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人天佑攝) 今日,廣東省佛山市中級人民法院對康美藥業原董事長、總經理馬興田等12人操縱證券市場案進行了公開宣判。馬興田因操縱證券市場罪、違規披露、不披露重要信息罪以及單位行賄罪數罪并罰,被判處有期徒刑12年,并處罰金人民幣120萬元;康美藥業原副董事長、常務副總經理許冬謹及其他責任人員11人,因參與相關證券犯罪被分別判處有期徒刑并處罰金。這個判罰的出臺,意味著對這起A股市場上驚天的虛增貨幣資金800多億元的大案的全面清理取得了一個階段性的成果,即從行政、民事賠償以及刑事責任三個方面,均對犯罪當事人做出了較為徹底的清算,在一定程度上對A股市場上所有的上市公司起到了很好的警示與震懾作用。不過,全面剖析此案的判決要點,個人認為,廣大中小投資者也急需從此案中牢記三大教訓。 一、遇到欺詐案件要積極起訴 這次康美案適用于2020年3月后生效的新的《證券法》,按這個法規的要求,只有當同一案例、同一事由的起訴人達到50人以上時,投服中心才能夠接受起訴人的特別授權,以特殊代表人身份代表具體的投資者主張權利。如果達不到這個基本的門檻,則投資者還是只能走單獨追究康美各項責任的困難道路。 事實上,這次廣大中小投資者能夠以較低的訴訟成本,取得較高的賠償金額,與投服中心接受了黃梅香等56名權利人的特別授權,向廣州中院申請作為代表人參加訴訟是分不開的,正是有了黃梅香等超過50名權利人的特別授權,投服中心才能按照“明示退出,默示加入”的原則,替所有受到康美藥業欺騙的投資者討回公道。即中小投資者無需再自行聘請律師打官司,也無需去投服中心辦理授權手續,只要不作聲,不公開表述退出訴訟,那么官司贏了就一樣可以享受賠償。 由于這個特殊代表人制度要求必須要有超過50個人以上的受害人進行授權,才能代表大家進入這場法律維權程序,因此,出了任何這樣的案件后,廣大中小投資者都應當積極維權,令起訴人數達到50個人以上,才能令這場官司有專門的組織跟進,也能為所有起訴者節省一筆較大的訴訟費用。 二、遇到有任何媒體揭發上市公司的負面,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 從這次維權案的實踐中,我們可以看到,法院判決造假日與揭露日是非常關鍵的時間節點,只有在這一段日期內買進股票并形成損失的投資者才被認定為受害人,才有資格獲得賠償。而在本案中,揭露日是以兩家自媒體質疑康美財務數據造假文章的發布時間來確定的。雖然三天后,康美還義正辭嚴的發布公司一切經營正常,自媒體文章屬于未經核實的不實之詞,要追究法律責任的公告,令很多投資者在自媒體與法定信息披露媒體之間,選擇相信了后者,但是在司法實踐上,再次選擇相信造假公司的公告而買入股票,由此而造成的損失,沒有得到法律的支持。 我不是法律專業人士,不知道法院這樣確定揭露日的標準有何依據,作為普通人,我能夠想到的一個邏輯是:已經有人告訴你這家公司是個假話王了,你為什么還要選擇相信它呢?在這個時候你還不聽勸,非要相信一個在財務數據上都敢講假話的公司的一個嚇唬人的公告,實在屬于無腦行為,因此,實在不值得同情,也不值得法律為你撐腰。 總之,不管你怎么理解都好,現實就是,如果你相信自媒體的揭露文章,不管公司說什么,都堅持不再買進它的股票,至少是安全的。這意味著,以后一旦市場上有任何關于上市公司的較為嚴重的負面報道,那么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元,也一定要趕快拋出,這樣你的損失才有可能被法律認可。如果選擇相信后來的公司澄清公告,那么就要盈虧自負了。 三、買任何一家公司的股票金額不要超過50萬元 從這次具體的賠償方案來看,在康美藥業已經資不抵債的情況下,據財新報道:廣藥集團將牽手廣東省市兩級國資,投入65億元重整康美。在此次重整中,投服中心已代表康美藥業特別代表人訴訟原告投資者向破產管理人申報債權,并被選為康美藥業破產重整案9家債權人委員會委員之一。因此,康美藥業已經對此次集體訴訟可能承擔的24.59億元的債權金額予以預留。 具體方案是:這部分股民投資損失轉換為康美藥業的24.59億元債權,后續將作為普通債權受償,債權中50萬元(含50萬元)以下部分按照100%的比例進行現金清償;50萬元以上債權部分,通過以股抵債、一定比例現金清償、信托受益權抵債的方式予以清償。即:每100元普通債權可分得7.29元現金、8.829股股票及4.42份信托受益權份額。 也就是說,如果你只用了50萬元以下的金額在上述時間段內買入康美藥業而出現了虧損,那么虧損多少,可以補給你多少。但是如果在上述時間段內,你買了60萬元的康美股票,最后虧得只剩下45萬元的情況下,先給你補賠5萬元整,即你可以拿回50萬元的本金,然后剩下的10萬元,只能拿回7290元現金,外加8829股康美股票以及4420份信托受益權份額。即低于50萬元的可以獲得全額賠償,高出部分就要接受一定程度的打折。 重要的事情再總結一下:遇到上市公司欺詐,第一一定要站出來去起訴;第二是看到任何負面報道,不要再幻想去抄底,堅決不再去碰這只股票;第三就是買入任何股票,最好不要超過50萬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