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幸,在5000年后的今日,可和眾同窗一起,瞻仰萬世師表的談吐和氣度。接下來,我想說的就是《論語子路篇》的第20章,以下就是個人對于本章的一些拙見了。 子貢和孔子論“士”,與此篇,反而觀之,正是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遞進式問答。對于自己,要做到言而有信的對待別人,是為最低標準,再高級一些,就是家族稱贊他孝順父母,家鄉人稱贊他敬重兄長,達到以上要求,就可以思量真正的士,安國興邦,肩負使命了。從中或可以透露出孔子心目中的理想人格和統治者的素質,而當問及“今之從政者何如”,孔子的一唱三嘆,正應了那句“”天下有道,丘不與易也”,每論及此句,總有一絲心酸游刃于心間,我仿佛看到一位蒼發憔悴的老者,在支離破碎的時空里瑀瑀獨行,他堅定的眼神里藏著無限的睿智,和凄愴。 再談此章,初見時,我想到了更為熟悉的警句,“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這句話是宗圣公曾子的名言,曾子告訴我們,作為一個士人,必須志向遠大,意志堅強,因為他深知自己責任重大,需要長期艱苦奮斗。曾子其人,上承孔子之道,下啟思孟學派,是孔子眾弟子中的佼佼者,乍讀此句,師徒之間遙相呼應,有異曲同工之妙,之所以引以此句,是因為此句更為簡練的把21章的要旨提煉了出來,更是成為20章孔子口中的“”高級的士”的一條更為直觀的途徑。 當下新冠病毒蔓延,于此章,新青年的我們更要斟而酌之,向著“”士”的目標一步步靠近,以鐘南山院士為偶像。去往矣,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民族危難之際,智勇雙全的“大士”,總會挺身而出,為我們遮風擋雨,感恩之余,莫要徒然嘆息,應該勇承時代的接力棒,弘毅遠行,善待時間,善待生命。 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放大心靈的格局,一定會找到一方美麗的凈土,讓我們盡享生命的美好,和理解人生的價值。 王曉寧,涉縣第一中學18實驗班學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