果更佳,但家長在進行親子閱讀時,千萬不要逼著孩子學識字。 在閱讀的過程中,一定要以興趣為主,尤其是低齡寶寶,更應該如此,讓孩子明白閱讀不是一件痛苦的事兒,不必正襟危坐,不必有任何任務,只是單純的享受精美的插畫,優美的文字,好玩的故事。 學齡前的孩子,繪本最好是畫多字少,讓孩子從精美的圖畫中體會文字的意思,還能鍛煉他們的猜詞和推理本領。 如果想要孩子識字量高,理解能力強,出口成章,下筆成文,那么就帶著孩子閱讀吧! 數學,重在培養數感和思維 咱們都知道,要想學好數學,離不開數感的建立和培養,但卻不知道,數感的培養需要借助工具。比如孩子的手指頭就是不錯的選擇。 尤其是對于剛接觸數字的孩子來說,手指就像是一個橋梁,對于孩子數感的建立非常有幫助。所以,別再瞧不上孩子數數指了。 培養數感,首先得認識數字。 一定不要讓孩子死記硬背,尤其是3歲前的孩子,學習任何事物都離不開自己的生活經驗,否則,對他們來說,簡直就是對牛彈琴。 所以,一定要結合生活實例,引導孩子去感知和學習。比如吃飯的時候,可以結合著筷子,讓孩子認識數字,把抽象的數字具體化,孩子更容易理解。 認識幾何 幼兒園階段,孩子需要認識簡單的形狀,這個教起來最方便了,都不用買教具,因為家里處處是形狀啊!比如圓形的桌子,正方形的椅子,三角形的方巾等等太多啦! 另外2、3歲的孩子就可以玩積木了,積木可是好處多多,不僅可以幫助孩子熟悉形狀,還可以培養空間感,激發想象力和創造力。 學測量 測量需要借助工具來學,最好是固定尺寸的,比如類似魔法方塊的教具,量一量孩子的玩具車是幾個方塊呢! 或者借助繪本,有專門教孩子學測量的繪本,比如《一寸蟲》等。 學會分類 分類歸納也是數學思維的一部分,孩子必須掌握。孩子的生活中處處有分類,比如吃水果時,讓孩子幫忙分門別類的擺盤,自己的玩具分類等等,都是鍛煉分類能力的好時機。 簡單的加減法運算 解決了數數的問題,接下來就是運算,但運算最好3歲以后再學,因為,3歲以后,孩子才會形成抽象思維。 學運算最簡單的就是用手指啦!或者利用生活中的實例,比如,洗了三個蘋果,媽媽吃了一個,還剩幾個?類似這種例子特別多,媽媽要善于發現。 或者讓孩子開個“小超市”,當起小老板,而我們就是買東西的客戶,這種方法練習加減運算有奇效! 通過生活中的這些數學小互動,可以培養孩子對數學的興趣,讓他們知道,數學并非高深莫測,就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 另外,通過與生活相結合,還可以鍛煉孩子的觀察力和理解力,學會將數學知識運用到生活中去。 不要把知識學死,要注重孩子思維的培養,通過各種小游戲,培養孩子的邏輯思維,鍛煉觀察力等。 其實,即使上的是私立幼兒園,學校什么都教,家長也應該帶孩子學,這樣,讓孩子有個過渡,才不會一下子從一個充滿玩具和娛樂的地方突然進入一個滿是文字、數字的環境。 看了米粒媽的分享是不是很實用?在多納學前的教育體系中,也有一群精英媽媽,樂于和大家分享自己的育兒經驗,她們也擅長引導爸媽如何通過親子英語繪本閱讀來讓孩子喜歡上閱讀。 跟著這群國際媽媽一起,利用“多納學前”里更多的專為兒童制作的節目,培養他們對知識的興趣,做最稱職的“第一任老師”! 觀看路徑:BesTV文廣互動點播-新東方TV學堂-多納學前-英語 強大專業的名師資源 海內外名師齊聚一堂,給孩子專業英語啟蒙! 寓教于樂的場景教學 注重情商教育、性格培養,幫助孩子更好認識世界! 豐富多彩的親子課堂 多樣親子元素幫助新晉爸媽陪伴孩子更好成長! 彩虹趣學堂 讓孩子與世界對話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