蒜薹炒肉 不知道有沒有一道菜能住進你的心里,讓你無法忘懷。 有這么一道菜就讓我終身難忘常常惦記——蒜薹炒肉。 蒜薹炒肉不知道屬于湘菜還是川菜,或是其他菜系。這道菜看似簡單,實則用料還是比較考究,蒜薹要選不老不嫩的,肉也要挑肥瘦相間的,想要做好這道菜,對廚師的基本功也是一種考驗。 現在,蒜薹炒肉是一道很普通的菜品,也可能是許多人家的家常菜了。可三十多年前,它還并不是家家都能經常吃到的。我第一次吃,就是在那個久遠的年代。剛上小學的時候,父母單位離家較遠,中午下班,他們無暇顧及我。正好在上下學的必經道路上,有一家國營小飯館,表舅在那里做廚師,母親便把我托付給他,讓他管我一頓中飯,我才有幸一飽口福。 表舅做的蒜薹炒肉,在我看來絕對是上乘之作。蒜薹是那么翠綠,肉絲是那么油亮,兩者搭配,一軟一硬,一葷一素,看著就非常誘人,站在幾米遠的地方,依然有一股濃郁的香味直鉆鼻腔。中午放學,我迫不及待地奔向這家小飯館,那時食客不多,在大堂的角落,這盤蒜薹炒肉搭配著一碗白米飯,安靜地升騰著熱氣,白色的煙在陽光的斜射下裊裊升起,又悄悄地不留任何痕跡,從門口到飯桌幾步的距離,我的舌下早已猶如泉涌。 迫不及待夾起一筷送進口中,咸香適中,軟硬適度。我小心翼翼地從盤子的近端抄起,在盤子的中間改為一根蒜薹一根肉絲交替相送,菜香中有肉味,肉味中有菜香,及至盤子遠端,我索性端起盤子連同湯汁一起倒進米飯,然后用筷子攪拌之后狼吞虎咽。表舅看著干干凈凈的盤子,笑著問我吃飽了嗎,我忍著渴望,羞澀地眨著眼睛,飽了,飽了。 長大以后,到過幾座城市。每進一家餐館,我都會點上這道菜,想找找曾經的味道。各地有各地的特色,關于這道菜的味道也是千差萬別,但就是沒有我記憶中的那種滋味。 后來,我在家里也經常下廚,不斷琢磨,博采眾長,但不管怎么精心腌制肉絲,或是添加黃酒等調料,終不能做出一模一樣的味道。我百思不得其解,是什么讓我難以成功呢?父親說是你表舅的手藝你學不會,母親說是現在的東西沒有當初的好,愛人說是你的調料和火候掌握不到位,他們說的都有道理,可我覺得還是差些什么,到底差了什么我也不得而知。 前幾天,得知那家國營小飯館被拆除了,我專門去看了看,那座房子已經夷為平地,變成了寬闊的柏油路。我恍然大悟,是日子變了!那時、那地、那人都變了,它們隨著時光慢慢地遠去,舌尖上的味道變成了記憶中的回味,而回味只能體會,難在尋覓。 我慶幸,我的回憶里永遠都有一盤蒜薹炒肉,它飄著香,一直在心上繚繞。 插圖/網絡 作者簡介 苑浩楠,河北邯鄲人,曾在部隊服役,律師。生活中愛好寫作,喜愛文學的甜味。 用詩和遠方,陪你一路成長 不忘初心,砥礪前行 冬歌文苑工作室 名譽顧問:戢覺佑 李品剛 文學顧問:周慶榮 王樹賓 白錦剛 法律顧問:王 鵬 總編:瑯 瑯 副總:蔡泗明 倪寶元 趙繼平 編審:孟芹玲 孔秋莉 焦紅玲 主編:石 瑛 趙春輝 |
|