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楊絳在《一百歲感言》中說:“在這物欲橫流的人世間,做人實在是夠苦。” 誠然,沒有誰的生活是容易的,歲月不曾放過任何人。 但處境越是艱難,內(nèi)心越要絢爛,取悅自己,也溫暖世界。 把心情照顧好,比什么都重要;不忘體諒他人,比什么都難得。 真正的智者,既懂得取悅自己,也不忘取悅他人,將人生過得美好而遼闊。01 取悅自己,是最高級的境界 林清玄說:“讓開心成為一種習(xí)慣。” 很多時候,開心不僅是一種習(xí)慣,更是一種選擇,當(dāng)你選擇了取悅自己,那么無論處境多難多不堪,快樂一直與你同在。 真正厲害的人,是無論日子有多難,也能選擇取悅自己。 蘇東坡就是如此,在取悅自己的境界上,他早已登峰造極。 他的一生,不是在貶官之地,就是在去的路上,從朝廷新秀到偏遠官吏,他豁達依舊。 廟堂之高進不去,江湖之遠他也甘之如飴,手中無權(quán)兜里沒錢,他就寫詩作詞游山玩水。 在克己復(fù)禮的年代,他活得自然;在荊棘叢生的路上,他過得灑脫。 被貶黃州,他說:“長江繞郭知魚美,好竹連山覺筍香”; 被貶惠州,他說:“日啖荔枝三百顆,不辭長作嶺南人”; 被貶海南,他說:“我本儋耳人,寄生西蜀州”。 生活不能順流而下,蘇軾就笑著逆流而上,時時不忘取悅自己,活成有趣的模樣。 他的達觀,千百年來仍熠熠發(fā)光,也照亮了后世同樣在暗夜突圍的我們。 聽過一句話:“讓別人快樂是慈悲,讓自己高興才是大智慧。” 人生是一場長途跋涉,不會盡是康莊大道,有低谷,有挫折。 但得意時有平步青云的開心,失意時有閑云野鶴的開心,人生處處是風(fēng)景。 活著最重要的就是取悅自己,憂心不如寬心,傷心不如開心,不在悲傷中徘徊,生活才能撥云見日。 就像無門慧開禪師說的:“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涼風(fēng)冬有雪。” 這世界如此美好,春夏秋冬各有姿態(tài),即便你有三千煩惱,更有萬千解藥。 所以,去交會讓你開心的朋友,去愛會讓你微笑的人,去往你想去的任何地方,去完成你心中大小的夢想。 取悅自己,讓自己每一天都開心,就是你努力的最大意義。 02 讓人舒服,是最頂級的修養(yǎng) 《菜根譚》有言:“真味是淡,至人如常。” 層次高的人,不會自命不凡、盛氣凌人,反而是處處推己及人,相處時讓人感到如沐春風(fēng)般的舒服。 讓人舒服,不是迎合討好,而是植根于內(nèi)心的善良,刻在骨子里的教養(yǎng),胸中有溝壑,心中有溫柔,溫暖地對待生命中的每一個人。 曾經(jīng)看過一個故事,很是感動。 有個男孩,去上學(xué)總是不帶家里的鑰匙,每次下學(xué)回家后都在門口大聲叫爸爸開門。 突然有一天,他的爸爸特意叮囑他:“以后,你每天都要記得帶家里的鑰匙,回來的時候自己開門。” 男孩很是不解,問:“為什么呢?” 他爸爸回答說:“你大聲叫爸爸的時候,隔壁家的孩子聽到了心里會不好受。” 原來,隔壁孩子的爸爸在前一天因公殉職,他再也沒有爸爸了。 真正有修養(yǎng)的人,懂得如何讓人舒心,雖然只是一個小小的舉動,卻包含著大大的溫暖。 《人性的弱點》一書中說:“如果想從人生中得到快樂,就不能只想著自己,還要為他人著想。” 為人著想,讓人舒服,人生路才會越走越寬,快樂越來越多,福氣越積越深。 我們每一個人行走于世間,風(fēng)光有時,狼狽有時。 但所有成全他人的善意,推己及人的周到,發(fā)自肺腑的真誠,都會流轉(zhuǎn)到自己的身上。 請記住,讓人舒服,這世間的美好也會與你環(huán)環(huán)相扣。 03 余生,先悅己,后悅?cè)?/p> 古語有云:“諂諛于人者,求乎人之悅己也;而好人諂諛者,悅乎人之求己也,二者均失之正也。” 意思是說,你不能一味地曲意逢迎別人,失去了自我,也不能只圖自己開心,而絲毫不考慮他人的感受。 所以,人生最好的活法,就是先悅己,而后悅?cè)恕?/p> 著名作家馬家輝曾分享過這樣的一件事。 婚后,妻子想成為全職太太,起初他很是反對,認(rèn)為是對妻子才華的埋沒。 但是妻子態(tài)度堅決,說自己很享受全職太太的生活,自己只好無奈同意。 出乎意料的是,妻子即便是作為全職太太,生活也十分豐富,會和他分享好書好電影,也會在工作中為他排憂解難。 他感嘆道:“我在經(jīng)濟上養(yǎng)活妻子,她用精神滋養(yǎng)著我。” 馬家輝的妻子,選擇的是先成全自己,而后再用自己的快樂給人帶來愛與喜悅。 真正的高情商,不是把讓人舒服放在首位,而是讓自己開心的同時,還可以內(nèi)心的滿足與喜悅感染他人。 《孟子》有言:“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 我們每個人,只有先學(xué)會取悅自己,將自己活成一束光,方能滋養(yǎng)他人。 當(dāng)你力所不及時,先悅己,向陽而生,讓自己開心,是最高級的境界。 當(dāng)你身有余力時,再悅?cè)耍萍杭叭耍寗e人舒服,是最頂級的修養(yǎng)。 寫在最后 《新語·惜時》中寫:“人之短生,猶如石火,炯然以過。” 歲月匆匆,一來一去就在睜眼閉眼之間,相對于虛無縹緲的名利,與己相處時有取悅自己的境界,與人相處時有讓人舒服的修養(yǎng),才是真正的難得。 生活縱有疾風(fēng)起,只要你常懷歡喜,不缺良善,就會被歲月溫柔以待。 往后余生,愿你,是一束照亮別人的光,你的人生也在被光照亮。 ※ ※ 本文系京博國學(xué)原創(chuàng),作者:櫻桃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