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金沙輪閃亮金斯敦
1974年9月28日,歡度中華人民共和國25國慶華誕的前夕,天高云淡、風和日麗。傍晚時分,金色的晚霞染紅了牙買加共和國的首都港口金斯敦。中遠天津遠洋運輸公司金沙輪滿載古巴砂糖,始發港-由古巴的曼薩尼略港,目的港-中國青島。船舶主桅桿上,分別懸掛著中國和牙買加兩國國旗,還有標示本船電臺呼號的字母船名旗,及表示引水員在船領航的引水旗。船尾的旗桿上“嘩啦啦”地飄揚著一面鮮艷奪目的五星紅旗。金沙輪身披金黃色的夕陽余輝,在船長孫維鈞和牙買加引水員指揮下,穩穩地靠上了金斯敦港油碼頭。按航行計劃,我輪中途靠泊在此,只為添加油、加水和上伙食。
孫維鈞船長,上海人,大連海運學院航海系的早期大學畢業生,航海閱歷豐富,五十掛零,國字臉,絡腮胡子,中等身材,微微發福。在駕駛臺通過望遠鏡早就注意到:在碼頭上,除有金斯敦港方的移民局、海關、衛檢的“聯檢”公務車輛之外,還有兩輛格外醒目的中國駐牙大使館的小轎車,車頭的兩側分別插有微形的五星紅旗。按常規,孫船長在船駛離古巴曼薩尼略港之后的一個多小時,就擬好了三份電文稿,指示時任報務員的我立即拍發出去:一是給中遠北京總調度室和天津遠洋分調度室報告船舶動態;二是給牙買加金斯敦港方電報,申請安排引水,要求加油的品種和數量,補充淡水的數量,伙食菜蔬的品種、質量和數量;三是給中國駐牙買加共和國大使館的電報:
CHINA - EMBASSAY OF JARMAICA (KINSTOWN): M/V JINSHA GENERAL CARGO VESSEL COSCO - TIANJIN FULL LOADED CANE - SUGAR 15 000/T CHARGE PORT MANSANLUE CUBA DISCHARGE PORT QINGDAO 66/CREWS ALL - HEALTHY REQUIRE FOR SHIPBUNKERS AND PROVISIONS ETA YRS 1700/LT 28TH BEST REGARDS MASTER
中國駐牙大使館收妥了我輪的電報。這不,只等金斯敦港方的聯檢手續完畢,大使館的四名外交官員便可上船看望我輪船員。他們帶來了兩箱白瓶裝茅臺酒,還有好幾筐新鮮的大芒果,一個足有500克以上,說是在大使館后院的芒果樹上自摘的,讓大家嘗嘗牙買加特產之一的金黃色大芒果。在大臺,大使館一行人員,一邊喝著船上待客的龍井茶,一邊自我介紹: “我是大使李超,你們辛苦了!”他告知船長:“請船上準備一下,旅居牙買加的全體華僑聽說祖國的遠洋貨輪金沙號來港的消息,紛紛請求我們大使館組織安排他們登船參觀。明日一早,將有金斯敦的第一撥華僑來船參觀,然后還有金斯敦之外的外地華僑、中牙聯姻混血家庭,還有當地的牙買加友好人士將陸續來船參觀。” 李大使叮囑,一要做好牙買加友好人士將陸續來船參觀一要做好工作,二要做好安全保衛工作。為方便聯絡和開展工作,大使館留下政務參贊小魯和隨員小章兩同志駐船。遵照李大使的指示,船舶領導連夜召開全體船員大會。魯參贊在會上向我們介紹了牙買加的風土人情等信息。牙買加,國名起源于印第安語的“水和草木之地”,是加勒比海海域的島國之一,屬熱帶雨林氣候。首都金斯頓,國語為英語。牙買加人有 90%以上都是非洲黑人,其余主要為穆拉托人。牙買加原為印第安人阿拉瓦克族居住地,1494年哥倫布抵達該島,1509年淪為西班牙,1655年被英國占領,曾為世界主要販奴地之一,也曾是加勒比海海盜最主要最重要的活動據點和基地。1670年成為英國;1959年獲得內部自治;1962年8月6日宣 布獨立,是英聯邦成員國之一。
當地華僑主要聚居在牙買加首都金斯敦,也有散居在牙買加的西班牙鎮、蒙特歌貝、奧喬里奧東尼 奧港。當地人習慣地把客居的中國人稱為“秦先生”和“秦女士”。
1972年11月21日,牙買加與我國建立外交關系。李超同志是1973年3月到任的我國駐牙買加第一任大使。建交伊始,中國大使館借用在金斯敦的一家賓館,諸多不便。在牙買加的華僑中, 不乏在當地 的金融、經濟、股市、廠礦 和房地產業的“巨鱷”大老板。不久,即由愛國華僑陳先生出于滿腔的愛國熱忱和火燙的赤子之心,擬無償捐出他的一處庭院作為中國駐牙買加大使館的用房。外交部沒同意接受,出于大使館的安全和保密考慮,只作先借用。
金沙輪共有66名船員,其中在船舶編制的有36名船員。另外隨船的有高永興、趙家啟和蘇懇是國防科委22研究所的3位同志。他們自帶一套無線電臺,架設在船舶廣播室,隨船外出執行特殊任務;還有藍正彬、 袁大祥和趙之文三位來自大連海運學院航海系的老師,作為特定時期天遠設立在金沙輪二副培訓班24名學員的“傳幫帶”授課老師,他們為解決剛剛成立不久的天津遠洋駕駛員“青黃不接”的緊缺難題作出了貢獻。
經金沙輪領導研究決定:對于大使館的指示,堅決執行!除在船常規編的甲板部和輪機部的碼頭正常當值人員之外,連同業務部的人員,還有隨船的不在本船編制的30名同志,全船一盤棋、上下一條心,擰成一股勁,連夜動手,重點突擊船員生活區域“椅角旮旯”的清潔衛生。船體的外殼是剛“通油”油漆過的,煥然一新,光彩熠熠。
遵照政委溫慶山同志指示,我把船舶餐廳走廊兩側的宣傳畫廊 布置一下,素材選用《人民畫報》上的祖國新貌照片、油墨畫和水彩畫,黑板報用紅粉筆寫上 “歡迎華僑僑胞回家看看,蒞臨指導”,配以對應的英文和漂亮的花邊裝飾。
第二天早晨,大家正在餐廳用早餐,只聽得值班駕助小蔣報告給大副杜寶 明:“華僑上舷梯了”。我跟著杜大副迎出去一看,可不,華僑們紅色的、綠色的、青色的、 白色的小轎車, 一時間擠擠挨挨地停滿了油碼頭寬敞的停車場。船舷邊,一家子、一家子的扶老攜 幼、成群結對,呼朋喚友、談笑風生。捷足先登者,已經來到了船上的舷梯口。杜大副依照預案部署,指揮分流、錯開部位,各司其職,熱情接待,分別參觀。
華僑們和老外友好人士一行有秩序、有組織地參觀駕駛臺、機艙、廚房和 餐廳,還有船員文藝娛樂室,書刊、畫報琳瑯滿目,象棋、圍棋和軍棋、乒乓 球臺應有盡有,供船員們工余休閑消遣。華僑們一一拍照,紛紛與船名“金沙”兩字合影留念。
最為激動人心的情景,特別是在船尾。他們(她們)井然有序地排隊等候,與船尾旗桿上迎風飄揚著的鮮紅五星紅旗合影,留下美好的瞬間。一船中國的元素、一塊流動的故土、一腔愛國的情愫、這熱烈認親的場景和真摯友善的氛圍,深深地震撼著和感動著我。
大使館的隨員小章介紹說,這登船參觀的人員中,并不全是華僑或友好人士,其中也有我們自己的同志。例如來自你們天津的儲大姐,她原是天津某紡織廠 的工會干部,中共黨員,她的大伯父因年事已高不能前來參觀祖國的巨輪。老人家在這開辦有一家玻璃器皿廠,剛長大成人的獨生兒子(尚未結婚)不幸車禍身亡。儲大姐是作為其直系親屬中的合法繼承人來牙買加繼承大伯父產業的。據悉,儲大姐的出國曲折實屬來之不易,她的出國申請曾屢遭質疑而遇阻,因這一段傳奇的小故事竟然驚動了周總理,“好事多磨”,最終得以成行。每周六下午,儲大姐總會風雨無阻來到大使館,參加大使館的黨組織生活。
原籍廣東的陳先生,更是有一段傳奇的故事:他曾是東江抗日游擊隊的一名戰士,槍林彈雨、出生入死,與侵華的小日本鬼子浴血奮戰。為有犧牲多壯志,敢叫日月換換新天。千百年來,是成千上萬的先輩和先烈們的熱血染紅了鮮紅的五星紅旗。旅牙的眾多華僑,在大清王朝末期,曾盡力資助過孫中山先生的“同盟會”;在抗日戰爭時期,曾大力資助過祖國人民的抗戰。
在登船參觀的華僑中,有一位五十開外的大姐,她自我介紹說是金斯敦華人華語學校的一名中文老師(祖籍廣東電白)。她指著黑板上的我寫的那一溜粉筆字,就像老師給學生批改試卷一樣地糾正我說:“您的中國字和英文字都寫得龍飛鳳舞、很美麗”我注意到,她并沒有按照我們國內的習慣說法“很漂亮”,而是說成了“很美麗”。她指出:您這“華僑”的英文寫顛倒了,不是“Chinese Oversea”,應是“Overseas Chinese”。我當即改正,并真誠地向她道謝:“謝謝您,您是我的一字之師”。
金沙輪靠泊金斯敦期間,按國際慣例,船舶電臺關機。船舶與北京中遠總調度與天津遠洋公司調度的聯系,只能通過船舶代理。在船舶領導尚未從金斯敦外代得到國內遠洋調度指示的情況下,就在靠泊碼頭的次日午后,李大使派一秘林瀾同志來船關照船舶領導說,你們金沙輪來到牙買加,來得真是巧,恰逢新中國二十周年的國慶。大使館受當地華僑的一致懇請,希望金沙號能在金斯敦多逗留兩天, 因為還有遠在外地的好多僑胞和友好人士還沒來得及登船參慶。大使館受當地華僑們的一致懇請,為此希望金沙號能在金斯敦多逗留兩天, 李大使深感盛情難卻,愿鼎力相助玉成,于是向國內報告請示并獲“同意”,就是說,金沙輪在此即便燃油、淡水、伙食補給全都完畢,一時半會兒還不能開航,將滯留些許時日。就這么著,李大使商請船舶領導,可否委派船員同志到大使館幫忙,把大使館的那一幢三層小樓的外墻,用白油漆通體刷漆一下,以嶄新的面貌喜迎國慶。
船舶黨支部和船舶領導商定,這好辦,隨船的“二副”學習班上的24名同志都是來自海軍部隊的復轉軍人。在遠洋貨輪上,從二水、一水、駕助、三副做起,升職二副在即,對于刷油漆都是一把好手。時間緊迫,說干就干。由船舶副政委張洪茂同志率領這24人,由使館林一秘開車把他們接到了大使館。
當天傍晚,船舶代理人在下班之前,送上來北京中遠總調和天津遠洋分公司的調度電報指示:請接受使館的安排,同意金沙輪作兩天的非生產停留,要求做好安全保衛工作。
是日,一輪紅日從加勒比海的蔚藍色天際線上噴薄而出,一抹金色的朝霞照亮了金斯敦,也照亮了我輪碩大的船身。為示國慶,我輪從船首到船尾掛滿旗。和風習習、彩旗獵獵,更顯得我輪的靚麗雄姿。五星紅旗,伴我金沙輪環球首航。我們中國海員在遙遠而陌生的牙買加金斯敦港,用海員的特殊方式,慶祝新中國的二十五國慶華誕。
祖國25歲正年輕, 青年有為、未來預期。
中國駐牙買加大使館大門外側,墻面上有一塊莊重的銅匾,用中/英文寫著:中華人民共和國駐牙買加大使館。匾旁另有醒目的路名門牌號碼。門崗上有牙方安排配置的保衛人員。四周的高大圍墻里是一所獨立的、碩大的院落,最引人注目 的首先是那一桿不銹鋼旗桿上高高飄揚著的五星紅旗;其次,是一幢矗立的主建筑,彰顯中西混合建筑風格的造型別致的乳白色三層小樓房,剛被我輪船員油漆一新。說真的,我好像是《紅樓夢》里的劉姥姥進了大觀園一樣的“大驚小怪”。我第一次見識到這通體乳白色的豪華建筑物,猜想這華僑物主大概是鐘愛乳白色的,更有可能是有“潔僻”的。何也?這不,讓我吃驚的是這樓的底層居然有六個衛生間。樓宇本已高大、寬敞、明亮,然而衛生間內的上下左右,竟然都是明晃晃、亮晶晶的玻璃大鏡子。試想,這般如此、如此這般地通透用廁,該有多么難為情啊!院落的前庭是花壇、草坪,建有一個游泳池,還帶有一個玻璃鋼制作的乳 白色涼棚;后院是一大片的綠茵茵的草坪,在最臨近圍墻的地方,生長著十來棵根深葉茂、樹冠龐大的芒果樹。當晚,大使館舉辦盛大隆重的歡慶新中國二十五華誕的國慶聚餐,金沙輪船友(除值班人員外)偕同華僑僑胞、牙買加友人一起,應邀赴會歡度國慶。在大使館的后院草坪上,臨時著的30多張圓桌子、相配的椅子,都是從華僑開辦的菜館酒家飯店借來的。一張圓臺面可供10-12人用餐,船員們依次分開落座,每桌配1-2名船員。同桌,與我鄰座華僑老板,是一對陳姓夫婦(原籍廣東開平),是經營小五金生意的,帶著一個甜美可愛又聰慧的12歲女兒。這小女孩說得一口流利的英語,可不敢恭維的是,中文說得不怎么好。我在想,俗話講得好,做女兒的是做爹娘的貼身小棉襖。那年,我25歲,已有“My Sweet - heart",祈愿三五年后,我結婚生兒育女,若也能擁有如同這么一個可愛可心的女兒,那該有多好啊!
借著金斯敦的月朗星空、迷人夜景,李大使舉杯致詞。他說,在這喜迎新中國二十五國慶華誕的歡樂時刻,我們迎來了祖國的遠洋貨輪金沙號。在金斯敦,在牙買加,特別是在旅牙的華僑僑胞的心目中刮起了第二陣“紅色中國颶風”。第一陣“紅色中國颶風”是不久之前以夏菊花團長率領的中國武漢雜技團為期一周的訪問演出,無與倫比的、驚心動魄的中國雜技,震驚了金斯敦以及整個牙買加,讓牙買加人重新認識和認知了我們新中國。
李大使接著說,在我國歷史上,唐僧西行,到達的是天竺印度;鑒真東渡,到達的是東瀛日本;鄭和七下西洋,也曾只是到了波斯灣,先賢們都沒有到達過美洲。在牙買加的歷史上,牙買加雖是美洲加勒比海西北部一個小小島國,卻是頗有盛名的航海之國,也是臭名昭著的海島之國。
自古以來,從沒有中國遠洋船舶來到過牙買加金斯敦。你們金沙號是開天辟地、亙古未有、遠道而來的第一艘中國商船,第一艘新中國的遠洋貨輪,這是極有紀念意義的事情。李大使最后說,金沙號的全體船員同志們,你們辛苦了!你們金沙號貨輪不僅是水上運輸工具,更是我們中華人民共和國流動國土,承運的是商貿貨物,承載的是中外紐帶,傳播的是國際友誼。你們不僅僅是中國遠洋海員,而且也是中國外交部不在編的民間外交人員。
華僑代表陳先生致辭說,我們旅牙華僑熱烈歡迎祖國的遠洋貨輪金沙號光臨金斯敦。當我們上船參觀,看到船上的五星紅旗就像踏上了祖國的故土一樣,看到來自祖國的中國海員工友,就像遇到了祖籍故鄉的親鄉親一樣,我們的心情好激動。一種強烈的、親切的、熟悉的回家感覺,讓我們海外華僑覺得,回家的感覺真好!
孫船長代表金沙輪作答謝詞。
大使館草坪上的國慶聚餐,氣氛熱烈、盛況空前。晚餐的準備,可忙壞了大使館的兩名廚師:一名是上海廚師,另一名是成都廚師;船上應大使館的要求,次日一早,就委派由邱管事帶領的澳萬兆大廚(浙江寧波人)等五名船員提早趕去大使館,打下手、做幫廚,忙著擇菜、切菜、洗菜,整理碗筷盆碟、西餐用的刀、叉和勺子,搬運和安放桌椅等。聚餐菜肴頗為豐盛,主打菜是金斯敦當地的海鮮和蔬菜。另有法國的波爾多葡萄酒,有古巴的雪茄,更有來自祖國的白瓶與黑瓶的名酒“貴州茅臺”,以及硬盒與軟盒的“中華牌”名煙。餐后,一邊看電影,一邊享用可口可樂或其它果汁飲料,有祖國的大白兔奶糖、瑞士的巧克力塊,有當地的咖啡,還有葡萄、橙子、芒果等新鮮水果。最值得稱道的是新鮮得不能再新鮮的芒果,就是來自大使館后院里草坪上的芒果樹,樹冠圓圓、碩果累累,青枝綠葉、海風陣陣、果香飄飄。當一陣陣挾帶著濃烈的加勒比海海味的海陸風微微吹過,熟透了的金黃色大芒果就自然而然地一只又一只“咕嚕嚕”地掉落在草地上,剝開果皮就是果汁欲滴,就是一口美味的好享受。當晚,大使館放映的第一部電影是《戰上海》,看了還不到一半,有華僑向李大使反映說,炮火紛飛、刺刀見紅,太血腥了,小孩子們受不了啦。于是換放另一部電影《沸騰的小涼山》《青松嶺》, 剛開頭不久,又有華僑提出:這看來不合適,電影的主人公“錢大哥”只是倒騰一丁點兒的小生意小辣椒什么的,就成了資本主義、就要受到批評批判,我們可都是做商貿大生意的,那該怎么辦啊?于是再換,最后放映的是戲劇片:京劇《穆桂英掛帥》、越劇《追魚》。大使館電臺的報務員兼電工(電影放映員)小李子是江蘇南通人,說得一口(崇明、啟東、海門一帶)“沙地話”,他嘆“苦經”說:“乖乖隆地咚、 韭菜炒大蔥,如果讓再換,那可沒啦!這是因為大使館本來就只有這么屈指可數的國產電影片呀。嗨,還有就是那個小熊,是一個連高小都沒念完的“開心果”,把電影《沸騰的小涼山》,咋咋唬唬說成是“翻騰的小涼山”,引起大伙兒一陣哄笑。
此時此刻,此景此情,我們中國海員與中國駐牙大使館的外交人員,還有旅牙的華人華僑僑胞,在北美牙買加金斯頓港,遙遠地、衷心地祝福祖國生日快樂,祝愿祖國啊,母親青春靚麗、繁榮昌盛!
天下沒有不散的筵席。看好電影,已經時過半夜。李大使囑咐華僑們,依然如同接船員從油碼頭到大使館的那樣,一家一戶一輛小轎車,分配坐一名船員,把船員安全地送回到船上。
逝的時間、短暫的相聚,這就惜別啦。這日下午,我輪要回國開航了。在駛離金斯敦港之際,大使館的同志,還有華人華僑僑胞,還有牙買加的友好人士紛紛趕來為我們送行。他們把一條條的五顏六色的紙彩帶,一端捏在自己手上,一端拋甩到船上讓我們船友握著。綿綿深情、依依惜別,只見得碼頭上車輛擁擠、 人聲鼎沸。一聲聲“保重“珍重”;一聲聲“一路順風” “一路平安”;一聲聲“歡迎再來”,一聲聲“再見” “Bye-bye”!感人肺腑、刻骨銘心,令人一往情深地、難以忘情地向往、留戀和懷念。

【2】向西、向西、再向西,金沙輪揚帆啟航
笑回眸說金沙,返航不走回頭路。
秋風颯爽吹津門、鶯歌燕舞慶新生。那是1970年的金秋十月,廣州遠洋運輸分公司抽調金沙輪等十艘雜貨船舶以及相應配套的船員,在天津新港組建成立天津遠洋運輸分公司。從此,“天遠”以“北方船王”的新形象聳立在天津衛、扎實在渤海濱,落地、發芽、生根和壯大。
1974年2月初,金沙輪在青島港受載,轉而在上海港加載,經東海、南海、馬六甲海峽,抵卸馬來西亞的巴生港(加油、加水、上伙食);駛入印度洋,駛經南非好望角。話說好望角,地處來自印度洋莫桑比克厄加勒斯的溫暖洋流和來自南極洲水域本格拉的寒冷洋流之匯合點。強勁的西風、狂躁的急流,推波助瀾所掀起的驚濤駭浪、連綿不斷、常年喧囂;這里除風暴肆虐為害外,還常有“殺人浪”的出現。所謂“殺人浪”,就是它的前部猶如懸崖峭壁、后部則像緩緩的山坡,它的波高一般有15~20米,頻現在每年的冬令時節;另還不時加上極地風引起的旋轉浪,當這兩種海浪疊加在一起時,海況就更為惡劣,而且還常出現一股很強的沿岸流。當海浪與海流相遇時,整個海面如同開鍋似的翻滾,海洋氣象惡劣、景象慘烈,驚天地、泣鬼神,大凡航行到這里的船舶往往因“天災人禍”會遭遇海難,故此,好望角成為世界上最出名、最兇惡、最危險的航海海域,素有“海員的墳墓”之不雅稱謂。我這已是第三次見識和領教南非好望角的狂風巨浪了,不禁感受到這次尤烈。好家伙:我們電臺報房里的一張三人沙發,被掀離了船舶墻板,成了一張滿地滾動的活動床;主桅邊上的兩架雷達天線,被肆虐的狂風打壞一架,不能正常轉動了;船首的錨機被兇猛的海浪打得不能正常操作了;船尾存放的預備消防用的一只兩噸重的黃沙箱(裝滿黃沙),盡管姜大慶水手長帶領一水趙文楨等,事先已突擊用鐵鏈子加固,可是白辛苦,竟然連同被撞壞的船舶欄桿一起被拋到了澎湃洶涌的好望角海域的海底,成為遺憾的永久的留念。這就是令人聞“角”色變、心有余悸;令人驚心動魄、魂飛魄散;令人不堪回首、不可思議的南非好望角海域。有道是“小心駕駛得萬年船”。金沙輪孫維鈞船長坐鎮在駕駛臺,眼觀六路、耳聽八方;李長春輪機長壓陣在機艙,保證船舶的動力;電機員王自新,加強巡檢馬達等供電,關鍵時刻不能掉鏈子-停電。我們電臺的三名報務人員,每隔兩小時,輪流休息、輪流守值。電臺上早就預備掛好了一只空油漆桶,一邊嘔吐,先吐食物、后吐酸水,最后吐膽汁;一邊抄收南非開普敦海岸電臺的英文海洋氣象報告,守聽祖國海岸電臺天津/XSV、上海/XSG和廣州/XSQ的無線電呼臺信號。來無影、去無蹤的永不消逝的電波——“莫爾斯”電碼聲,聲聲動聽、聲聲振奮、聲聲撫慰,“嘀嘀嗒嗒”的無線電信號長空比翼,表示著人在、電臺就在,保證提供及時的、準確的海洋天氣報告和航行警告,保證船岸通訊聯絡的暢通。“人是鐵,糧是鋼,一頓不吃餓得慌”。廚房不能正常燒菜做飯,邱管事、何大廚和張船醫,緊扶著船舶走廊里的“扶手”,一搖三擺地給船員弟兄們挨個兒發放抗暈浪食品--餅干、水果和礦泉水。在好望角的特殊海域,大伙同舟共濟、同心同德地應對狂風巨浪的挑戰,經歷了一番番生死考驗,一個個船友的眼睛熬紅得好像小白兔在眨巴著,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不由得會心一笑。
當金沙輪安全地拐過好望角的這個“角”,就從印度洋進入大西洋。有道是:航行大西洋、大家喜洋洋。我站立在駕駛臺,手搭涼棚向北 遠眺,在那片水色與遠天的銜接處,猶如一片若隱若現的遠古洪荒般的藍色彼岸,閃耀著一溜“黃金有價玉無價”如同翡翠如意的莊重光澤,展現著“天高任鳥飛、海闊憑魚躍”的無限空間。欣喜地低頭看到我輪的兩舷,一群一群灰褐色的海豚,時不時地躍出水面,露出黑黝黝、光溜溜的背脊,調皮地嘻鬧著、歡快地追逐著,蔚為壯觀。船沿大西洋的東海岸北上,抵泊西非塞內加爾共和國的達喀爾港卸貨(卸那種粗糙的“洋秈米”),在這加油、加水上伙食之后,續航北行。我輪駛過英吉利海峽,抵卸英國霧都倫敦,卸下的是“Made in China”小五金、家用小電器。 中國駐英大使館的老吳同志來船看望我們,順便帶來一撥8-12歲的八個“小北京”(四個小男孩、四個小女孩),據說都是北京外交部大院里走出來的高干子女,是作為將來的高級翻譯的好苗子加以培養,從小被安排出國留學,寄托在英國朋友的家里,與老外的孩子一起上學、一起生活。溫政委指示我,全程陪同孩子們參觀船舶,一定要保證孩子們的安全。
在倫敦,大使館派車分兩批讓我們船員參觀了倫敦大不列顛博物館,館內陳列著當年的英帝強盜擄掠我們中華民族多好多的家值連城的寶貝古董。
當我參觀格林威治天文臺時,忽聽得有人大叫大喊一聲:“喂,王德章”,我循聲看去,有一人小跑步奔過來,到得近前一看,原來竟然是海軍東海艦隊舟山基地通信兵戰友王禮明(河北唐山籍,也是六八年兵),他被復轉在廣州遠洋運輸公司船舶上做電工,船靠倫敦, 上岸參觀。老戰友邂逅在此,意外重逢、握手相敘,真正是他鄉遇故知,乃為人生一大幸事和樂事也!接著,我們欣賞泰晤士河上的泰晤士大橋,這橋是拍攝英國電影“魂斷藍橋”的主要外景地。我們觀看英國皇宮大門前的皇家衛兵換班,當地的華僑戲稱之為“狗熊換班”。
名聞世界的霧都倫敦,特別令我難忘的是:我們有幸瞻仰了馬克思墓,我們恭敬虔誠地向馬克思墓敬獻了花籃,花籃的綢緞挽帶上寫著:偉大的革命導師卡爾·馬克思永垂不朽!--中國遠洋天津遠洋運輸分公司金沙輪全體海員敬挽。我用手帕輕輕地擦拭馬克思墓的大理石石碑,碑體上鐫刻著一句名言:“The works of world, unit!”(全世界無產者,聯合起來!)碑文雖簡潔,但卻意義深遠。我輪續航,駛過比斯開灣,抵達荷蘭鹿特丹港卸貨(卸下的是中國東北大豆),在尚未完卸最后一批貨物的時候,中國駐荷蘭大使郝德青同志率領六名外交官員,先后兩次來船,郝大使第一次來船,就帶來了古巴的國旗,帶來了中國駐古巴大使館提供的關于古巴現況介紹的資料,親自主持召開金沙輪環球首航誓師大會。郝大使以一口濃重的山東膠東口音說:“我是郝德清,接到國內指示,要我從阿姆斯特丹趕來鹿特丹港上船來看望天津遠洋金沙輪的船員同志們,你們辛苦啦!你們金沙輪的回航任務是,作為懸掛中華人民共和國五星紅旗的新中國第一艘遠洋貨輪、第一次作環球首航,第一次去古巴裝運砂糖 (原糖)那是古巴政府作為抵債償還的物資,我國政府決定接收的砂糖原料。我們得派遣我們中國自己的遠洋貨輪,把古巴砂糖運回來。“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郝大使第二次來船,那是親自為我輪的環球首航的出征,送來了六十六箱(每箱24只)西班牙特產的大橘子,這橘 子個頭大、皮薄、汁多,吃在嘴里、甜在心里。還有兩箱“中國茅臺酒”,為我輪的環球首航壯行。五星紅旗,伴我金沙輪環球首航。“嗚——”,我輪汽笛一聲長鳴,空船駛離荷蘭鹿特丹港。就這樣,“開弓沒有回頭箭”,出航沒走回頭路,任重而道遠,我輪橫穿大西洋,從百慕大三角海域的邊緣,小心翼翼地駛過這又一舉世聞名的魔鬼海域,從荷蘭的鹿特丹港空放駛往古巴的曼薩尼略港。一路上,我們船幾度遇見飛魚,當成群成群的飛魚撲棱棱地飛躍橫穿我輪甲板時,強壯的大飛魚躍身飛過去了,但體弱的小飛魚就沒能飛過去,紛紛掉落在甲板上,擠擠挨挨、歡蹦亂跳,白花花的一大片,好一派海洋的禮物。我們喜出望外、手忙腳亂地撿拾起來,改善伙食,好口福啊!
船舶領導預先慮及要到古巴裝載的食用糖,是古巴為償債用的原糖,要提防古巴官方和港方的有可能的刁難。閱歷豐富的孫船長、溫政委、杜大副;李輪機長、田大管輪;邱管事等作為船舶領導和部門領導,身體力行、身先士卒,率先下大艙,帶領全體船員進行高標準、嚴要求的大力氣、大規模的三次掃艙洗艙。杜大副嚴謹細致,雙手戴著白手套去摸、去抹、去檢查,手套依然是白色的,這說明應是“沒問題”的啦!
全體船員弟兄們為這一面迎風飄揚著的鮮艷五星紅旗、為我們祖國的國家榮譽和國家利益、為中遠海運聲譽和公司利益,團結會戰,都是蠻拼的啊! 果不其然,當船靠泊古巴的曼薩尼略港之后,港方的海關、商檢、衛檢登船執行聯檢公務,任其苛求、任其嚴檢,“雞蛋里就是挑不出骨頭”,聯檢的結果都是“No problem/ 沒問題”, 港方當即安排裝載砂糖。
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船舶靠港僅一個星期,船員弟兄在國外港口,若能接到來自祖國親友的來信,那是我們海員最為高興開心和深感激動的小幸福時刻!如果沒有遠航在外的親身經歷,那么就沒有感同身受的切身體驗。
我們在此參觀了曼薩尼略的市貌市容、集體農莊、甘蔗林田和砂糖糖廠,參觀了市中心的大學、中學和小學,更有令我難忘地是,參觀了附近的“豬灣”戰地舊址。豬灣事件(英文: Bay of Pigs Invasion),或稱吉隆灘之戰(西班牙文:Invasion de Playa Giron), 1961年4月中旬,美帝武裝由艾倫·杜勒斯指揮,出動突擊隊1500人,主要人員為在中央情報局的協助下逃亡美國的古巴人,還出動了B -26 轟炸機,在古巴西南海岸“豬灣”(亦即:“豬我灣”,或叫“科奇諾斯灣”,西班牙文:Bahiade los Cochinos),向菲德爾·卡斯特羅領導的古巴革命政府發動可惡可恥的入侵,結果是美帝慘敗,古巴大獲全勝。這對美國來說,這次陰謀未遂的侵犯,不僅是軍事上的失敗,而且也是政治上的失算,導致剛剛上任僅三個月的約翰·肯尼迪政府為此大傷腦筋、大失信譽。與此相反的是,菲德爾 ·卡斯特羅的古巴革命和人民政權的基石和威望得到進一步的鞏固和提高。

【3】向前、向前,再向前,金沙輪凱旋返航
金沙輪駛離牙買加金斯敦港,中途取道巴拿馬運河。巴拿馬運河(英語:Panama Canal;西班牙語:Canal de Panama),位于北緯9°的中美洲國家巴拿馬,橫穿巴拿馬地峽,連接太平洋和大西洋,是重要的“世界橋梁”-國際航運要道,被譽為世界七大工程奇跡之一。巴拿馬運河由美國人設計建造,開鑿運河的河工中有華人,1914年開始通航,屬于水閘式運河。從一側的海岸線到另一側海岸線長度約為65千米(40英里)。運河并不是如一般人所想像的由東向西橫過地峽。而是在大西洋一側科隆(Colon)的入口向南,通過加通水閘(Gatun Locks)進到加通湖的最寬處.然后急轉向東,沿一條大致向東南的航道到達太平洋一側的巴拿馬灣。其位于巴爾博亞 (Balboa)附近之終點在科隆附近之起點的東南,相距約40千米(25哩)。與運河平行的交通設施是巴拿馬運河鐵路和博伊德-羅斯福公路(Boyd-Roosevelt Highway)。
金沙輪經大西洋一側的利蒙灣(Limon Bay)上得引水員。這位引水員史密斯先生是美國人,一上船,就與孫維鈞船長好像是“自來熟”,自我介紹說,他早年也是一名遠洋海員,年輕時曾在英國(香港注冊)太古海運公司的商船上他當二副,就曾多次到過中國的廣州黃埔碼頭、上海高陽碼頭、天津新港等,后來升職做了船長,當在具有五年船長海齡的資格之后,最后應聘上了巴拿馬運河的引水員。史密斯先生友好地對孫船長說“Captain Sun,Nice to meet you,Welcome your vessel It is through their house canal becoming a first ship by the Flag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 ”他熟練地引領著金沙輪,沿著利蒙灣(Limon Bay)內長約11公里的進口航道,到達巴拿馬運河的“加通水閘”的閘口。
這時候,金沙輪的心臟-機艙停止工作,駁接運河的岸電,左右兩舷掛滿了用以避碰的靠墊。船首和船尾各伸出的各三根粗大的尼龍大纜,由運河的專業的帶纜工迅捷地挽扣在河沿兩岸的單軌電動機車上,小心謹慎地緩緩拉拽著船舶過河:就是進閘和出閘。各水閘的長度、寬度和深度均一致。每組水閘都是成對的,船只可以雙向同時通過。每一座閘門有兩扇,寬20米(65英尺),厚2米(6.5英尺),固定在鉸鏈上。門的高度為14~25米(46~82英尺)不等;門扇由安裝在閘墻凹處的電動機驅動。門扇的開合則由坐落在成對船閘閘墻上的控制塔操控,閘室的充水和放水也由控制塔操控。在“加通”有連續三座水閘將船只升高26米(78英尺),運河的水閘靠加通湖、阿拉胡埃拉湖和米拉弗洛雷斯湖等各湖的重力水流運作,進入加通湖,加通湖系由查格雷斯河(Chagres River)上的加通水壩攔蓄而成,我輪進入加通湖,恢復自發供電和船舶動力。
金沙輪是巴拿馬運河記載在過河史上的懸掛五星紅旗的中國第一艘遠洋貨輪。實際過河時間只花費10個小時,但是等候過河卻花費了28個小時。在利蒙灣的灣口小鎮,我們船員下地沾沾地氣,看看風景。小鎮上沒有什么高樓大廈,通常是兩三層的小樓房,沿街大多為小商店小攤販,鱗次櫛比、你擠我挨,旅游紀念的小商品很是便宜,新鮮的蔬菜和水果也很便宜。我注意到這里賣槍支彈藥的特殊商品的店鋪挺多的,招徠顧客的店門口的小黑板上,明碼標價:一把手槍,配以一只彈夾五發子彈,售價250美元。槍支彈藥的買賣,在這是合法的、公開的。
金沙輪駛近太平洋上的中途島附近海域時,中午時分,天氣悶熱,忽見得船舶右舷不遠處閃現一陣蔚為壯觀的“太陽雨”,仔細一看,原來那是鯨魚群在昂著火車頭似的魚頭在噴水,還同時 在甩晃著大掃把一樣的魚尾,驅趕著有一撥亮耀耀的飛魚群,爭先恐后地為逃鯨魚擄掠而倉皇逃命驚飛橫越我船,大一點兒的飛魚,撲棱棱地飛過去了,但是小一點兒的飛魚,就掙扎著沒有飛過去,活蹦亂跳地紛紛掉落在甲板上。船員弟兄們分外驚喜,拿著掃把、塑料桶,手忙腳亂地收拾鮮活的飛魚,皆大歡喜,正好改善船員伙食。
我在想,我們海員在汪洋大海上,自有老天爺眷顧、自有汪洋大海恩賜的鮮美的飛魚。當船駛過中途島,船上的新鮮蔬菜沒了,浙江籍的澳萬兆大廚只能自我加壓多辛苦,每天自己動手磨豆腐,發豆芽菜:黃豆芽和綠豆芽。就在離祖國青島港尚有10天的行程時,大伙牙齦發腫出血,張醫生給大伙發放維生素C片。
杜大副儒雅地俏皮地引經據典教導:還是《孟子》先見之明說得好:天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 ,空乏其身,行指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杜大副說我們中國海員就是這樣的能苦其心志、手接大任、肩挑大梁的“斯人”!太平洋上不太平,太平洋上有臺風。臺風是熱帶氣旋的一種。熱帶氣旋是通常發生在熱帶或副熱帶洋面上的低壓渦旋,是生成和發展于熱帶海域的暖性氣旋,是一種強大而深厚的熱帶天氣系統。對此,自然而然有著海洋氣象知識的科普,不同的海域,有著不可不知又不可混淆的稱謂:產生于西太平洋、西北太平洋及其臨近海域(例如:中國、朝鮮、日本和菲律賓)的熱帶氣旋被稱為“臺風/Typhoon”;產生于大西洋和東太平洋的熱帶氣旋被稱為“颶風/Hurricane”;產生于印度洋和南太平洋的熱帶氣旋可能被稱為“氣旋風暴/Cyclonic storm” 或簡稱為“氣旋/Cyclone“。當我輪距祖國青島港尚有三天的行程時,我輪電臺預早地準確地抄收到上海海岸電臺播發的海洋天氣預報--1974年第14號臺風的72小時預警。為避風,孫船長決定在海上兜圈子兩天,靜候臺風過去,趕在臺風的風尾,盡管臺風的風頭過去了,但是臺風掀起的余威-大浪依然狂怒著、奔涌著,為響應遠洋公司的”多拉快跑“的經營策略和營運方針,顧不得臺風的余威,只要不威脅到船舶的航行安全,那就趕在臺風的風尾,全船重振旗鼓、精神抖擻,繼續日夜兼程、砥礪前行,向目的港青島全速前進!

【4】回到青島港
金沙輪于1974年2月初從青島出航, 戰風斗浪、日夜兼程,繞行地球一圈之后,歷時八個多月,于一九七四年十月末抖落一身的遠航征塵,凱旋回到祖國的青島港。歸航,回到青島港。我們全體船員用自己艱辛、充實而豐富的航海實踐,活生生地證實我們人類居住的地球是橢圓形的。
在青島港,交通部、北京遠洋運輸總公司、天津遠洋運輸公司和青島市革命委員會一起,連袂為我輪舉辦了盛大而隆重的“環球首航、凱旋返航”的歡迎儀式。青島港碼頭上,只見得彩旗飄舞,亦聽得鑼鼓喧天,只覺得心潮澎湃。青春靚麗的青島小丫頭,歡快地扭著秧歌、敲著腰鼓、唱著山東民歌:“大紅棗兒甜又香,送給咱親人嘗一嘗”。說實在的,實際上,大紅棗兒并不是怎么香甜,而是享受吃它的人,吃在嘴里,自我感覺香甜在心里。當晚,豐盛的慶功宴之后,還有豐富多彩的文藝演出。好美、好爽、好愜意呵!
遵照上級指示,船上甲板部、輪機部和業務部的三大部門都寫出了金沙輪環球首航的總結報告。
金沙輪電臺,作為環球首航的中華第一船之第一船舶電臺上的“第一個敢于吃海螃蟹”的三名報務人員:王德章、王廣均和張金祥,都是海軍報務兵出身的復轉軍人,咱當兵的人就是不一樣。總是敢于面朝大海、心境春暖花開;總是不管風吹浪打、勝似閑庭信步。無論風浪怎么兇險、船體怎么搖晃、怎么嘔吐、怎么失眠,但我們就是只堅持一個信念:“摸索和探求”!我們三人互相提醒、互相鼓勵、互相幫助,盡心盡力、盡職盡責,在環球首航的遠航遠征的一路上,每天24小時,堅持守值、觀察、收聽和記錄各汪洋大海上的各個經緯點,與廣州、上海和天津等祖國三大海岸電臺的通聯時間、頻率和信號強度;做到真實、細致、詳盡。
筆者王德章(24歲)第一次充當報務員,第一次奉命上金沙輪(從長亭輪報助,調任到金沙輪報務員),這就“中彩”趕上了金沙輪作為飄揚著鮮艷五星紅旗之中華第一船的第一次的環球遠航,擬寫的這一份沉甸甸的《金沙輪電臺關于首次環球遠航通訊導航的總結報告》,分別受到了天津遠洋運輸分公司電訊處和中國遠洋運輸總公司電訊處(北京)的首肯評價和高度贊賞! 孫船長在青島慶功大會上動情地說:這世界上的所有的偉大創舉,都是離不開“天時、地利、人和”:天時,就是我們趕上了一個好時代;地利,就是我們擁有一個偉大而強盛的祖國;人和,就是我們金沙輪全體船員在中遠總公司、天津分公司的指引下,在中共船舶黨支部的堅強領導下,全體船員盡心盡力、盡職盡責地響應公司號召:團結拼搏、多拉快跑、為中遠-COSCO創造良好的國際聲譽和豐潤的營運收益!先有國后有家,國大家小,利國也利家,大河漲水小河滿。我們的年輕海員,尤其是第一次上船出海、第一次跑遠洋航線的,在航海實踐中得到了鍛煉和成長,這是最可寶貴的航海人生的可慶可賀的收獲!要不然,即使船舶再先進,你不上船、永遠是個旱鴨子;即使海洋再蔚藍,你不下海、永遠是隔岸看風景;即使理想很宏偉,但你不行動,那么將永遠不會有啥成果的啊!只要地球上人類需要和經營著物流滔滔的國際經貿和財流滾滾的國際海運,那就大多得仰仗和依賴財通三江四海的蔚藍大海,那就必需地要有海員,也就必然地要有海員。作為一名遠洋船長,我感悟到:海員這一社會職業是我們男子漢大丈夫的較佳選擇之一,中國海員是中國工人階級中應是最可愛的人。
孫船長的致辭說得好,親身感悟、意味深長!是的,我們海員能上九天攬月、能下五洋捉鱉,與風斗、與浪斗、與海盜斗,是新時代最為可愛的人,是最有成就感的人,勞動創造財富、艱辛鑄就輝煌,也是最能吃苦耐勞亦即最有幸福感的人。我們海員之所以成為最最具有幸福感的一個群體,就是因了母親的愛、是人間第一愛,母親的情、是人間第一情:“慈母手中線、游子身上衣”,當我們海員迎著朝陽,駕駛著巨輪出海遠航的時候,我們的身后挺立著的是偉大而強盛的祖國;“慈母倚門情、游子行若苦”“見面憐清瘦、呼兒問苦辛”,當我們凱旋返航駛回東方神州的時候,迎面候接的是祖國啊母親-欣慰地歡笑著迎接回家心切的海上游子。“母愛無所報、人生更何求”,我們當海員的謹以海員特有的胸襟情愫、以海員特殊的方式方法、以特別的愛給特別的她-祖國啊母親,我們一個個愛國愛家、愛船愛崗、 愛五星紅旗愛海洋,做大、做高、做強中國遠洋海運,昂立和領先世世界航海海運大潮潮頭,在一方方流動的國土上,讓一面面五星紅旗高高地飄揚在五大洲四大洋!
金沙輪環球首航環球歷時八個多月,時間過得有滋有味、工作做得有聲有色,海員生活和遠洋生涯也都很有意義。航海生活有諸多的不確定因素,海員有一句常為調侃的口頭禪:計劃計劃、總是趕不上變化。狄更斯說“愛,可以改變世界”。余華在他的名著《活著》里說:“沒有什么比時間更有說服力了,因為時間無需通知我們,就可以改變一切。” 我們海員是一眾半軍事化的特殊群體,需要全船嚴密的組織性和嚴格的紀律性:一切服從命令聽指揮,需要高度的團結協作、需要過硬的開船技術和航海藝術,那就沒有趟不過去的汪洋大海、沒有闖不過去的大風大浪、沒有越不過去的暗礁激流,堅定信仰、信念和信心,以不變應萬變,把定航向、砥礪前行,就一定能勝利地駛抵彼岸。
王德章, 上海市崇明區人;中遠天津遠洋運輸公司遠洋船舶電臺報務員;鐘愛散文,時有習作見諸有關報刊,中遠海運作協會員,中遠海運作協上海分會《海洋文藝》編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