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中國藥典》,瓜蔞為葫蘆科栝樓屬植物栝樓或雙邊栝樓的干燥成熟果實(shí)。秋季果實(shí)成熟時,連果梗剪下,置通風(fēng)處陰干。又,天花粉為葫蘆科植物栝樓或雙邊栝樓的干燥根,即來自同一植物來源的不同部位。 栝樓始載于《神農(nóng)本草經(jīng)》,列為中品,原名果臝(luo)、果蓏。《詩經(jīng)》云:“果臝,栝樓也。”李時珍《本草綱目》:“臝與蓏同。許慎云:木上曰果,地下曰蓏,此物蔓生附木,故得兼名……后人又轉(zhuǎn)為瓜蔞。……其根作粉,潔白如雪,故謂之天花粉。” 一、關(guān)于長萼栝樓與吊瓜子 相信許多人都吃過吊瓜子,并會喜歡起這種皮薄仁肥、香脆可口的堅(jiān)果的。我早些年去湖州長興出差時,也常會帶幾包當(dāng)?shù)氐耐撂禺a(chǎn)回來,如紫筍茶、長興吊瓜子等。 吊瓜子,主要來源為栝樓、長萼栝樓、大子栝樓(截葉栝樓)、糙點(diǎn)栝樓等植物的種子,其中長萼栝樓在江浙較為常見,各地廣為栽培。因吊瓜子味脆香特異,被譽(yù)為“瓜子之王”。 長萼栝樓Trichosanthes laceribractea Hayata,為葫蘆科栝樓屬植物,攀援草本。葉片紙質(zhì),常3~7淺至深裂,裂片三角形、卵形或菱狀倒卵形,先端漸尖,基部收縮,邊緣具波狀齒或再淺裂,最外側(cè)裂片耳狀,上表面深綠色,密被短剛毛狀刺毛,后變?yōu)轺[片狀白色糙點(diǎn)。小苞片闊卵形,先端長漸尖,邊緣具長細(xì)裂片;花萼裂片先端漸尖,邊緣具狹的銳尖齒;花冠白色,邊緣具纖細(xì)長流蘇。 果實(shí)球形至卵狀球形,成熟時橙黃色至橙紅色,平滑。花期7~8月,果期9~10月。 我們在野外行走時,時而會發(fā)現(xiàn)在房前屋后冒出幾株長萼栝樓來,甚至在林下路旁,也能遇見它逸生的身影。無論是其流蘇狀的花,還是懸掛著的一個個的小瓜,總是令人矚目的。 前日,有同事從老家山上帶過來一個橙紅色的果子,好奇為啥瓜。略看了下,應(yīng)為栝樓屬某種吧。果實(shí)長約7cm,切開,只見果肉為墨綠色,種子近似瓜蔞子,初步確認(rèn)為長萼栝樓。 我把種子洗凈,攤在紙上,晾著。在中藥群里,見其種子,也有人以為是湖北栝樓,其實(shí)在《中國植物志》中,湖北栝樓T. hupehensis C. Y. Cheng et Yueh已并入長萼栝樓Trichosanthes laceribractea Hayata中。 二、瓜蔞與長萼栝樓 盡管各地歷來的習(xí)用品種常有不同,但制定藥用標(biāo)準(zhǔn)時務(wù)必要追本溯源,力爭惟真惟優(yōu)。通常說來,論及藥材基原時,存在著“有限多源論”的觀點(diǎn),其目的即在于保證質(zhì)量,并避免毒副作用的產(chǎn)生。 《中國藥典》瓜蔞,為葫蘆科植物栝樓Trichosanthes kirilowii Maxim.或雙邊栝樓Trichosanthes rosthornii Harms的干燥成熟果實(shí)。瓜蔞的表面橙紅色或橙黃色,果瓤橙黃色,黏稠,與多數(shù)種子粘結(jié)成團(tuán)。具焦糖氣,味微酸、甜。全瓜蔞入藥,具有清熱滌痰、寬胸散結(jié)、潤燥滑腸的功效。臨床上,也可酌情合理配伍,以瓜蔞子、瓜蔞皮分別入藥。 因藥用標(biāo)準(zhǔn)方面,如栝樓屬的其它物種包括長萼栝樓等,未被藥典收錄,不幸成了瓜蔞中的偽品,包括其種子、果皮、根,均不能以正品瓜蔞子、瓜蔞皮、天花粉入藥。 盡管長萼栝樓子與正品瓜蔞子入藥,在功效上或無二致,即便撇除藥用功能,其作為保健類食物,也是蠻不錯的。如吊瓜子,富含三萜皂甙、有機(jī)酸、樹脂以及人體所需的多種氨基酸、微量元素,為廣大消費(fèi)者所喜愛的保健休閑食品。 正品瓜蔞子:栝樓種子扁橢圓形,長1.2cm~1.5cm,寬0.6cm~1cm,厚0.35cm,表面淺棕色至棕色,沿邊緣有一環(huán)狀棱紋。雙邊栝樓種子長橢圓形或矩狀橢圓形,長1.5cm~1.9cm,寬0.8cm~1cm,厚0.2cm~0.3cm,表面灰棕色至棕褐色,沿邊緣的一環(huán)狀棱紋明顯靠近內(nèi)側(cè)。 長萼栝樓的果實(shí)比正品瓜蔞要小些,直徑約3.5~8cm,嫩果具綠白相間的花紋,漸而變黃變紅,成熟時的鮮果呈黃色或橙紅色(花紋已消失不顯),果瓤墨綠色,黏液稀薄,易流出,未及正品瓜蔞的粘稠滑潤。長萼栝樓的種子長方橢圓形,長1~1.5cm,寬5~8mm,厚3~5mm,灰棕色,兩端均鈍圓或近平截,中央窄帶兩側(cè)各有1行瘤狀細(xì)皺,似蟲蝕的痕跡,或1條淺色的環(huán)帶。氣微,味淡,種仁咀嚼較香。 長萼栝樓的皮相對較薄,橙紅色,顏色相對稍深,若晾曬久了、再切成飲片,恐怕也不好鑒別了。但全瓜蔞及瓜蔞子的真?zhèn)危€是比較容易區(qū)別出的。瓜蔞果瓤橙黃色,長萼栝樓的果瓤墨綠色至黑青色。 另外,長萼栝樓的果瓤黑乎乎的,或有一定毒性(偶見報道),不堪入藥。 三、天花粉 天花粉為葫蘆科植物栝樓Trichosanthes kirilowii Maxim.或雙邊栝樓Trichosanthes rosthornii Harms的干燥根。秋、冬二季采挖,洗凈,除去外皮,切段或縱剖成瓣,最后切厚片,干燥。《本經(jīng)》謂之:主消渴、身熱、煩滿、大熱、補(bǔ)虛安中、續(xù)絕傷。 栝樓根,即正品天花粉,表面黃白或棕黃色,斷面白色或淡黃色,富粉性,橫切面可見黃色小孔略呈放射性排列,味淡,微苦。而長萼栝樓(湖北栝樓)根,表面棕黃或棕褐色,斷面灰黃色,粉性稍差,橫切面棕黃色聚集小孔放射性排列,甚或菊花狀,氣微,味苦。 倘若平時遇見一些天花粉,粉性差、黃色小孔密集而放射狀、味偏苦,那么這些貨往往來源存疑,或?yàn)殚L萼栝樓(湖北栝樓)等的根,心有戚戚矣。 四、王瓜 江浙一帶,同為栝樓屬的王瓜Trichosanthes cucumeroides,在野外山林間也偶爾會遇見。葉片紙質(zhì),輪廓闊卵形或圓形,常3~5淺裂或有時不分裂,邊緣具細(xì)齒或波狀齒,葉基深心形,彎缺深2~5cm,葉面被短絨毛及疏散短剛毛,基出掌狀脈5~7條,葉柄密被短茸毛及稀疏短剛毛狀硬毛。 果實(shí)卵圓形、卵狀橢圓形,長6~7cm,成熟時橙紅色,平滑,兩端圓鈍,具喙,有時歪斜,果瓤也為橙黃色;種子略呈橫長十字形,黃褐色,中部環(huán)帶明顯隆起,寬約5mm。花期5~8月,果期8~11月。 王瓜皮亦為瓜蔞皮的偽品之一,但皮較薄,易碎。王瓜的種子外形比較奇特,與其它同屬植物的種子有顯著的差異。民間用王瓜根,治療跌打、蛇傷等癥。 我也曾品嘗過王瓜的味道,熟透了的果肉有點(diǎn)甜。 有關(guān)栝樓屬的幾個品種,就說到這兒了。至于葫蘆科赤瓟屬的幾個種類,也有幾分相似,留待以后再聊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